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4月13日是蒋经国百年诞辰纪念日。在海峡两岸关系回暖、各方面交流不断深入的今天,纪念蒋经国先生,令人回想起他晚年推倒岛内铁幕向大陆开放的魄力,令两岸的中国人为之赞叹,为之铭记。
生于斯长于斯的大陆情结
蒋经国赞同以探亲为契机全面打开两岸交流,但又不能不顾及党内保守势力的牵制,最后只好采取折中方案。1987年10月15日,时任“内政部长”吴伯雄奉蒋经国令宣布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的具体办法,并决定11月2日起施行。
如今,台湾同胞往返大陆的人数,已由开放之初的每年5000人次,激增为目前的每年500万人次。追根溯源,蒋经国审时度势开放老兵大陆探亲,功不可没。
秘密与大陆协商和平统一
蒋经国与其父蒋介石一样,一生奉行“一个中国”立场。他多次说,“两岸毕竟是血脉同根,政治歧见难道一直要让台湾海峡成为阻隔民族来往的鸿沟么?”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蒋经国身体每况愈下,深感时日无多,迫不及待要开启两岸和平统一的大门。
在大陆频频伸出橄榄枝之后,蒋经国派密使沈诚多次赴北京探路,沈诚先后会晤了邓小平、杨尚昆、叶剑英等中共领导人。1987年3月,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向沈诚提出了两岸谈判的基本原则,包括谈判主体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谈判主题为先谈合作、后谈统一,两党在中央层次进行对等谈话等。沈诚将大陆的意见转告蒋经国,蒋经国也告诉了宋美龄。经过反复思考后,蒋经国认为,国共两党在中央层次进行对等谈判也是可行的,但技术上的细节还有待具体敲定。1987年下半年,蒋经国下令在国民党中央设立大陆工作指导小组,同时决定,在次年1月初国民党中常会上讨论赴北京谈判的人选。
蒋经国自忖身体尚可以支撑一段时间,因此,觉得像两岸谈判这样的大事,要设想得周全一些才行。然而,出师未捷身先死,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突然咯血去世,他亲自参与推动的两岸谈判,也令人惋惜地随之中止。
蒋经国生前虽未能实现两岸和平谈判,但他与中共领导人冲破阻力重启两岸交流合作的大门,开放的趋势再也无法逆转。蒋经国以一代政治家留给台湾的精神遗产,在其诞辰百年之际,仍值得人们深思。
生于斯长于斯的大陆情结

蒋经国赞同以探亲为契机全面打开两岸交流,但又不能不顾及党内保守势力的牵制,最后只好采取折中方案。1987年10月15日,时任“内政部长”吴伯雄奉蒋经国令宣布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的具体办法,并决定11月2日起施行。
如今,台湾同胞往返大陆的人数,已由开放之初的每年5000人次,激增为目前的每年500万人次。追根溯源,蒋经国审时度势开放老兵大陆探亲,功不可没。
秘密与大陆协商和平统一
蒋经国与其父蒋介石一样,一生奉行“一个中国”立场。他多次说,“两岸毕竟是血脉同根,政治歧见难道一直要让台湾海峡成为阻隔民族来往的鸿沟么?”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蒋经国身体每况愈下,深感时日无多,迫不及待要开启两岸和平统一的大门。
在大陆频频伸出橄榄枝之后,蒋经国派密使沈诚多次赴北京探路,沈诚先后会晤了邓小平、杨尚昆、叶剑英等中共领导人。1987年3月,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向沈诚提出了两岸谈判的基本原则,包括谈判主体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谈判主题为先谈合作、后谈统一,两党在中央层次进行对等谈话等。沈诚将大陆的意见转告蒋经国,蒋经国也告诉了宋美龄。经过反复思考后,蒋经国认为,国共两党在中央层次进行对等谈判也是可行的,但技术上的细节还有待具体敲定。1987年下半年,蒋经国下令在国民党中央设立大陆工作指导小组,同时决定,在次年1月初国民党中常会上讨论赴北京谈判的人选。
蒋经国自忖身体尚可以支撑一段时间,因此,觉得像两岸谈判这样的大事,要设想得周全一些才行。然而,出师未捷身先死,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突然咯血去世,他亲自参与推动的两岸谈判,也令人惋惜地随之中止。
蒋经国生前虽未能实现两岸和平谈判,但他与中共领导人冲破阻力重启两岸交流合作的大门,开放的趋势再也无法逆转。蒋经国以一代政治家留给台湾的精神遗产,在其诞辰百年之际,仍值得人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