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干预对膝骨关节炎兔股直肌纤维化的影响

来源 :康复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ch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从组织学、分子学层面分别观察针刀干预对膝骨关节炎兔股直肌纤维化的影响,揭示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体质量(2.0±0.5)kg的24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针刀组,每组8只.采用改良Videman法左后肢伸直位石膏固定制动6周复制KOA兔模型,参照Lequesne MG膝关节级别评分、X线和MRI膝关节影像学检测及股直肌病灶点触诊评价造模成功.针刀组采用经筋理论指导下在股四头肌常见经筋病灶点“鹤顶次”(足阳明经筋病灶点,股四头肌肌腱髌骨正上缘附着处)、“髌外上”(足阳明经筋病灶点,股外侧肌肌腱髌骨外上缘附着处)、“髌内上”(足阳明经筋病灶点,股内侧肌肌腱髌骨内上缘附着处)上行针刀松解治疗,每周1次,共治疗4次.空白组和模型组只做同样的抓取和固定,不予针刀治疗.干预结束1周后,采用Masson染色检测股直肌组织形态和胶原容积分数改变观察针刀对膝骨关节炎兔股直肌纤维化的影响,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股直肌Ⅰ型胶原纤维(ColⅠ)、波形蛋白(VIM)、α-肌动蛋白(α-SMA)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观察针刀对膝骨关节炎兔股直肌纤维化相关mRNA和蛋白的影响.结果:①Masson染色结果显示,空白组可见整齐的被红染的骨骼肌纤维;模型组可见骨骼肌纤维破坏,被大量蓝染的胶原纤维包绕;针刀组可见骨骼肌纤维较为整齐,被少量蓝染的胶原纤维包绕.模型组股直肌胶原容积分数较空白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刀组较模型组股直肌胶原容积分数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RT-PCR结果显示,模型组ColⅠ、VIM、α-SMA mRNA表达较空白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刀组较模型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ColⅠ、VIM、α-SMA蛋白表达较空白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刀组较模型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经筋理论针刀松解股四头肌经筋病灶点能下调ColⅠ、VIM、α-SMA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减轻股直肌纤维化程度,这可能是针刀治疗KOA作用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分析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效果和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5月该院收治的7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70例患者进行分组。先入院35例患者实施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后入院35例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观察组),以临床治疗效果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为参考标准,进行不同用药方式的临床差异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用药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对照组为97.14%、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目的探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采用rhTPO(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2020年1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96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视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甲组患者仅采用泼尼松治疗,乙组在甲组基础上联合rhTPO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小板相关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与甲组(72.92%)比较,乙组(93.75%)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00,P<0.05);乙组治疗后PDW为(16.11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是调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循环水平的重要蛋白,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降解中起关键作用。PCSK9主要通过靶向肝脏中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的降解来调节胆固醇代谢。PCSK9功能获得突变是常染色体显性高胆固醇血症的遗传原因之一。相反,功能缺失突变与低浓度的LDL胆固醇(LDL-C)和冠心病发病率的降低有关。由于这些缺失功能突变与明显的有害作用无关,抑制PCSK9是降低LDL-C浓度的一种有吸引力的新策略。在抑制PCSK9的各种方法中,人类数据仅
目的分析复方异丙托溴铵、氨溴特罗联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1月—2020年2月治疗的80例患儿毛细支气管炎,根据不同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将采用氨溴特罗治疗的患儿纳入参照组(n=40),将采用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氨溴特罗治疗的患儿纳入研究组(n=40)。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症状消失时间以及炎性指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血清降钙素原(PCT)]。结果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总有效率较高(77.50%vs 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以青岛胶东国际机场T1航站楼的连续焊接不锈钢金属屋面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子结构模型试件进行了9次高、低温循环试验,并对屋面板、固定支座进行了应力实测,对屋面板的表面位移增量进行了实测。同时基于ABAQUS/Standard模块对该模型试件进行顺序耦合热应力分析,重点研究了屋面板和固定支座在极端加载温度作用下的变形与受力性能。结果表明:屋面板和固定支座未产生明显变形现象,固定支座与下部构造之间及各层钢板之间均未出现自攻螺钉的松脱现象;随着温度循环次数的递增,不同循环下相同加载温度点的实测值数据波动较小,表现
目的:探讨电针百会、神庭对脂多糖(LPS)引起的系统炎症诱导认知功能障碍的海马抗炎作用机制.方法:健康清洁级成年C57BL/6雄性小鼠45只,体质量18~22 g,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内毒素性脑损伤组(简称模型组)及内毒素性脑损伤+电针组(简称电针组),每组各15只.将小鼠适应饲养1周后,于造模前15 min,电针组给予10 Hz连续波电刺激百会、神庭穴,强度为0.5 mA,15 min后进行造模,模型组和电针组分别腹腔注射LPS(1 mg/kg),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的溶剂.LPS注射前15 min及
目的探讨银屑胶囊联合阿维A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中的疗效及对美观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进行治疗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96例作为该研究的对象,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采取单独使用阿维A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银屑胶囊联合阿维A治疗,8周治疗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皮肤美观情况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8周IL-4(22.54±1.39)μg/mL、IL-10(37.75±2.38)μg/mL水平均高于对
目的观察心血管临床用药的常见误区及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0月该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300例,对所有患者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临床用药存在的误区,并提出临床合理用药措施。结果300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存在用药误区问题,占6.67%,其中用药剂量过多7例,占2.33%,用药不准确5例,占1.67%,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2例,占0.67%,用药时间不合理3例,占1.00%,忽视药物禁忌证1例,占0.33%,用药与诊断结果不相符1例,占0.33%,药物配伍不当1例,占0.3
目的探析高龄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20年3月在该院治疗的60例高龄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抛硬币法进行分组,即研究组与对比组。研究组患者30例,予以药物联合冠脉介入治疗,对比组患者30例,单纯予以药物治疗,以患者治疗效果、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生活质量为观察指标,之后统计比较两组观察结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6,P<0.05)。研究组急性心肌梗死发生
目的探究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对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3月内就该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07例患者作为对象。基于自主自愿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予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54例),予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比对两组麻醉效果与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T1、T2、T3时段,观察组MAP水平(102.55±7.82)、(107.54±6.13)、(107.42±6.65)mmH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6.16±7.85)、(102.26±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