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之死背后的玄机

来源 :报刊荟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tia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0多年前,号称“蒋介石佩剑”的军统副局长戴笠在从青岛飞往上海途中,因飞机撞上岱山而坠毁,国民党的一代“特工之王”就此结束了他的生命。
  表面看来,这只是一起简单的坠机事件。但从最新公布的史料中得知,戴笠之死其实与谋杀有关。这件事的原委可以追溯到戴笠在北平的活动。
  1946年,戴笠到北平,在翻阅时任北平肃奸委员会主任兼北平民政局长马汉三上交的汉奸名单时,戴笠发现,里面并没有金璧辉的名字,不由得大怒,在他追问之下,马汉三吓得大汗淋漓。
  金璧辉就是抗战时期著名的日本间谍川岛芳子。战争末期,她居住在北平,未及逃回日本。为逃避被捕,川岛芳子用许多书画古玩贿赂马汉三。其中有一把宝剑,是1928年军阀孙殿英盗窃东陵时,在乾隆皇帝的棺木中得到的。当年,孙殿英曾托马汉三将此剑转交给蒋介石,马汉三见“剑”起私心,私下吞为已有。“七七”事变后,北平沦陷,马汉三在平津做地下情报工作,被日军逮捕,马汉三献“剑”日军司令福田隆吉,得以释放出狱。福田又将剑转赠与其有特殊关系的川岛芳子。马汉三此番失而复得宝剑,于是答应将川岛芳子以遣返日本人之名送回日本。
  在亲自审问川岛芳子后,戴笠得知了此事。于是下令马汉三把一切赃物上交国库,不然以贪污罪处死。
  交出一切赃物,马汉三换得了暂时免于责罚。但以其在军统的经历,马汉三知道戴笠变化多端,为避免这次足以威胁到他生命的不测之祸,不如先下手为强。当夜,他与机要秘书刘玉珠商量了对策,准备谋害戴笠。
  1946年3月16日,戴笠从北平飞抵青岛,面晤美军司令柯克上将,马汉三特意将刘玉珠安排在他身边,使戴笠的行动尽在掌握中。柯克随后飞赴上海,戴笠决定3月17日飞回南京,刘玉珠在戴笠没登机之前,对飞机做了一番“检查”,偷安了定时炸弹,预定在中午12点半飞机降落时爆炸,以制造假象。但戴笠恐柯克等他,提前一小时上了飞机,最后因南京、上海均下大雨不能降落,飞机多飞行一小时后爆炸撞山。
其他文献
康有为精心设计了“虚君共和”理论,他认为,社会的进步只能是循序渐进的,中国只能变君主制度为君主立宪制,而不能急于实行共和。但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包括其弟子梁启超在内,终无人再肯为“虚君共和”奔走。    辛亥年除夕的前三天,旅居日本的康有为在报纸上看到了清帝退位的消息,当时他刚刚游完箱根的玉帘瀑布归来,遂“感赋”一首:“绝域深山看瀑云,故京禅让写移文。玉棺未掩长陵土,版宇空归望帝魂。三百年终王气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