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詩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髓,是我国古代文化和历史文明的主要载体。因此,不断提高小学古诗诵读教学的实效性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和素质,同时也有利于我国民族文化的发扬与继承。通过对小学古诗诵读教学的实效性进行研究,旨在推动古诗诵读教学的发展与建设。
关键词:小学;古诗诵读;实效性
一、引言
古诗诵读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古诗积累,同时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文化品位、诵读习惯等多个方面。同时,加强小学古诗诵读教学还能够促进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扬。
因此,众多小学语文教学开始探究如何提高小学古诗诵读教学的实效性,以求能够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但从实践情况来看,小学古诗诵读教学并没有达到预期理想的成效,还需要得到进一步完善与建设。
基于此,本文对小学古诗诵读教学的实效性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切实提高小学古诗诵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加强对诵读的监管与控制
从实践调查的结果显示,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对古诗诵读没有足够的重视。或者说,教师从主观上认为古诗诵读只是古诗教学的一个环节,没有意识到古诗诵读教学的重要性,并没有真正将其看作是一项教学工作。
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只是将诵读当作古诗教学的辅助工具,组织学生进行诵读的目的是为古诗教学提供基础。因此,教师对古诗诵读环节的监督与控制并不重视,通常是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诵读,没有针对性,也没有实际效力。
因此,教师要提高小学古诗诵读教学的实效性,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对诵读的监管与控制。一方面,教师要监督学生进行诵读,对于部分没有张嘴读、没有认真读的学生要进行批评,使其认识到自身的错误。换言之,在古诗诵读教学中,教师必须让全体学生进行真正的诵读,决不允许部分学生坐在教室中浑水摸鱼,并没有真正的进行诵读。另一方面,教师不能让学生单纯的诵读,一定要让学生带着饱满的感情进行诵读,才能够感受到古诗中的深刻情感,让学生对古诗进行深层次的领悟,并进行情感教育。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同时,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教师将古诗诵读当作古诗教学的基础环节。这就致使大部分教师并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诵读,而是进行大量的分析和讲解,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
在小学古诗诵读教学中,教师必须明确“诵读”的含义,也就是要让学生充分的诵读,达到诵读教学的真正目的。
因此,在小学古诗诵读教学中,教师必须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一定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充分的诵读。首先,教师要合理安排古诗诵读教学的时间,要在古诗诵读教学中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读。其次,教师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的诵读,要解开对学生的限制和束缚,使学生的情感能够在诵读过程中更自由的表达,使学生在古诗诵读中获得情感的升华,进而对古诗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
以《夜书所见》这一课的古诗诵读教学课为例。教师首先要做一定的导入工作,给学生讲解作者的相关事迹以及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基于此,学生能够对这首诗有一定的认识,能够结合作者的生平事迹以及创作的背景推导古诗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能够带着一定的情感进行诵读。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安排20分钟的教学时间留给学生自由诵读,不限制学生诵读的方式和形式,鼓励学生分组诵读。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规范自己的口语发音,并加深对这首古诗的理解和认识,达到提高诵读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内外结合的诵读内容
与此同时,教师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是相对较少的,是无法满足古诗诵读教学要求的。因此,教师需要在利用教材内古诗进行诵读训练的基础上,灵活选择课外的古诗引导学生进行诵读,为学生的诵读提供更多的素材,同时丰富学生的课外积累,使小学古诗诵读变得更有效。
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教材内的古诗,灵活选择课外的素材进行古诗诵读教学。例如,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完成后,教师为学生选择了唐朝诗人杜甫的诗文《月夜忆舍弟》。两首古诗都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兄弟的思念之情,并将其上升为对亲人的思念。基于此,学生就能够带着同样的情感过渡到这首古诗的诵读中,能够提高学生理解和学习的效率,使学生的诵读富有感情,极大的提高古诗诵读的实效性。
五、营造氛围 提高兴趣
最后,教师要切实提高小学古诗诵读教学的实效性就应该为学生营造更好的诵读氛围,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让学生能够带着足够的激情和热情投入到古诗诵读中,并能够从中获得乐趣。
教师可以在学生诵读前给学生分析古诗的情感,并在学生诵读的过程中搭配适当的背景音乐,让整个课堂充满融洽的氛围,提高古诗诵读的实效性。
例如,在《望天门山》这一首古诗的诵读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滔滔江水的背景音乐,让学生能够在诵读这首古诗时感受到“天门中断楚江开”的气势,在婉转的声调中经历情感的起伏,感受到这首古诗的深刻情感,并引导学生跟随音乐的曲调转变自己的感情,使学生的诵读富有情感,提高诵读的有效性。
结束语
总的来说,古诗诵读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歌内容,更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口语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意识,并在小学古诗诵读教学中有意识的进行总结和交流,完善诵读教学的方法,提出更有针对性的策略,推动小学古诗诵读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何昱. 小学古诗诵读教学的实效性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
