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比较乳腺癌术后用可调式外扩张器(EVE)辅助自体脂肪移植和单纯自体脂肪移植重建乳房的效果.方法 2016年12月至2020年1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整形外科纳入乳腺癌术后重建乳房女性患者17例,年龄23~54岁,平均44.8岁.试验组10例术前4周每天佩戴EVE 10 h,负压值-60 mmHg;术后第2周继续每天佩戴EVE 10 h,初始负压值-40 mmHg,1周后调整至-20 mmHg,术后佩戴4周.试验组和对照组(7例)均选择经典Coleman方法行自体脂肪移植乳房重建术.结果 手术次数:
【机 构】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整形外科,广州 51051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乳腺癌术后用可调式外扩张器(EVE)辅助自体脂肪移植和单纯自体脂肪移植重建乳房的效果.方法 2016年12月至2020年1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整形外科纳入乳腺癌术后重建乳房女性患者17例,年龄23~54岁,平均44.8岁.试验组10例术前4周每天佩戴EVE 10 h,负压值-60 mmHg;术后第2周继续每天佩戴EVE 10 h,初始负压值-40 mmHg,1周后调整至-20 mmHg,术后佩戴4周.试验组和对照组(7例)均选择经典Coleman方法行自体脂肪移植乳房重建术.结果 手术次数:试验组(3.0±0.8)次与对照组(3.9±1.2)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3,P<0.05).单侧乳房单次脂肪注射量:试验组(228.60±15.34) ml与对照组(198.20±12.01) 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61,P<0.01).单侧单次脂肪体积保存率:试验组(31.6±5.8)%与对照组(25.8±6.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6,P<0.05).术后并发症:试验组为3/10例,对照组为3/7例.结论 乳腺癌术后选择自体脂肪移植重建乳房患者辅助EVE减少手术次数,提高单次乳房可注射脂肪量和术后脂肪保存率,降低术后并发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术方式.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脂肪胶及颗粒脂肪在面部填充年轻化的效果.方法 2018年12月至2020年9月,在上海伯思立医疗美容门诊部行面部年轻化女性患者186例,年龄26~49 (37.5±11.5)岁.其中脂肪胶填充组114例,颗粒脂肪填充组72例.通过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满意度进行测评,并统计2次手术率.结果 186例患者面部饱满度和面部轮廓均有改善,脂肪胶填充组术后肿胀较轻,满意106例,占93.0%;高于颗粒脂肪填充组41例,占56.9%(x2 =8.694,P<0.05).脂肪胶填充组2次手术率(2例,1.75%
研究显示,脂肪移植后可改善皮肤性质,促进皮肤再生;其中脂肪干细胞和脂肪干细胞释放的胞外囊泡发挥了主要作用.脂肪干细胞可通过旁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调节内源性细胞功能、分化成其他细胞类型、促进血管生成、减少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等多种机制参与皮肤的再生.脂肪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和胞外囊泡可通过负载并释放相关信号分子促进皮肤再生.
黄褐斑是面部色素增多性皮肤病,病因复杂,治疗困难,影响患者的美容、增加心理负担,受到临床重视.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在近年黄褐斑诊疗共识、指南、研究进展基础上,召集部分中西医皮肤科专家制定共识,旨在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重点增加较新的光电治疗、中医特色外治内容,为黄褐斑的诊疗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