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台县小麦中后期田管主要技术措施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XINLONG1987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凤台县是稻、麦粮食主产区,小麦中后期经常遇到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以及涝渍、干热风等自然灾害。在选择综合抗性较好的品种同时,加强中后期田间管理,及时排涝防渍,做好一喷三防,是增产增收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小麦;沿淮麦区;田间管理;凤台县
  中图分类号 S52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9-49-02
  凤台县是稻、麦粮食主产区。凤台县2013年秋种全县小麦面积4.31万hm2,与历年相当。在品种选用上以烟农、济麦系列等半冬性小麦品种面积比例较大,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已先后进入抽穗、扬花灌浆期。凤台地处沿淮,在小麦生育中后期常出现连阴雨、病虫多发等自然灾害,致使小麦减产。因此,加强小麦中后期田管十分重要。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应以保根保穗增粒增重为中心,及时排涝防渍、防倒、防治病虫害,尽量减轻干热风危害,及时收获防穗发芽。本文根据安徽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提出的方案,结合凤台县的生产实际,提出小麦中后期田管主要技术措施。
  1 及时清沟沥水,防涝防渍防倒伏
  凤台县主要是稻麦两季熟,一些农户往往只重视灌水,轻视排水,后期雨水期造成田间明水涝,暗水渍,伤害了小麦根系,造成小麦植株根倒、早衰、枯萎,灌浆受阻,严重减产。因此稻茬麦区要清理“三沟”、防渍降湿。要深挖地头排水沟,开通田外沟渠,疏通田间水沟,做到雨中田间无明水,麦根不受暗水渍,迅速降低地下水位,保障小麦不倒伏,光合作用干物质运转不受阻。
  加强倒伏田块的田间管理。小麦灌浆期前发生的早期倒伏,由于小麦“头轻”,一般能不同程度地恢复直立。灌浆后期发生的晚期倒伏,由于小麦“头重”不易恢复直立,往往只有穗和穗下节可以抬起头来。一般轻度倒伏对产量影响不大,重度倒伏因叶片重叠,常伴有病害的发生,如不能控制病害的流行蔓延,则会雪上加霜,导致严重减产。补救措施:(1)因风吹雨打而倒伏的可在雨过天晴后,用竹竿轻轻抖落茎叶上的水珠,减轻压力助其抬头。切忌挑起而打乱倒向,或用手扶麦。(2)每hm2用磷酸二氢钾2.25~3kg对水750kg或16%的草木灰浸提液750~900kg喷洒,以促进小麦生长和灌浆。(3)加强病害的防治工作。
  2 病虫害综合防治
  2.1 小麦纹枯病 小麦纹枯病是小麦中后期的主要病害,根据预测预报及时全面防治,当纹枯病发病株率达到20%时,每hm2用20%井·蜡芽悬浮剂1 500mL,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750g,加水450~600kg喷雾防治。
  2.2 小麦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属于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小麦抽穗-乳熟期,尤其是开花期间,遭遇连日阴雨(雾霾)、高湿、高温天气有利于病害的发生流行。小麦赤霉病在凤台县年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不仅严重影响产量,而且其病粒对人畜都会造成危害。在小麦杨花期间遇连阴雨天气,小麦赤霉病重发生流行几率就非常大,因此必须密切关注天气和县植保站发布的小麦赤霉病预测预报和防治意见,选好农药,及时防治到位。
  赤霉病重发年份主要防治措施:在小麦初花期(扬花5%~10%),选择渗透性、耐雨水冲刷性和持效性较好的农药,如多菌灵悬浮剂每hm2用有效成分900~1 200g、多菌灵超微可湿粉每hm2用有效成分1 200g,或多菌灵·三唑酮悬乳剂可湿性粉剂喷雾防治;若花期多雨,应在药后5~7d,再喷1次。
