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击伤鱼事故时有发生,容易误判而延迟防治,给渔业生产带来安全隐患和造成经济损失。针对池塘养鱼中电击伤鱼如何诊断和预防作简述。
【关键词】电击鱼;诊断;预防
池塘养鱼伴随着养鱼技术的提高,密度加大,产量增加,鱼业机械广泛的使用,水中线缆和机械通电作业时间长,通电电压高(380V),加之安装不规范、设备不正规及老化 ,造成漏电伤鱼的事故每年都有发生。今年3~6月份,在一个村接连发生五起漏电伤鱼事故,最严重一起是在一口池塘连续漏电击伤鱼达20多天,死鱼800多斤而误判。当前电击伤鱼诊断及预防技术缺乏和不规范,加之电击伤死的鱼,常带有细菌,寄生虫等病害,容易误诊而防治延迟,给渔业生产带来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本文将从渔业生产、现场指导中对池塘养鱼漏电击伤鱼的诊断和预防作简要浅述。
1.电击伤鱼的原因及危害程度
1.1开增氧机漏电(包括电机)击伤鱼
增氧机的电机,因线圈绝缘层老化漏电,或者维修擦伤线圈,定子与转子摩擦,接线柱上各项接线头扭结不好而搭机壳漏电。接电机及护缠在连杆上的线路老化,或者捆缚不当,使增氧机开机震动与线缆擦伤漏电。此类漏电占电击伤鱼事故的百分之七十。
(1)鱼缺氧已浮头,开动增氧机,大量鱼群涌集在增氧机周围,以增氧机漏电中心点、直径7M范围的鱼都会不同程度被击伤。浮头严重,开机时间长,电击伤鱼相对较多。危害较大。危害鱼类不分品种,主要危害较大个体。
离漏电点越近,电击越严重。有的鱼被击死、沉于增氧机附近的水底;有的被击晕卷入增氧机的叶轮腔,或被高速旋转叶轮上叶片撞死,鱼的头、躯干上多处撞烂。
离漏电稍远、(电击范围)遭不同程度的击伤,被电击伤的鱼,时而潜入水底、时而浮游水面及塘边,有的还吃食,3~5天逐渐死去。离漏电点7米外,鱼群产生应激反应,狂跳飞奔,有时塘鱼狂奔乱窜。但鱼因缺氧又向增氧机处集游,拥挤进漏电点7米范围鱼又被击伤击死。
(2)在晴天中午或鱼不缺氧开动增氧机,电力启动时漏电点3~7米直徑范围内鱼不多,在此范围内鱼被击伤、击死。死、伤鱼的个体大小、种类不一,数量较少。离漏电点7米外的鱼会产生电击反应而狂奔连续跳跃,有时会全池鱼群集体跳跃狂奔达十几分钟。
1.2潜水泵、水下清淤机、水下线缆漏电
主要是线缆老化、鱼咬(淡水白鲳咬坏电缆,发现过四起)、破损,或线缆线径小于动力的匹配,长时间超负荷运转,电流过大、电缆发热绝缘破坏而漏电。漏电点6.5米内鱼会被不同程度击伤。鱼群附近平常集鱼为数不多,鱼对电击有应激反应,一般对鱼类直接危害不大,容易使电力短路损害设备。对人员安全影响较大。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此类伤鱼事件占百分之三十。
2.被电击伤鱼的基本特征
电击伤鱼的主要特征是脊椎骨断裂。被电击死击晕,死鱼的头躯干撞伤撞坏,有的撞成窟窿,有的头身分离。多数分散落在增氧机周围水底,有的卡在叶轮腔间隙处。被电击伤的鱼仰游塘面,肚腹朝天,时而转圈游动,时而上串下潜,有的觅食。外观腰部弯曲,鱼体畸形,容易误判为残疾鱼,延迟对漏电的排查和消除。解剖死伤的鱼,腹腔积血或出血 脊椎骨断裂,多数在臀鳍第一根鳍条上对脊椎断裂,有的多处断裂,有的脊柱与肋骨断裂,有的断裂成空洞。断裂处大量出血,血块淤积脊柱和腹腔。
3.主要预防措施
(1)水中作业机械和电缆,要购买正规厂家生产正品。
(2)渔业机械及电路,要找有资质的电工进行安装。
(3)渔业机具、线缆都要用摇表(欧姆表)检测,测定值在小于20兆欧为安全范围的方可使用。
(4)机具、线缆移动后,应仔细检测、通电启动、测试安全方可使用。
(5)所有机具的电路都应安装漏电保护器。根据动力大小,选在10~20安(倍)进行安装
(6)对使用时间比较长(一般八年以上)老化的电机要提前维修或更换。
(7)对老化、绝缘程度差(测定值大于20兆欧)的线缆要更换。
(8)每年冬天结合清塘,对渔业机械、线缆进行集中清理、维护、测试、修理、更换,使其始终保持良好状态,以备使用。
(9)早诊断、早排除。发现有鱼脊椎骨断裂就要对渔业机械线缆进行全面检查,直到排除隐患
