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了紫外光化学表面改性对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微流控芯片的片基间粘接力及毛细管通道电渗流性能的影响. PDMS片基经紫外光射照后, 粘接力增强, 可实现PDMS芯片的永久性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紫外光化学表面改性对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微流控芯片的片基间粘接力及毛细管通道电渗流性能的影响. PDMS片基经紫外光射照后, 粘接力增强, 可实现PDMS芯片的永久性封合, 同时亲水性得到改善, 通道中的电渗流增大. 与文献报道的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方法比较, 采用紫外光表面处理, 设备简单, 操作方便, 耗费少, 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芯片表面处理方法.
其他文献
化学发光检测具有灵敏度高、光学构型简单和背景低等特点,非常适合于毛细管电泳和微流控芯片检测.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检测方法已成功地用于氨基酸、蛋白质、ATP、过渡金属离
考察了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 PDMS)预聚体与固化剂间的配比、 固化温度及固化时间对PDMS芯片封接强度的影响, 得出PDMS芯片封接的最佳条件基片和盖片所用PDM
结合部分还原和分步序列测定法确定了虎纹捕鸟蛛毒素-Ⅳ的二硫键配对方式. 在pH=3和40 ℃的条件下与还原剂三羧甲基磷酸(TCEP)反应10 min, 利用RP-HPLC分离并分别收集含有一
合成了两个N,N′-亚乙基双(1-苯基-3-亚氨基-1-丁酮)(简写为H2bzacen)的锰配合物Mn(bzacen)*(NO2)(EtOH) (1)和Mn(bzacen)(NO2)(MeOH) (2). 晶体结构分析表明: 配合物1晶体属
用MP2方法及aug-cc-pVDZ, aug-cc-pVDZ+BF, aug-cc-pVTZ 和aug-cc-pVTZ+BF基组对(H2O)2和(HCl)2 超分子的静态偶极矩μ0, 极化率α0及第一超极化率β0进行计算. 采用Counterp
利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纳米晶固溶体Ce0.8Nd0.2O2-δ. XRD测试表明,胶体经200 ℃烧结处理就可以得到晶粒尺寸为7.2 nm的纳米晶,随烧结温度的升高,晶粒尺寸增大. EPR测试给出固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