  2.3 小麦白粉病 在以防治赤霉病为主的同时,要注意白粉病、蚜虫等病虫害防治和防早衰工作。小麦白粉病在孕穗期至抽穗期病株率达20%时开始施药;若早春病株率达5%时,也应开始防治。发病初期每hm2使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900~1 050g或20%三唑酮乳油750~900mL,对水450~600kg均匀喷雾。
  2.4 及时防治穗蚜 小麦蚜虫是小麦生产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小麦抽穗后,多集中在茎、叶和穗部刺吸为害,影响小麦的呼吸和光合作用,造成灌浆不足,籽粒干瘪,千粒重下降,引起小麦严重减产。如果4月份气温偏高,对蚜虫生长繁殖十分有利,蚜量上升较快,平均每100株小麦有蚜虫500头以上,或者有蚜株率大于25%时,应及时打药防治。每hm2用25%蚜螨清乳油750mL、或吡虫啉系列产品1 500~2 000倍液喷雾或啶虫脒系列产品1 500倍液喷雾防治。
  2.5 注意事项
  2.5.1 准确掌握喷防的最佳时间 “一喷三防”重点在抽穗至始花期进行,以防治赤霉病、穗蚜、吸浆虫为主,兼治白粉、锈病,并预防早衰和干热风。小麦扬花期喷药时,应避开授粉时间。
  2.5.2 科学配方 根据后期各种病虫发生种类、干热风天气预报及小麦长势情况,统筹兼顾,采用杀虫剂、杀菌剂和肥料配方,各计各量,混合喷施,尽量做到一喷多效。要严格按照农药、肥料使用规定,严格把握喷施剂量、时间和方法,防止药害、肥害事故发生。同时要注意选择正宗农药,不要只顾便宜,购买假药,否则药白打还造成减产。
  2.5.3 注意安全 严格遵守农药使用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安全防护,防止中毒。同时,后期禁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
  3 分类管理,防止早衰,增粒增重
  (1)2014年小麦凤台县小麦抽穗期略提前,做好防早衰工作,延长灌浆期,更有利于提高粒重。小麦早衰主要由缺肥、缺水、生理失调、病虫害等因素造成,要通过诊断,分类管理。一要看苗。主要是看孕穗期的叶色。对没有施拔节肥或孕穗期上部叶片发黄的麦田,孕穗期每667m2可结合降雨或浇水追2~3kg尿素,防止后期脱肥。二要看地。主要是看田间土壤墒情。小麦孕穗灌浆期对水分敏感,需水量大,若生理缺水易造成早衰。淮北麦区部分地区若干旱,土壤严重缺墒,应浇水补墒;江淮麦区若田间水分过饱和,要清理“三沟”,降湿防渍,确保根系活力。三要看天。主要是关注灾害性天气。干热风、雨后高温等天气易导致生理失衡和早衰。可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腐植酸水溶肥料、含氨基酸水溶肥料等。此外,根腐病、叶锈病、纹枯病等也能导致早衰,要做好病害预防工作。
  (2)在小麦开始灌浆,功能叶旺盛期喷施0.2%~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5%的草木灰,用量为每hm2750~900kg,都能获得一定的增产效果,可以减少穗的雀舌瘪粒,一般增加千粒重2g左右,在遇干热风年份时对减轻其危害,维护功能叶也有明显的作用。施氮肥较多的缺磷麦田应重点喷施2%~4%的过磷酸钙溶液,每hm2喷施750~900kg,也能促进籽粒灌浆提高千粒重。在小麦生育中后期,综合应用化学调控技术,以减少小花退化,促进籽粒灌浆,也是稳定提高小麦穗粒重的关键措施之一。如在小麦孕穗至扬花期喷0.01~0.103mg/L三十烷醇能提高光合性能,促进籽粒灌浆;孕穗后用光呼吸抑制剂亚硫酸钠(每hm260~75g)喷施3~4次,可达到促粒增重的效果。
  (3)在小麦灌浆后期,凤台县常遇干热风。干热风使小麦植株各部分迅速失水变干,破坏小麦植株的水分平衡和光合作用,影响小麦扬花、灌浆,迫使小麦提前枯熟,降低小麦产量和品质。遇到连续3d气温≥30°以上,相对湿度小于30%,有2m/s的风时就会受到干热风的伤害。干热风危害轻的年份一般平均减产5%以下,危害重的年份减产5%~10%,小麦灌浆期喷施1%尿素或1%磷酸二氢钾混合液,连喷2次,间隔7~10d喷1次,可以防御小麦干热风;有条件也可在夜间用水喷灌,增加土壤湿度,改变田间小气候,减轻干热风的危害,但切忌大水漫灌,以免渍害伤根早死,适得其反。
  4 及时抢收,避开穗发芽,防灾减灾