(10)人在水中作业时,水中机械、线缆最好不能通电,必须带电作业时,通电机械线缆必须离人十米外,确保人身完全。 [科]
【关键词】电击鱼;诊断;预防
池塘养鱼伴随着养鱼技术的提高,密度加大,产量增加,鱼业机械广泛的使用,水中线缆和机械通电作业时间长,通电电压高(380V),加之安装不规范、设备不正规及老化 ,造成漏电伤鱼的事故每年都有发生。今年3~6月份,在一个村接连发生五起漏电伤鱼事故,最严重一起是在一口池塘连续漏电击伤鱼达20多天,死鱼800多斤而误判。当前电击伤鱼诊断及预防技术缺乏和不规范,加之电击伤死的鱼,常带有细菌,寄生虫等病害,容易误诊而防治延迟,给渔业生产带来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本文将从渔业生产、现场指导中对池塘养鱼漏电击伤鱼的诊断和预防作简要浅述。
1.电击伤鱼的原因及危害程度
1.1开增氧机漏电(包括电机)击伤鱼
增氧机的电机,因线圈绝缘层老化漏电,或者维修擦伤线圈,定子与转子摩擦,接线柱上各项接线头扭结不好而搭机壳漏电。接电机及护缠在连杆上的线路老化,或者捆缚不当,使增氧机开机震动与线缆擦伤漏电。此类漏电占电击伤鱼事故的百分之七十。
(1)鱼缺氧已浮头,开动增氧机,大量鱼群涌集在增氧机周围,以增氧机漏电中心点、直径7M范围的鱼都会不同程度被击伤。浮头严重,开机时间长,电击伤鱼相对较多。危害较大。危害鱼类不分品种,主要危害较大个体。
离漏电点越近,电击越严重。有的鱼被击死、沉于增氧机附近的水底;有的被击晕卷入增氧机的叶轮腔,或被高速旋转叶轮上叶片撞死,鱼的头、躯干上多处撞烂。
离漏电稍远、(电击范围)遭不同程度的击伤,被电击伤的鱼,时而潜入水底、时而浮游水面及塘边,有的还吃食,3~5天逐渐死去。离漏电点7米外,鱼群产生应激反应,狂跳飞奔,有时塘鱼狂奔乱窜。但鱼因缺氧又向增氧机处集游,拥挤进漏电点7米范围鱼又被击伤击死。
(2)在晴天中午或鱼不缺氧开动增氧机,电力启动时漏电点3~7米直徑范围内鱼不多,在此范围内鱼被击伤、击死。死、伤鱼的个体大小、种类不一,数量较少。离漏电点7米外的鱼会产生电击反应而狂奔连续跳跃,有时会全池鱼群集体跳跃狂奔达十几分钟。
1.2潜水泵、水下清淤机、水下线缆漏电
主要是线缆老化、鱼咬(淡水白鲳咬坏电缆,发现过四起)、破损,或线缆线径小于动力的匹配,长时间超负荷运转,电流过大、电缆发热绝缘破坏而漏电。漏电点6.5米内鱼会被不同程度击伤。鱼群附近平常集鱼为数不多,鱼对电击有应激反应,一般对鱼类直接危害不大,容易使电力短路损害设备。对人员安全影响较大。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此类伤鱼事件占百分之三十。
2.被电击伤鱼的基本特征
电击伤鱼的主要特征是脊椎骨断裂。被电击死击晕,死鱼的头躯干撞伤撞坏,有的撞成窟窿,有的头身分离。多数分散落在增氧机周围水底,有的卡在叶轮腔间隙处。被电击伤的鱼仰游塘面,肚腹朝天,时而转圈游动,时而上串下潜,有的觅食。外观腰部弯曲,鱼体畸形,容易误判为残疾鱼,延迟对漏电的排查和消除。解剖死伤的鱼,腹腔积血或出血 脊椎骨断裂,多数在臀鳍第一根鳍条上对脊椎断裂,有的多处断裂,有的脊柱与肋骨断裂,有的断裂成空洞。断裂处大量出血,血块淤积脊柱和腹腔。
3.主要预防措施
(1)水中作业机械和电缆,要购买正规厂家生产正品。
(2)渔业机械及电路,要找有资质的电工进行安装。
(3)渔业机具、线缆都要用摇表(欧姆表)检测,测定值在小于20兆欧为安全范围的方可使用。
(4)机具、线缆移动后,应仔细检测、通电启动、测试安全方可使用。
(5)所有机具的电路都应安装漏电保护器。根据动力大小,选在10~20安(倍)进行安装
(6)对使用时间比较长(一般八年以上)老化的电机要提前维修或更换。
(7)对老化、绝缘程度差(测定值大于20兆欧)的线缆要更换。
(8)每年冬天结合清塘,对渔业机械、线缆进行集中清理、维护、测试、修理、更换,使其始终保持良好状态,以备使用。
(9)早诊断、早排除。发现有鱼脊椎骨断裂就要对渔业机械线缆进行全面检查,直到排除隐患
(10)人在水中作业时,水中机械、线缆最好不能通电,必须带电作业时,通电机械线缆必须离人十米外,确保人身完全。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