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化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q198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的成功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智力因素包括智力、知识和能力属于心理结构系统。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情感、兴趣、意志、信心等,属于心理动力系统。一些伟大的科学家,小时候智商并不高,但经过后天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最终取得了成功。由此可见,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是不容忽视的。
  一、动机的培养
  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因而在化学教学中要穿插一些中国化学史和当代的化学成就,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激情,让他们感觉到学习不是为自己,而是为民族和国家而学。例如讲石油时介绍我国石油资源丰富,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帝国主义顷销“洋油”,说中国是“贫油国”。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先后开发和建设了大庆、华北、中原等石油基地,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而且每年还出口大量的石油。在讲到蛋白质时,可介绍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使对生命起源的研究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在教学中通过这些实例的讲述,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其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情感的培养
  情感是开发人智力的源泉。没有情感的发展思维就不会发展;没有持久的热情思维就不能深化;没有成功感和失败感就不能推动智力的发展。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那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呢?首先在备课时精心准备教案;讲课时注意表达的艺术性;实验时注意语言科学性与形象性相结合。其次要正确对待“好、中、差”三类学生。对“好”的要严,“中”的要引,“差”的要补。特别是对待“差生”不但要热情关怀,还要循循善诱,给予帮助。这样才能使生生之间及师生之间关系融洽,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轻松愉快。
  三、兴趣的培养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智力发展的催化剂。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的特点,在实验上下工夫,增强实验的趣味性,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励学生热爱化学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可讲一些化学家的故事和化学常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苯”的结构时,介绍凯库勒通过梦的启示发现苯的环状结构,改进课堂教学方法,讲究授课的艺术。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和生动有趣的语言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感到听课是一种享受。化学上常有一些概念和原理比较抽象,若采用照本宣科的方法,则学生很难理解,如“电子云”。在教学中也可将所教知识与生产生活结合起来,如讲物质的稳定性,介绍某村组农民不懂化学知识,见到NH4NO3结块,不好施肥,就用铁锤去砸,结果引起爆炸。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产生浓厚兴趣。
  四、意志的培养
  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知识勇于追求、善于探索的精神。对那些“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决不能扼杀他们的探索欲。教学中可讲有关科学家为完成一个实验或一个课题,往往需要几年、几十年的时间,有的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付出血的代价的事例。如讲甘油可制烈性炸药——硝酸甘油,诺贝尔为研究它,进行了几百次试验,几次炸飞了实验室。他冒着生命的危险,解决了硝酸甘油的储运和引爆问题。在讲镭元素时,居里夫人为寻求这种元素购进几吨铀矿渣,终日用一根大铁棒在一口沸腾的大锅中搅拌,经过四年艰辛提炼,终于获得1克纯铀,为促进原子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培养学生的意志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例如对胆小的学生,可以鼓励他大胆做实验,不要怕失败;对冒失的学生,要培养他耐心细致的品质,告诉他“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对于缺乏毅力的学生,激发和培养他的坚韧精神,遇到化学难题不轻易告诉他如何解答,让他自己思考,深入思考后仍无法解答时再加以提示。
  五、注意的培养
  注意是学生顺利进行学习的必要前提,也是教师顺利进行教学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例如讲电解池两极反应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抓住“阳”、“氧”有相同的谐音,这样学生便能在无意注意中记住两极发生的反应。其次,要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学习是一种紧张、艰苦和持久性的活动,学生不可能对任何知识都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
其他文献
摘 要: 物理课堂提问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恰当地运用提问,可以启迪学生心灵,增长学生的智力,诊断学生遇到的学习障碍,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因此,提问是否得法,引导是否得力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本文分析了物理课堂提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物理课堂提问 思考时间 阶梯问 问题有效性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还可以采取问题教学法,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好的课堂提问能燃起
摘 要: 科学探究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很普遍,作为一门实验学科,物理探究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活动的过程。作者就“活动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 活动教学 物理教学 教学策略  1.问题的提出  活动教学既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教学形式,更是带有新质的一种教育教学主张和思想。传统教育教学方式下,教师就认识而认识,知识与实践分离,学校教育严重脱离社会与生活,只重视学生的学习,而忽视学生
解答电路问题时,首先要明确电路的组成部分,而弄清用电器的连接关系是关键(才能找出用电器之间的电流、电压、电功率等的关系)。  电路问题可以分为直流电路问题和交变电路问题,也可以分为部分电路问题和闭合电路问题,即直流电路问题有部分电路问题和闭合电路问题;交流电流问题也有部分电路问题和闭合电路问题。部分电路问题的主要解题依据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闭合电路问题的主要解题依据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一、直流
摘 要: 在各种非智力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还能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从用实验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利用故事创设情境、利用教材图片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等方面,阐释如何利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物理教学 教学情境 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众多非智力因素中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