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探究性学习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56240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思想品德课程是初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是以师为主,以生为辅,而探究性学习是以生为主,以师为导的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师采取启发性的手段,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学生养成勤动脑的习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及创造性。
  以前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上,往往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授课模式,不管学生心里怎么想,不管学生认同不认同,更不管学生理解不理解,一贯式地按照课本进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般讲解的内容是思想道德的概念、思想道德的基本内容及思想道德的基本规范等,往往忽视了学生自身的理解能力,这种教学模式根本就不符合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思想品德课程不光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高尚的思想道德行为,更重要的是,让这些思想品德成为学生内在的行为准则,真正地表现在日常行为当中。除此之外,探究性学习能够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人生及关注社会,有利于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因此,思想品德课程应该注重学生的探究能力及创造性素质的培养,这是思想品德教课模式的必然趋势。
  一、做好课前准备环节,搜集信息资料
  教师在讲课之前应该进行充分的备课,应该对每位学生的基本性格进行充足的调查、了解,一方面,有的学生十分活跃,性格外向;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课前认真观察每位学生,整体了解学生的特征,然后明确自己授课的模式。使每位学生都能很好地适应自己的讲课风格,这是思想品德授课过程中核心的问题所在。若不能有效地让每位学生发挥自己的关键性作用,那么就会对课堂效率带来不利的影响。另外,教师还应该对课本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将教材知识系统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及吸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学习效率。教师在进行讲课之前,应该搜集各方面相关信息,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对学生课堂所提出的问题应对自如。
  二、营造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探究性学习的最主要环节是营造问题的情境,这样会更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热情,这是充分体现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标志。营造问题情境主要可以通过课堂提出问题的方式,充分把握学生对本堂课内容掌握的情况。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取课堂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的措施,激发他们动脑思考的热情,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所以,探究性学习可以有效地把老师及学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营造课堂氛围,课下做好全面的总结
  课堂气氛是对课堂讲课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当中,由于书本中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枯燥乏味,导致大部分的学生在课堂上都容易走神,不认真听讲,结果一堂课下来,只是老师在讲,学生的听课效率都不高,所以,教师应该懂得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可以在课堂讲课过程中,引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材料,比如选择接近学生实际生活的题材,最近比较热门的新闻及话题,和学生一起分享,一起分析,一起讨论。依据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充分体现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作用。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灵活多变地利用现有的资源更好地把学生引到思想品德的教育过程中,使学生不光是知道,还能做到。
  综上所述,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授课模式,是确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探究性学习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作用,再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新型的教学理念,从而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对知识学习的兴趣能够有极大的提高,使学生的学习达到最佳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泗洪明德学校)
其他文献
根据《WEB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任务为线索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对任务驱动
寄宿制学校如何建立健全符合学校发展、学生成长需求,具有寄宿学校特色的教育体系和教学体系,让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一样充分享受现代优质教育,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现就此话题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建立和谐交融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  师生关系是学校诸多关系中最为重要的关系,师生关系的主导方面是教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思想感情、合理的要求和健康的个性,从而避免师生之间的隔膜、抵触乃至冲突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的教师过于注重对物理概念的讲解,没有意识到学生只有亲身参与物理概念的获取过程,才有可能理解得更加透彻。教师如果不注意对这些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会导致学生学习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无法联系起来。此外,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注意鼓励学生展开思维探究,就会限制学生的视野,同时使物理课堂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一、初中物理实施合作探究教学的必要性  通过以上对我国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