[2] 张丽萍. 小学低年级古诗诵读教学现状及对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关键词:小学;古诗诵读;实效性
一、引言
古诗诵读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古诗积累,同时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文化品位、诵读习惯等多个方面。同时,加强小学古诗诵读教学还能够促进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扬。
因此,众多小学语文教学开始探究如何提高小学古诗诵读教学的实效性,以求能够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但从实践情况来看,小学古诗诵读教学并没有达到预期理想的成效,还需要得到进一步完善与建设。
基于此,本文对小学古诗诵读教学的实效性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切实提高小学古诗诵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加强对诵读的监管与控制
从实践调查的结果显示,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对古诗诵读没有足够的重视。或者说,教师从主观上认为古诗诵读只是古诗教学的一个环节,没有意识到古诗诵读教学的重要性,并没有真正将其看作是一项教学工作。
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只是将诵读当作古诗教学的辅助工具,组织学生进行诵读的目的是为古诗教学提供基础。因此,教师对古诗诵读环节的监督与控制并不重视,通常是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诵读,没有针对性,也没有实际效力。
因此,教师要提高小学古诗诵读教学的实效性,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对诵读的监管与控制。一方面,教师要监督学生进行诵读,对于部分没有张嘴读、没有认真读的学生要进行批评,使其认识到自身的错误。换言之,在古诗诵读教学中,教师必须让全体学生进行真正的诵读,决不允许部分学生坐在教室中浑水摸鱼,并没有真正的进行诵读。另一方面,教师不能让学生单纯的诵读,一定要让学生带着饱满的感情进行诵读,才能够感受到古诗中的深刻情感,让学生对古诗进行深层次的领悟,并进行情感教育。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同时,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教师将古诗诵读当作古诗教学的基础环节。这就致使大部分教师并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诵读,而是进行大量的分析和讲解,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
在小学古诗诵读教学中,教师必须明确“诵读”的含义,也就是要让学生充分的诵读,达到诵读教学的真正目的。
因此,在小学古诗诵读教学中,教师必须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一定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充分的诵读。首先,教师要合理安排古诗诵读教学的时间,要在古诗诵读教学中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读。其次,教师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的诵读,要解开对学生的限制和束缚,使学生的情感能够在诵读过程中更自由的表达,使学生在古诗诵读中获得情感的升华,进而对古诗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
以《夜书所见》这一课的古诗诵读教学课为例。教师首先要做一定的导入工作,给学生讲解作者的相关事迹以及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基于此,学生能够对这首诗有一定的认识,能够结合作者的生平事迹以及创作的背景推导古诗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能够带着一定的情感进行诵读。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安排20分钟的教学时间留给学生自由诵读,不限制学生诵读的方式和形式,鼓励学生分组诵读。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规范自己的口语发音,并加深对这首古诗的理解和认识,达到提高诵读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内外结合的诵读内容
与此同时,教师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是相对较少的,是无法满足古诗诵读教学要求的。因此,教师需要在利用教材内古诗进行诵读训练的基础上,灵活选择课外的古诗引导学生进行诵读,为学生的诵读提供更多的素材,同时丰富学生的课外积累,使小学古诗诵读变得更有效。
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教材内的古诗,灵活选择课外的素材进行古诗诵读教学。例如,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完成后,教师为学生选择了唐朝诗人杜甫的诗文《月夜忆舍弟》。两首古诗都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兄弟的思念之情,并将其上升为对亲人的思念。基于此,学生就能够带着同样的情感过渡到这首古诗的诵读中,能够提高学生理解和学习的效率,使学生的诵读富有感情,极大的提高古诗诵读的实效性。
五、营造氛围 提高兴趣
最后,教师要切实提高小学古诗诵读教学的实效性就应该为学生营造更好的诵读氛围,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让学生能够带着足够的激情和热情投入到古诗诵读中,并能够从中获得乐趣。
教师可以在学生诵读前给学生分析古诗的情感,并在学生诵读的过程中搭配适当的背景音乐,让整个课堂充满融洽的氛围,提高古诗诵读的实效性。
例如,在《望天门山》这一首古诗的诵读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滔滔江水的背景音乐,让学生能够在诵读这首古诗时感受到“天门中断楚江开”的气势,在婉转的声调中经历情感的起伏,感受到这首古诗的深刻情感,并引导学生跟随音乐的曲调转变自己的感情,使学生的诵读富有情感,提高诵读的有效性。
结束语
总的来说,古诗诵读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歌内容,更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口语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意识,并在小学古诗诵读教学中有意识的进行总结和交流,完善诵读教学的方法,提出更有针对性的策略,推动小学古诗诵读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何昱. 小学古诗诵读教学的实效性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
[2] 张丽萍. 小学低年级古诗诵读教学现状及对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