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下不稳定骨折临床效果观察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yz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下不稳定骨折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某院收治的124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所有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并对患者进行半年至2年的随访,分析患者愈合的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所有患者的切口全部一期愈合,骨折复位良好,位置量好,随访中出现2例钢板断裂现象,其余患者均为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6周,评分优良率为96.7%。结论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下不稳定骨折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 动力髋螺钉;股骨粗隆下;不稳定性骨折
  股骨粗隆下骨折具有很高的不稳定性,在老年群体和中青年群体中都比较常见,老年患者大多是典型的低速损伤,而中青年患者大多是由于高能创伤导致。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位置是在皮质骨的区域,骨折端的接触面相对较小,周围附着的众多肌群会对骨骼产生较强的牵引,容易造成骨折锦缎的外旋、外展、远端内移和屈曲移位,在治疗中对螺旋粉碎性骨折的处理也存在着较大的困难,采用保守治疗的方式十分容易造成髋内翻和骨不连的后果,为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不便。本文主要针对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是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某院收治的124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06例,女性患者18例;最大年龄63岁,最小年龄19岁,平均36岁;其中高处坠落伤50例,摔伤10例,车祸致伤34例;左侧82例,右侧42例;合并髋臼骨折4例,踝部骨折10例,胫腓骨骨折12例,尺桡骨骨折16例,跟骨骨折6例,肋骨骨折10例,胸锁关节脱位2例,血气胸2例,颧骨骨折8例,头面部软组织损伤12例,颞骨骨折2例。按照Seinsheimer分型:Ⅰ型6例,Ⅱ型18例,Ⅲ型34例,Ⅳ型56例,Ⅴ型10例。所有患者在上后1至2天内送入医院进行治疗。
  1.2 治疗方法 术前准备:对患者进行胫骨结构牵引,行常规术前检查,排除心、脑、肺疾病。对患者测股骨上段行X线片,了解患者的正常颈干角,选择长度相应的钢板和髋螺钉,争取在住院3至5天内进行手术治疗。患者术前半小时行抗生素静脉滴注抗感染,行连续的硬膜外麻醉,取患者仰卧位,在C型臂X线机的监视下使之闭合、复位,将患者臀部垫高,直至股骨劲前倾角的水平,拍摄正侧位影像,确认复位良好。
  手术方法:在患者大粗隆外侧约15厘米处切口,切口的长度由选用钢板的长度决定,将阔筋膜外侧的肌膜切开,显露出大粗隆和粗隆下部股骨的外侧面。在大粗隆下方2至3厘米处用135°的导针角度定位器选择外侧皮质后位的中点,将直径为2.5毫米的导针水平打入,采用C型臂定位,将导针的位置确认在正侧位上均为中心。将进针的深度和与股骨头关节面之间的距离在1厘米左右,根据进针的长度,选择相应的髋螺钉,扩孔、攻丝、置入髋螺钉,拔出导针,安防侧板,固定(大块纵裂骨折或者小粗隆游离者使用钢丝捆绑或松质骨螺丝钉)。手术平均时间为80分钟,书中平均出血量300毫升,平均输血量400毫升。
  康复处理:术后常规使用5-7天抗生素抗感染,术后1天开始进行肌肉功能的锻炼,第2天锻炼床上坐起,1周后扶双拐站立,5周后扶单拐行走,8周后根据恢复情况适当负重行走。
  1.3 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124例患者的手术切口均为一期愈合,并且骨折复位状况和钉板位置良好。对患者进行半年至2年的随访,除2例患者出现钢板断裂意外,剩余患者均为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6周。按照黄公怡评分标准对患者骨折的愈合情况、工呢过恢复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优良差评分,其中,优52例,良68例,差4例,优良率为96.7%。
  3 讨 论
  股骨粗隆下骨折指的是在小粗隆下缘平面5厘米处发生的骨折现象。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首要环节是做到骨愈合,再进行防止成角、旋转和髋内翻移位,要保持患者适当的肌力和外展张力,尽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行走功能。传统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方法是骨牵引和石膏技术治疗,但是治疗期间患者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愈合缓慢,治疗效果不十分明显。当前很多学者和医师主张在没有手术禁忌症的情况下进行积极手术治疗,其中动力髋螺钉内固定的方式具有较强的静力、动力加压和张力带的作用,能够很好地防止髋内翻和旋转。使用动力髋螺钉进行股骨粗隆下骨折的治疗,能够使股骨近端获得比较充足的固定空间,有助于骨折断端的解剖、复位和强固。
  动力髋螺钉手术治疗方法采用的是AO治疗原则,是专门为股骨粗隆部位的骨折所设计的内固定物体,抗剪切能力很强。粗隆下骨折的内固定物有多种,如Gamma钉、Ender钉等髓内钉,角度钢板,动力髋螺钉等,但是髓内钉内固定的方法相对复杂,对于不稳定性的骨折治疗中存在着固定困难、分离碎骨片等问题,不利于解剖部位的复位与愈合,也比较容易发生并发症。而动力髋螺钉具有动力加压作用,不会受骨折粉碎的影响,能够通过外翻作用减少弯曲应力,保持正常的颈干角,预防远端的内移。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方法是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良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光辉,夏仁云,王体沛,陈安民,李锋.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风险及疗效[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0,13(20):109-112.
  [2] 黄霖,马元申,唐勇,杨睿,程志安,沈慧勇.股骨粗隆间骨折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失败原因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9,22(10):126-129.
  [3] 汪景,李元静,马勇,宗世章,黄耀斌,张德,邱宏伟,刘干辉.防眩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对比[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05):103-107.
  [4] 赵海波,蔡翔宇,张峰.加压空心螺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对比[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0,(16):137-140.
其他文献
【关键词】 渗出性视网膜脱离;肿瘤转移;肺肿瘤;病例报告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性,40岁,因“右眼视力下降1月”于2012年8月10日来我院门诊检查。患者10年前曾经患有急性病毒性肝炎,具体不详,经当地中药治愈。全身一般情况可,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眼科专科检查:视力右0.2,左1.0,双眼前节无异常,眼底检查显示:右眼10点-5点范围视网膜脱离,并累及视盘及黄斑区,视盘鼻上方2点处网膜下可见
大便失禁在我科Icu危重患者中时有发生,且易造成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不仅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也给护理工作带来诸多困难。
采用聚偏氟乙烯(PVDF)材料制备锂电池用微孔膜,使用熔体挤出拉伸法制备了预制膜片,通过牵伸比的调节成功获得了拥有排核片晶结构的预制膜片。结果表明,该预制膜具有沿着流动方
以扩链剂TMP-6000为增容剂,采用熔融共混制备了聚乳酸(PLA)和聚(3-羟基丁酸-co-3羟基戊酸酯)(PHBV)复合材料,研究了TMP-6000对PLA/PHBV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微观结构、力学性
【摘要】 目的 探讨无菌技术在计划生育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主要对计划生育手术过程进行全面的无菌处理,然后行计划生育手术。结果 通过在计划生育手术中采取无菌技术处理,其中50例计划生育手术后均无感染情况发生。结论 在计划生育手术中采取无菌技术,在临床上具有显著的效果,并且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计划生育;无菌技术;无菌手术;临床效果  计划生育手术是泌尿外科和妇产科的一种最基本手术,虽然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