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月有两个节气:寒露和霜降。
寒露: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如果说白露节气标志着炎热向凉爽的过渡,暑气尚不曾完全消尽,早晨可见露珠晶莹闪光。那么寒露节气则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露珠寒光四射,如俗语所说的那样,“寒露寒露,遍地冷露”。随着寒气增长,万物也逐渐萧索。
气候特点
气温降得快
一场较强的冷空气过后,温度下降8℃、10℃较为常见。不过,风雨天气大多维持时间不长,此时节昼暖夜凉,白天往往秋高气爽。
平均气温分布差异大
10月份,我国平均气温分布的地域差别明显。在华南,平均温度大多数地区在22℃以上,海南更高,在25℃以上,还没有走出夏季;江淮、江南各地一般在15℃~20℃之间,而此时西北的部分地区、东北中北部的平均温度已经到了8℃以下,青海省部分高原地区平均温度甚至在0℃以下了。
雾和烟霾
进入10月,在湿度比较大的情况下,辽宁东南部、河北和山东的东部、皖南、湘西、鄂西、四川盆地、重庆等地,可能形成成片的雾区,影响当地的交通运输和交通安全。2004年寒露那一天,北京部分地区的能见度只有200米左右。
另外,在连日无风的情况下,聚集在城市中的汽车尾气和工厂排出的废气、粉尘不容易扩散,也会形成烟霾天气,如果空气中湿度大还可形成雾、霾混合的天气。
智慧民谚
民谚有“露水先白而后寒”之说,其意为经过白露节气后,露水从初秋泛着一丝凉意转为深秋透着几分寒冷的“白露欲霜”,生动地反映出气温的不断下降。
民谚有言:“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意思是说,寒露过后,不要再光脚了。此时,人们要特别注意保暖,尤其不要再赤脚,以防“寒从足生”。
在广东一带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寒露过三朝,过水要寻桥”,指的就是天气变凉了,可不能像以前那样赤脚趟水过河或下田了。可见,寒露期间,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季节的变化。
各地习俗
登高习俗
寒露时节,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我国很多地方都有登高习俗。北京人登高习俗更盛,景山公园、八大处、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重九登高节,更会吸引众多的游人。
农事习俗
寒露时天气对秋收十分有利,农谚有“黄烟花生也该收,起捕成鱼采藕芡。大豆收割寒露天,石榴山楂摘下来。”还有一种北方晚熟桃的品种,成熟期在寒露前后,名“寒露蜜桃”。
养生之道
饮食防秋燥
“金秋之时,燥气当令”,所以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寒露时节,应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同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大枣、山药等以增加体质;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葱、蒜类,因过食辛辣宜伤人体阴精,可以喝些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黄精粥等,以健脾胃、补中气,经常吃些山药和马蹄也是不错的办法。
寒露: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如果说白露节气标志着炎热向凉爽的过渡,暑气尚不曾完全消尽,早晨可见露珠晶莹闪光。那么寒露节气则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露珠寒光四射,如俗语所说的那样,“寒露寒露,遍地冷露”。随着寒气增长,万物也逐渐萧索。
气候特点
气温降得快
一场较强的冷空气过后,温度下降8℃、10℃较为常见。不过,风雨天气大多维持时间不长,此时节昼暖夜凉,白天往往秋高气爽。
平均气温分布差异大
10月份,我国平均气温分布的地域差别明显。在华南,平均温度大多数地区在22℃以上,海南更高,在25℃以上,还没有走出夏季;江淮、江南各地一般在15℃~20℃之间,而此时西北的部分地区、东北中北部的平均温度已经到了8℃以下,青海省部分高原地区平均温度甚至在0℃以下了。
雾和烟霾
进入10月,在湿度比较大的情况下,辽宁东南部、河北和山东的东部、皖南、湘西、鄂西、四川盆地、重庆等地,可能形成成片的雾区,影响当地的交通运输和交通安全。2004年寒露那一天,北京部分地区的能见度只有200米左右。
另外,在连日无风的情况下,聚集在城市中的汽车尾气和工厂排出的废气、粉尘不容易扩散,也会形成烟霾天气,如果空气中湿度大还可形成雾、霾混合的天气。
智慧民谚
民谚有“露水先白而后寒”之说,其意为经过白露节气后,露水从初秋泛着一丝凉意转为深秋透着几分寒冷的“白露欲霜”,生动地反映出气温的不断下降。
民谚有言:“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意思是说,寒露过后,不要再光脚了。此时,人们要特别注意保暖,尤其不要再赤脚,以防“寒从足生”。
在广东一带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寒露过三朝,过水要寻桥”,指的就是天气变凉了,可不能像以前那样赤脚趟水过河或下田了。可见,寒露期间,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季节的变化。
各地习俗
登高习俗
寒露时节,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我国很多地方都有登高习俗。北京人登高习俗更盛,景山公园、八大处、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重九登高节,更会吸引众多的游人。
农事习俗
寒露时天气对秋收十分有利,农谚有“黄烟花生也该收,起捕成鱼采藕芡。大豆收割寒露天,石榴山楂摘下来。”还有一种北方晚熟桃的品种,成熟期在寒露前后,名“寒露蜜桃”。
养生之道
饮食防秋燥
“金秋之时,燥气当令”,所以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寒露时节,应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同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大枣、山药等以增加体质;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葱、蒜类,因过食辛辣宜伤人体阴精,可以喝些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黄精粥等,以健脾胃、补中气,经常吃些山药和马蹄也是不错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