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气肃而凝,露结为霜

来源 :大众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5301251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月有两个节气:寒露和霜降。
   寒露: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如果说白露节气标志着炎热向凉爽的过渡,暑气尚不曾完全消尽,早晨可见露珠晶莹闪光。那么寒露节气则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露珠寒光四射,如俗语所说的那样,“寒露寒露,遍地冷露”。随着寒气增长,万物也逐渐萧索。
  
   气候特点
  
   气温降得快
   一场较强的冷空气过后,温度下降8℃、10℃较为常见。不过,风雨天气大多维持时间不长,此时节昼暖夜凉,白天往往秋高气爽。
   平均气温分布差异大
   10月份,我国平均气温分布的地域差别明显。在华南,平均温度大多数地区在22℃以上,海南更高,在25℃以上,还没有走出夏季;江淮、江南各地一般在15℃~20℃之间,而此时西北的部分地区、东北中北部的平均温度已经到了8℃以下,青海省部分高原地区平均温度甚至在0℃以下了。
   雾和烟霾
   进入10月,在湿度比较大的情况下,辽宁东南部、河北和山东的东部、皖南、湘西、鄂西、四川盆地、重庆等地,可能形成成片的雾区,影响当地的交通运输和交通安全。2004年寒露那一天,北京部分地区的能见度只有200米左右。
   另外,在连日无风的情况下,聚集在城市中的汽车尾气和工厂排出的废气、粉尘不容易扩散,也会形成烟霾天气,如果空气中湿度大还可形成雾、霾混合的天气。
   智慧民谚
  
   民谚有“露水先白而后寒”之说,其意为经过白露节气后,露水从初秋泛着一丝凉意转为深秋透着几分寒冷的“白露欲霜”,生动地反映出气温的不断下降。
   民谚有言:“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意思是说,寒露过后,不要再光脚了。此时,人们要特别注意保暖,尤其不要再赤脚,以防“寒从足生”。
   在广东一带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寒露过三朝,过水要寻桥”,指的就是天气变凉了,可不能像以前那样赤脚趟水过河或下田了。可见,寒露期间,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季节的变化。
  
   各地习俗
   登高习俗
   寒露时节,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我国很多地方都有登高习俗。北京人登高习俗更盛,景山公园、八大处、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重九登高节,更会吸引众多的游人。
   农事习俗
   寒露时天气对秋收十分有利,农谚有“黄烟花生也该收,起捕成鱼采藕芡。大豆收割寒露天,石榴山楂摘下来。”还有一种北方晚熟桃的品种,成熟期在寒露前后,名“寒露蜜桃”。
  
   养生之道
   饮食防秋燥
   “金秋之时,燥气当令”,所以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寒露时节,应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同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大枣、山药等以增加体质;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葱、蒜类,因过食辛辣宜伤人体阴精,可以喝些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黄精粥等,以健脾胃、补中气,经常吃些山药和马蹄也是不错的办法。
  
其他文献
丝绸之路给我们的印象是古老而苍凉的:黄沙漫天,大漠孤烟,西风瘦马,驼铃羌笛;同时又是丰富多彩和灿烂辉煌的:有丝绸、瓷器等东方瑰宝,也有乐舞、绘画等西部风情。这一条条千年古道,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见证了无数的文明变迁。  千百年来,丝绸之路上无数的古城被岁月侵蚀成断壁残垣,无数的昔日小径在黄沙的掩埋中不见了踪迹,然而丝绸之路却并没有消失。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
1.德商(缩写MQ). 古人云:“道之以德,德者得也.”就是告诉我们要以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古今中外,一切真正的成功者,在道德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步步高老总段永平,从一文不
县级财政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关系到县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本文分析了县级财政资金的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县级财政资金管理的对策措施。
rn
期刊
他爱我?他不爱我?……其实测试你男友喜欢你的程度很简单,只要你暗地里观察他配戴手机的位置,就可测出他的性格、爱情和工作,让你百分百贴近他的心!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之后,国内外市场消费理念和供求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传统的平菇、金针菇、草菇、双孢蘑菇等老品种,售价低廉,种菇者效益欠佳,然而现代都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 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致病高危因素以及合理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本院 ICU 中确诊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31例,观察致病原因并总结其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来到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来到中国,因此英语就显得格外的重要,而英语工作者现阶段的工作重点就是将现在的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