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IVIM-DWI与T2 mapping技术定量评价早期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对比研究

来源 :临床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s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比研究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扩散加权成像(DWI)与T2 mapping技术在腰椎间盘退行性变(IVD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34名健康志愿者及30例下腰痛(LBP)患者,在3.0 T MRI行腰椎矢状位T2WI、IVIM-DWI和T2 mapping扫描.由两名影像诊断医师对椎间盘进行Pfirrmann分级,并测量椎间盘的前纤维环(AAF)、髓核(NP)、后纤维环(PAF)的标准表观扩散系数(ADCstandard)、快速表观扩散系数(ADCfast)、慢速表观扩散系数(ADCslow)、灌注分数(f)和T2值.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椎间盘Pfirrmann分级与IVIM参数及T2值之间的相关性.建立AAF、NP、PAF的IVIM参数值、T2值与Pfirrmann分级Ⅰ~Ⅱ级、Ⅱ~Ⅲ级之间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IVIM和T2mapping技术与Pfirrmann分级的曲线下面积(AUC)值、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 共320个椎间盘纳入研究,NP的f值与Pfirrmann分级呈轻度正相关(r=0.293,P<0.001);AAF、NP、PAF的ADCstandard、ADCs1ow值以及NP的ADCfast、T2值,PAF的T2值与Pfirrmann分级呈负相关(r=-0.555,-0.712,-0.473,-0.522,-0.687,-0.41,-0.275,-0.595,-0.269;P<0.001),AAF的ADCfast、f、T2值及PAF的ADCfast与Pfirrmann分级无明显相关性(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在Pfirrmann Ⅰ~Ⅱ级,AAF各参数的AUC值ADCstandard>ADCslow>T2 mapping>f>ADCfast;NP各参数的AUC值ADCstandard>ADCslow>T2 mapping> ADCfast>f;PAF各参数的AUC值ADCstandard>T2 mapping> ADCslow>f>ADCfast.在PfirrmannⅡ~Ⅲ级,AAF各参数的AUC值ADCstandard>ADCslow>T2 mapping>f>ADCfast;NP各参数的AUC值ADCstandard> T2 mapping> ADCslow>ADCfast>f,其中T2 mapping(0.776)与ADCs1ow(0.776) AUC值接近;PAF各参数的AUC值ADCstandard> ADCslow>T2 mapping>f>ADCfast,表明各参数对早期IVDD的诊断可靠性ADCstandard> ADCslow>T2 mapping> ADCfast>f值.IVIM参数与T2 mapping的诊断可靠性NP> PAF> AAF.结论 IVIM-DWI可获得IVDD的扩散灌注信息,在Pfirrmann Ⅰ~Ⅱ级PAF的f值敏感度最高(96.8%),但特异度较差(10.4%),NP的ADCslow值敏感度与T2mapping相当,但特异性较高.在PfirrmannⅡ~Ⅲ级,PAF的ADCstandard值敏感度及特异度均显著高于T2 mapping.IVIM-DWI技术在定量诊断早期IVDD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现如今,为了有效提高电厂的经济效益,机组进行大量供热及供汽改造,以提高机组的整体经济性,但对机组发电能力产生了一定影响。文章以600MW超临界机组为例,通过测取机组性能参数及机组实际运行特性,分析探讨了600MW超临界机组供热供汽后机组发电出力变化,以供业内人士参考借鉴。
目的 探讨基于MRI-T1WI增强图像的纹理分析在鉴别四肢良恶性软组织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79例经外科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四肢软组织肿瘤患者的增强MRI影像资料,根
针对现有人体肤色区域分割方法在变化的光照、复杂的背景环境下鲁棒性差、精确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肤色自适应分割方法。首先将图片转化到改进的YCbCr颜色空间获取待分割肤色图,在变化的光照下获取肤色像素信息。然后在YCbCr颜色空间的(Cb-Cr)空间建立椭圆边界肤色模型,并建立(Cr-Cb)肤色灰度直方图,在二维灰度直方图上确定肤色大致位置,过滤掉大部分背景干扰。最后在灰度投影直方图上用高斯函数拟合
随着传统建筑行业转型升级以及绿色节能建筑、智慧小区和智慧城市的建设,建筑智能化产业发展得到了人们的关注。文章在阐述建筑智能化内涵和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的基本要求,并从施工前、施工时和施工后三个阶段具体分析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技术应用要点,旨在能够更好地促进建筑工程施工建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