  小麦只要灌浆结束,籽粒再不会增加干物质了,最后失去的只是水分。农民往往习惯于叶枯、秆黄、籽粒硬才收割,往往要迟收2d左右。这期间一旦遇连阴雨,不仅会使子粒被淋溶,千粒重降低,而且会造成麦穗发芽,或导致籽粒霉烂,严重降低了小麦的产量及品质。因此小麦进入蜡熟期即可抢收,避免遇雨造成穗发芽,防止增产不增收。小麦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是最佳的收获时期。要抓住晴好天气,及时收割,防止烂场雨,做到颗粒归仓。 (责编:徐焕斗)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对金科棉98营养钵育苗、种植密度、田间管理和适时收获等环节的试验、示范,总结出东至县及周边生态气候条件下,金科棉98丰产栽培关键技术。  关键词:金科棉98;丰产;关键技术;东至县  中图分类号 S5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1-51-02  东至县地处安徽省西南端长江南岸,与安庆市隔江相望,属沿江高产棉区,国家优质棉花生产基地县。植棉历史悠久,群
摘 要: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是采用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的水稻移栽技术,主要内容包括机械化流水线播种、大棚绿化旱育、机械化栽插和配套大田管理等。该文介绍了水稻标准化育插秧技术在池州市贵池区的实施情况,通过不同育秧及栽插方式的农艺性状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可减轻劳动强度,实现水稻生产的节本增收、高产稳产。  关键词:水稻;机械化插秧;示范;贵池区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摘 要:简述了莆田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妥善处理林产纠纷,巩固林权发证成果;积极构建新型林业经营体系;推进林木采伐管理改革等。  关键词:深化改革;问题;对策建议;莆田市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6-08-02  集体林权是指集体组织对本单位的森林资源所享有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
摘 要:该文介绍了霍山县高寒山区水稻土的特点,水稻土养分的基本状况,并提出水稻土科学施肥配方的原则和施肥方法。  关键词:高寒山区;水稻生产;配方施肥方法;霍山县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0-41-02  霍山县地处皖西大别山腹地,大别山主峰白马尖(海拔1 774m)位于霍山县境内,全县总面积2 043km2,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全县约42
摘要:研究将壳聚糖分别按照0.5%、1.0%、1.5%、2.0%的用量加入18.6%拌·福·乙悬浮种衣剂中,测定其成膜时间、包衣均匀度、包衣脱落率、包衣覆盖率、种子表面药剂浸水脱落率等理化指标,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探索壳聚糖悬浮种衣剂混配药剂拌种,达到延长药效的最佳途径。结果表明:通过对悬浮种衣剂的理化指标的测试分析,壳聚糖能明显的改善指标性质,成膜时间和包衣脱落率均高于现用悬浮种衣剂,提高药剂在种
摘 要:中国种业融入市场化、国际化,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直面挑战、勇于创新。该文对种子行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了简要介绍,并系统地对行业竞争及经营风险进行客观分析,探索种业发展方向及中小种业企业经营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种业;竞争分析;战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 S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5-16-02  种业市场化至今历经十多年的骤变与发展,众多种业企业又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