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兴趣成为政治教学的催化剂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diwu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政治学科的显著特点是严肃性、抽象性、深刻性、理论性。我们政治教师如果在课前只是简单机械备课,课堂上空洞说教、照本宣科,课后迫使学生死记硬背……这样对于抽象思维远不如形象思维的初中生来说,就很容易陷于乏味之中,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激发,学习成绩提不起来。
  关键词:兴趣;政治;教学;激发
  爱因斯坦说过:“只有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才会被当做一种礼物来领受。”皮亚杰也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兴趣。”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这些都强调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学生也只有对学习政治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才能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
  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呢?笔者在多年的政治教学工作中,深刻地体会到:欲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就必须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来,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封闭”为“开放”;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简单来说,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方法或途径:
  一、 巧设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教师从课堂一开始就能精心设计出妙趣横生、赏心悦耳、扣人心弦的导入,就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使之产生浓厚的兴趣,急于探知其中的奥秘,就能为一堂课的成功教学铺下基石。至于巧设导入,可以依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的等的实际,采用典故、录像、实例、时事等导入,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在教学“实现理想需要艰苦奋斗”这一内容时,我采用典故导入。引用《愚公移山》和《精卫填海》,再从这些典故中悟出道理。这样的导入,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步的教学作出了很好的铺垫。又如在教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这一内容时,我采用录像导入。先播放录像《今日深圳》,然后提问:“你们的村庄与深圳相比,哪儿发达?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什么?为实现共同富裕,我国提出了怎样的发展战略?”这种导入方式,立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集中到教学上来,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二、 巧妙设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者,觉悟之机”。政治教学中,老师若能巧妙地提出一些牵一发而动全身,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疑问,就犹如投石击水,开启学生的禀赋,激发他们的求知欲。那么,怎么样的疑问才能收到上述功效呢?笔者认为能激趣的疑问应具备以下鲜明特点:第一、有的放矢。紧扣教学目的,为课堂教学服务。第二、创意新颖、与时俱进。适合学生的个性特点,能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第三、悬念性。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迫切地究源探底。第四、难度适中。适合学生的基础和能力水平,且能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能回答。第五、循序渐进、步步为营,有助于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例如,在教学“中华文化,传承创新”这一内容时,我提出了以下一连串的问题:《我的中国心》这首歌是香港哪位歌手唱的?你会唱吗?当唱起这歌时,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这首歌为什么广为流传?它反映出我们什么样的共同情怀?随着问题的逐一提出,学生的注意力也随之被吸引到课堂上来,并在我的引导下,逐一解决的同时,同学们深刻地领会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并以深邃的内涵,恢弘的气度以及蓬勃的生机在世界文明中占有独特的位置。可见,设疑巧妙,就能出奇制胜地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巧用比喻,变抽象为具体
  面对严肃、抽象的政治教材内容,如果教师直截了当、平铺直叙地将概念、观点、逻辑关系等平淡无味地陈述出来,毫无新意,学生的学习兴趣显然不能激发。相反,如果政治教师能在剖析概念、观点、逻辑关系时,巧妙地通过形象的比喻,就能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趣味,变深刻为浅显。既可以调动課堂气氛,又可以使枯燥乏味的学习变成一种精神享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剖析自由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时,我运用风筝和线的关系作了比喻。同学们就能直观地明白了自由权利和义务的相互关系。又如,为了让同学们能透彻、形象地理解国民经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三者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时,我作了这样的比喻:如果将国民经济比作人的躯体,那么国有企业就是筋骨,民营企业等非公有经济则是血肉。没有筋骨,躯体无法站立;没有血肉,躯体也难以丰满。
  四、 关爱尊重学生,增进师生间的情感
  心理学告诉我们:老师只有关爱尊重学生,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才会被激发,才会接受老师的观点、教导,才会喜欢老师所教的学科。正如俗话所说:“亲其师,信其道。”
  诚心地帮扶处于困境的学生;尊重学生的正当爱好;信任每一位学生;注意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学生犯错时,艺术性地宽容;与学生交知心朋友等等,都能增进师生间的情感,实现教与学的情感交流和融合。如果我们教师能做到这点,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了上述方法或途径外,巧用幽默、名言、漫画、音乐,或者通过参与社会实践,设计妙趣横生的作业,成立学习互助小组,开展知识竞赛等,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政治教师只要潜心学习、与时俱进、专心钻研、勇于探索、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就一定能不断地推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新办法或途径,巧妙地运用到政治教学中去,更好地为政治教学服务。
  參考文献:
  [1]郭燕,郑重.兴趣激发、问题设置、情感带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3610):107-109.
