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根据建筑碳排放影响主要因素,建立中国建筑能耗与碳排放预测模型(CBECM),利用CBECM模型对建筑运行碳排放总量进行计算、分析、评估。在BAU情景下,通过中国建筑能耗与碳排放预测模型(CBECM)模型分析,建筑运行碳排放将在2038年达峰,平台期在2038~2040年,碳排放峰值约为33~34亿吨二氧化碳。”中国建筑研究院环境与能源研究院工程评估与调试中心副主任魏峥在6月13日由北京节能环保中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建筑碳排放影响主要因素,建立中国建筑能耗与碳排放预测模型(CBECM),利用CBECM模型对建筑运行碳排放总量进行计算、分析、评估。在BAU情景下,通过中国建筑能耗与碳排放预测模型(CBECM)模型分析,建筑运行碳排放将在2038年达峰,平台期在2038~2040年,碳排放峰值约为33~34亿吨二氧化碳。”中国建筑研究院环境与能源研究院工程评估与调试中心副主任魏峥在6月13日由北京节能环保中心、节能环保杂志社、北京能源学会组织召开的主题为“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助力北京碳中和——高效保温系统节能门窗技术专场”(简称“超低能耗建筑专场会”)会上说。魏峥由上述得出如下结论:“建筑领域现有政策无法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必须加大政策力度和工作强度。”如何实现建筑领域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魏峥认为有七条关键路径(详见文末)。推广超低/近零能耗建筑、零碳建筑是其中之一。包括北京市在内的全国多地把大力推广低能耗建筑作为建筑领域节能减碳的重要内容。为助推超低/近零能耗建筑、零碳建筑在全国的进一步推广,本刊将从建筑方式、建材(门窗)、新能源利用、高效热回收新风系统及能源管控系统等方面连续关注超低能耗建筑的推广运行及节能降碳情况。
其他文献
新时期以来我国城镇化深度发展,城市与乡村在地域空间上互相改变,城市不断向乡村拓展,同时乡村也逐渐向都市转变。基层社区的变迁已成为社会结构优化的晴雨表,特别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超大城市中,城乡社会边界双向融合的大趋向下,政府自上而下的行政力量与市场的自发效应共同作用,促成了多种房屋类型的形成以及在特定空间中的混合,地处城乡过渡地区的镇域以及混合型社区成为城镇化进程中此类现象的典型代表。镇域混合型社区
以绿色技术为代表的创新要素跨城自由流动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建设的应有之意。基于2001—2020年绿色专利城际转让数据,文章分析了长三角绿色技术跨城流动演化特征,并从整体发展、绿色技术集聚和绿色技术扩散3个层面探讨了绿色技术跨城流动下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程度。文章发现,长三角绿色技术流动是由沪苏锡常镇宁城市带和环杭州湾城市群构成的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区为核心的承载空间,北京、天津和珠三角地区不
乡镇政府作为联系国家与基层农村社会的最后一级政府,其直接面向“三农”,是国家有关农村政策最关键的践行者。切实提高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打造服务型乡镇政府,对于进一步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农村基层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促成农村基层治理的现代化,乃至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理论的基础上,以新公共服务理论、服务型政府理论和政府职能理论为理论基
<正>我想发明一种有智能控制中心、大数据功能的智能书桌。智能书桌可以根据学生身高定期自动匹配最佳高度,对学生不正确的坐姿、握笔姿势及时进行语音提醒。当学生使用智能书桌到了一定时间,它还可以提醒学生及时休息。智能书桌还可以陪学生聊天,这样他们就又多了一个“玩伴”啦。
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具有良好的二氧化碳吸附能力和光化学特性,MOFs被广泛用于二氧化碳的催化还原。综述了近年来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还原为更具应用价值的化学品,总结了其光催化的机理,旨在为日后设计出更具应用前景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提供借鉴。
我国城市化与现代化建设已经步入关键时期,串联城市空间的地下轨道交通也在逐渐的完善。地铁站作为城市轨道交通中的重要的建设内容,其空间环境的设计已经是城市空间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安市作为世界文明的古城,其积淀千年的历史文脉给了西安市地铁站空间环境设计丰富的灵感来源。自西安市开始建设并开通第一条地铁开始,对于其空间环境的设计就在不断的改善与进步。如今,西安市目前也是全国唯一一个对地铁站标识logo实行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按照集聚提升、融入城镇、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的思路,分类推进乡村振兴,不搞一刀切的思路做法,标志着我国改变了过去从城镇视角认识乡村的方式,而更多得从乡村自身特质出发,因地制宜地引导乡村发展。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内村庄分类的常用方法和分类结果,认为传统的评价分类方法是"单一维度"的评价,其分类结果过于简单,难以适应于当下乡村振兴内涵要求。在此基础上本文以莱阳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命脉,金融市场在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国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张,资源配置功能不断优化,但不可忽略的是,股票市场频繁波动,房地产价格持续飙升,宏观杠杆率始终处于较高水平,这无疑会增加金融风险,进而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不良影响。此外,中国疆域辽阔,不同区域间存在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经济格局分化加大等非均衡问题,应对金融冲击的能力也存在差异,使得宏观经济调控
建筑气密性是实现超低能耗建筑能效目标的核心要素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对北京市某住宅项目的建筑气密性设计原则、要点、气密层典型构造节点设计进行分析与总结,为今后北京市超低能耗住宅项目的气密性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
随着国家经济深化改革和产业升级,高新技术企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日益凸显,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明确指出应鼓励科技创新,将其作为国家全域战略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而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引领者,要想成为改善创新技术的动力源泉,实现我国经济突破性增长,则需积极探索提升其财务绩效的有效途径。研究中发现股权集中度与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效果是影响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