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53页有一道题:一家饭店,如果平均每天使用500双一次性筷子,那么(1)一年(按365天计算)共使用多少双一次性筷子?(2)一年使用的一次性筷子大约需要消耗多少棵大树的木材?(3)这样将每天少吸收多少千克二氧化碳?少产生多少千克氧气?(据测算,每生产50000双一次性筷子需要1棵大树的木材。每棵大树每天可吸收0.1千克二氧化碳,产生0.75千克氧气。)
将题目的解题过程讲完后,我利用题目中的深层意思进行爱护环境的环保教育。结合当前云南、贵州、广西等地方的大旱,我给学生讲述新闻报道云南的留守儿童在上学、放学前和假日都要走几公里到十几公里的山路,把十来几十斤的水用自己的肩膀背到家里,天天如此。用这些实际的例子与学生的现在生活进行深刻的对比,然后告诉学生造成这样的大旱,很大原因就是地上的植被遭到了破坏,使水土流失。顿时,学生的眼里都含着泪光,便开始讨论起来了。
“一家饭店一年就用了几十棵的树,全国这么多饭店,可想而知?”
“如果我们一人种一棵树,全国这么多人,那就好了。”
……
学生们结合本题畅所欲言,说出了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然后我进行总结:“爱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不但要保护树,而且要多种树。大树不仅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制造出新鲜的氧气,还可以防止水土流失,美化我们的大地。因此,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有责任让我们的空气更清新些,让我们的水土不流失!”
最后,我利用这一题目的教育性,布置学生回去看看新闻,了解一下云南、贵州、广西的旱灾,结合当前的情况写下一篇数学日记。
教育不单单是知识的教授与掌握。从书本或其它地方获取知识的同时,往往会涉及到当今社会的一些事情,其实在每一道的数学题目中都反映了某项现实生活的情况,结合现实情况对学生进行渗透教育(如爱国爱乡教育、集体主义精神教育、环保教育等),可使学生的视野更开阔,获取更多的新鲜知识。
将题目的解题过程讲完后,我利用题目中的深层意思进行爱护环境的环保教育。结合当前云南、贵州、广西等地方的大旱,我给学生讲述新闻报道云南的留守儿童在上学、放学前和假日都要走几公里到十几公里的山路,把十来几十斤的水用自己的肩膀背到家里,天天如此。用这些实际的例子与学生的现在生活进行深刻的对比,然后告诉学生造成这样的大旱,很大原因就是地上的植被遭到了破坏,使水土流失。顿时,学生的眼里都含着泪光,便开始讨论起来了。
“一家饭店一年就用了几十棵的树,全国这么多饭店,可想而知?”
“如果我们一人种一棵树,全国这么多人,那就好了。”
……
学生们结合本题畅所欲言,说出了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然后我进行总结:“爱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不但要保护树,而且要多种树。大树不仅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制造出新鲜的氧气,还可以防止水土流失,美化我们的大地。因此,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有责任让我们的空气更清新些,让我们的水土不流失!”
最后,我利用这一题目的教育性,布置学生回去看看新闻,了解一下云南、贵州、广西的旱灾,结合当前的情况写下一篇数学日记。
教育不单单是知识的教授与掌握。从书本或其它地方获取知识的同时,往往会涉及到当今社会的一些事情,其实在每一道的数学题目中都反映了某项现实生活的情况,结合现实情况对学生进行渗透教育(如爱国爱乡教育、集体主义精神教育、环保教育等),可使学生的视野更开阔,获取更多的新鲜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