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镜技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梗阻并顽固性肾绞痛的临床探讨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rushui_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技术对输尿管结石梗阻并顽固性肾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580例输尿管结石梗阻并顽固性肾绞痛患者,对所有患者的治疗情况做回顾性分析。对照组(采用急诊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的280例);观察组(采用急诊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以及取石钳取石术治疗的患者300例)。探析比较急诊输尿管镜技术在输尿管结石梗阻并顽固性肾绞痛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两组碎石成功率比较,观察组96.7%优于对照组的86.8%,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输尿管技术在输尿管结石梗阻并顽固性肾绞痛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具有创伤较小、碎石成功率高、安全性较高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输尿管镜技术 输尿管结石梗阻并顽固性肾绞痛 疗效
  输尿管结石并顽固性肾绞痛是因为输尿管腔急性梗阻引发剧烈绞痛,常规镇痛方式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而急诊输尿管镜技术在输尿管结石的治疗中应用取得一定效果[1]。本研究在急诊硬膜外麻醉下,实施输尿管镜技术气压弹道碎石术、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以及取石钳取石术,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2012年2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580例输尿管结石梗阻并顽固性肾绞痛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与观察组(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以及取石钳取石术)。观察组男215例,女85例,年龄18~75岁,平均(39.4±2.3)岁。对照组男131例,女149例,年龄10~76岁,平均(38.4±3.1)岁。两组性别与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实施急诊输尿管镜术。术前30min利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中采用OLYMPAS F8/9.8硬性输尿管镜,选择瑞士EMS型气压腔内弹道碎石机。患者选择截石位,直视下把输尿管镜通过尿道插入膀胱,确定患侧输尿管口,将袋装3L生理盐水悬挂后,输液管与输尿管镜进水口连接,流量保持在每秒6~10ml,F4输尿管导管置入输尿管,保留患侧尿液送至检验室进行尿液分析,导管引导下进镜,如果输尿管口狭窄患者应首先扩张再进镜。顺利进镜后,将灌注压力快速调低进行低压冲洗,选择头高臀低位防止结石上移,发现结石以后应马上停止进镜,将导管拔出,也可保留导管。对于结石较大且嵌顿患者,可选择气压弹道碎石,大的残石,可用取石钳取出。常规放置F5双J管与导尿管,对侧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相同方式进行处理。对于输尿管狭窄或畸形迂曲或上段结石,可采用输尿管镜支架管置入术并留置双J管引流,暂时解除梗阻,待肾功能改善后再做进一步处理。另外一般术后积极实施抗感染与补液治疗,勤饮水,同时服用排石中药。术后第一天将导尿管拔除,三天后复查腹平片是否存在残余结石与导管位置,术后14~30d将双J管拔除;一旦存在较大的残余结石或结石上移到肾内,需要在术后7d带管接受1~2次体外冲击波碎石术,30d后将双J管拔除。
  急诊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在术前半小时对患者镇痛处理,镇痛采用肌肉注射25mg异丙嗪和50mg哌替啶。X线确定结石位置,若为上段输尿管结石,则患者取仰卧位。若为中下段结石,患者可取俯卧位。采用低能量电磁冲击波碎石机(厂家:?深圳市新元素医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型号:XYS.SUI-6X)对患者实施冲击波冲击碎石,冲击频率设定在每分钟?90次,冲击波能级设定为6级,对患者实施1500-3000次冲击碎石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与碎石成功率情况。
  1.4 碎石成功率的判定标准
  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或消失,经过B超检查没有较大碎石残留为碎石成功;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症状基本缓解,经过B检查发现存在较大碎石残留。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对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为单位,对比采用X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由下表1可知: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的对比(P>0.05)。两组碎石成功率比较,观察组96.67%高于对照组86.79%,差异显著(P<0.05)。
  表1 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的对比(x±s)
  3 讨论
  肾绞痛属于一种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在顽固性肾绞痛的病因中,输尿管结石所致的梗阻十分常见[2]。输尿管结石尤其是中段、下段结石并顽固性肾绞痛患者,在保守治疗效果不显著的前提下,接受输尿管镜手术处理更适合[3]。急诊输尿管镜取碎石术在对输尿管结石伴随肾绞痛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对适应证密切掌握,依照对应症情况进行手术治疗,从而保证手术成功率和临床治疗效果。输尿管的中下段结石伴随肾绞痛发病人数较多,急诊输尿管镜下碎石或取石术,可当作首选的治疗方法之一,具有成功率较高的特点,但是上段成功率相对较低。本研究中不能碎石取石而接受留置双J管内引流的患者都属于上段结石。急诊输尿管镜技术可以将结石导致的梗阻有效解除,改善肾绞痛症状,恢复肾功能,虽然结石不能一次彻底取出,但可以缓解病情,有利于二次手术治疗,当然术前详细的告知非常重要,有助于降低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综上所述,输尿管技术对输尿管结石急性梗阻并顽固性肾绞痛的治疗效果显著,创伤较小,安全性较高,碎石成功率高,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参考文献
  [1]周睿.输尿管镜碎石临床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2014,20(18):3378-3380.
  [2]王亚双.关于急诊治疗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的临床护理对策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6):230-231.
  [3]唐乐群.微创外科技术急诊处理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5,36(15):3248-3249.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讨不同双氯芬酸钠透皮控释制剂对药物的影响。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实验,考察双氯芬酸钠制备过程中乙醇含量、磷脂浓度、柔性辅料的用量及超声处理时间等对包封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设计实验,考察丙烯酸树脂为主要成分、琥珀酸为交联剂、柠檬酸三乙酯为增塑剂制对体外透皮率和体外释药性的影响;采用健康大鼠进行药动学实验,研究双氯芬酸钠醇质体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和生物利用度。结果:乙醇含量(A)、磷脂
【摘 要】 本文报道一例经支气管镜活检病理证实肺鳞癌的患者,5年带瘤生存无进展的病例。患者主要治疗方式是化疗、放疗,及持续使用药物增强免疫力治疗。分析患者病情长期稳定的原因,考虑放化疗引起免疫源性细胞死亡及使用增强免疫力药物,使自身免疫力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 肺癌 带瘤生存 免疫源性细胞死亡  带瘤生存是指病人经过全身有效的抗肿瘤治疗后,肿瘤症状消失,病情长期稳定并趋于好转的一种生存状态,是
【摘 要】 目的:观察阴式子宫切除术在妇产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某院于收治的96例妇产科疾病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和患者意愿,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妇产科疾病患者采取传统的开腹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妇产科疾病患者采取阴式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显效例数为41例,占比85.41%,总有效例数为47例,占比97.91%。对照组显效例数为33例,占比68.5
【摘 要】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急救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40例,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急救治疗,并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及时的急救后,40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100%,并发症发生率为15%,住院时间为(16.1±4.3)天。结论:经过及时的救治后,可以有效提高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时也能有效减少患
【摘 要】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1月—2015年12月,纳入对象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67例,随机分组。32例接受常规心电图,设对照组;35例接受动态心电图,设研究组。组间比较,并分析动态心电图的特点。结果:两组在检测室上性早搏早发、室性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早发、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及短阵室上速等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且不具统计学意义。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