  [2]芦晓红.如何激发传统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J].留学生,2016,(06):10.
  作者简介:
  杨琼兰,广东省吴川市,吴川市覃巴镇第三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素质教育普及多年,部分初中语文课堂仍然以考试为导向,即使反复倡导新式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仍受制于单一化、标准化的答案禁锢。语文是一门蕴含美、感受美、发现美、创新美的学问,但不是所有的语文课堂都能进行有效的审美教育。尤其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缺失已经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是初中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审美教育  中学
摘 要:在语文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这些学生,有的是因为先天智力差异,有的是因为非智力因素没有发展好,或者是因为顽皮不专心,或者是因为懒惰成性,要想提高班级的整体语文水平,就要从这部分学生的改造工作抓起。本文就将从如何改造后进生入手,展开具体讨论。  关键词:改造后进生;尊重鼓励;放低要求;团结互助  一、 引言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这一部分学
摘 要:对待进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奉献更多的爱心要对他們充满信心,要从情感、态度、言语等各方面表现出对他们的爱护、关心、尊重和信任。要想转化待进生,勤抓不可缺少;并善于发掘待进生的闪光点,并以此作为他们转化的突破口,不失时机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关键词:关爱;勤抓;发掘;引导  “待进生”相对而言,通常是指那些在品行或学习等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每个班集体中都有各方面相对落后的学生,这一部分学生
有这么一个群体,他们同样是创业者,同样是新型企业,只是因为他们的方向有点偏或者名声不太好听,在一群被追捧的新型企业中,他们成了另类、奇葩,他们被华丽丽地轻视了。  直到有一天,李学凌带着他的YY语音登上纳斯达克——  同样属性的9158创始人傅政军在一旁:“YY被接受了,9158出头指日可待。”  Powerful的90后妹子马佳佳娇嗔:“那我呢,我的‘B格’追求没人鄙视了。”  傅政军嗤笑:“9
摘 要:音乐是一门能够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感知力的学科,对于培养具有个性化的人才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音乐,能够调动自身的动力,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因此,让学生快乐地学习音乐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教师应从实践出发,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在快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结合自身的音乐教学经验,就初中音乐快乐教学展开研究,现撰成此文与同
摘要:新高考方案为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了指导,是新时期下高中历史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分析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并基于新高考方案的精神,阐述了新高考方案下高中历史教学的优化策略。本文旨在强化对新高考方案下高中历史教学的认识为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新高考方案;高中历史;教学优化策略  2014年,高考新方案千呼万唤始出来,表明新一轮高考改革序幕的拉起。在新高考方
摘要:垫江县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构建“渝川东部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的指导思想,为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在准确把握垫江现代商贸物流产业的发展概况的基础上,深刻分析了商贸物流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现代;商贸物流;发展;对策  一、 垫江现代商贸物流产业的发展概况  “十三五”以来,在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构建“渝川东部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这一思路的引领下,通
摘 要:视觉传达是通过视觉媒介表现并传达的设计,旅游景区网络宣传是指以多媒体作为载体,通过多媒体艺术设计将旅游景区的文化、服务等信息展示给游客。方便游客更直观地了解旅游景区的相关知识信息。本文以井冈山红色旅游区为例,通过对井冈山旅游景区网络宣传中艺术设计的分析,结合视觉传达基本理论,研究视觉传达在旅游景区网络宣传中的指导和应用。  关键词:视觉传达;井冈山;网络宣传  一、 井冈山红色旅游区概述 
摘 要:明代是乡约施行最为普及的朝代,由于资料有限对明代乡约的论述往往各有侧重,并不能将乡约的真实面貌呈现出来。通过对明代乡约的一次简单梳理,回顾目前可见乡约的制订和乡约的实施,旨在说明不应在没有弄清乡约真实实施情况之前,过多的重视它对现实社区治理的指导性。  关键词:明代;乡约;教化;士大夫  一、 乡约的渊源和明代的教化  中国最早的成文乡约,应是北宋士绅吕大钧于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
摘要:幼儿园科技教育应以体现“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支持者和帮助者”这一宗旨为前提,围绕《指南》中关于科学探究活动的三大目标,通过幼儿自主、自发的探究活动,了解周围物质世界,获取广泛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和行为,对幼儿进行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  关键词:幼儿科技教育;自主探究;区角材料;日常活动  蒙台梭利曾说:“我看到了,我忘记了;我听到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