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案例教学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建构主义教学观出发,构建以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为核心,包含以《管理信息系统》案例教学为中心进行教学内容创新、复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等的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务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满足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建构主义 《管理信息系统》 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
  传统《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以“教”为主,遵守客观主义教学观。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式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口头语言表述和讲解等形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完全的课堂讲授式教学方法存在“灌输式多,参与式少,结论性多,问题式少,封闭式多,开放式少”的问题,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究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侧重学习者主动创建知识体系结构,笔者认为建构主义指导课程教学方法,符合当前高校课程教学的迫切要求,能达到改革的目的。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学是教师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是知识建构的主体,教师起到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推进者的作用。建构主义教学观视教与学为相互促进的循环过程,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努力为学生知识建构创设情境和合作学习氛围,继而引导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与体验。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创设情境”、“倡导协作”、“平等会话”和“意艾建构”四个部分。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二、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策略。
  建构主义的关键是使学习者自主创建知识体系结构,激发学生的自觉学习兴趣。通过教学设计,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给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策略。
  1.建设团队式学习环境
  团队式学习模式是指以一个小型组织化的学习环境为条件,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入手,以教师的有效教学和管理方式为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的一种学习模式。小型组织化的学习环境能够为学生讨论《管理信息系统》领域相关问题提供学习空间,从而为学生进行知识建构提供有效支持。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有机会接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新观点,转换思维方向,从而增强理解问题的能力。团队学习活动围绕教师选定具体的《管理信息系统》实践项目而展开,队员之间通过合理的分工和有效的合作共同為项目实施制定解决方案,如队员共同为某物联网公司制定《管理信息系统》实施方案。教师的有效管理是决定团队式学习模式效果的关键因素,教师不仅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机性质、智力水平及人格因素的差异进行队员分配,更需要研究如何解决队员间认知观念的不平衡,并通过团队式学习逐步培养学生能依靠自己及队员问的合作,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平衡。
  2.基于多种教学方法的学习策略
  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强化学生知识建构的效果,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设计情境,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1)组建案例无领导小组讨论法
  案例无领导小组讨论是指教师结合《管理信息系统》领域相关理论及实际问题,选定某个《管理信息系统》为主题,如数据库的搭建等,随机将学生分配到备个被考评组,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就给定的主题进行讨论,讨论中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并不指定组长和主持人。各个考评组的学生通过讨论得到一个全体成员一致认可的解决教师指定问题的决策方案,教师通过学生在讨论中的语言及行为的观察检测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辩论能力、说服能力、情绪稳定性、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非言语沟通能力等各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无领导小组讨论法能提高学生对讨论主题的理解能力、发言提纲的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说服能力、应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同时可通过讨论激发学生对《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学习兴趣。
  (2)实地考察凋研法
  实地考察调研法是让学生亲自到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公司的工作现场感受工作环境、了解工作情况、接触工作人员,学习他们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同时善于发现问题、收集调研数据、撰写调研报告,力争使调研报告能对调研单位提供决策支持,从而使学生能
  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如组织学生对某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公司进行调研,要求学生根据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给出具体的解决对策,形成调研报告,并将报告反馈给相关公司。
  三、结语。
  在建构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群中进行组织和指导,注重教学的情境创设、学生自主探索方面的研究。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设计中应结合教学的软硬件环境,综合应用行为引导法、案例分析法和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同时,建立学习小组,争取在实践教学中设计更多的合作实践项目,突出实践的角色分配。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让每一个环节都能充分体现出主动学习的要求,坚持把能力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
  参考文献:
  [1]王超,试论知识的依附性——对客观主义知识教学观的反思[J].教育探索,2009(8):5-6.
  [2]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王娟.高职《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方法改革[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27.
  [4]仲臻.基于建构主义的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设计探析[J].科技教育创新,2010(21):222-223.
  [5]王淑敏.试论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评价策略的建构[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8(3):105-110.
其他文献
设计好、利用好学案中的“有效问题”,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利于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并终将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摘 要: 在化学教学中,应积极采用各种有效的适应学生心理特征的兴趣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化学、学好化学。初三化学课是初中教学的一门关键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及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具有非常现实的价值与意义。由于化学教学相对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方法,有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农村初中 化学兴趣培养 教学方法  在教学
教学质量是物理教学永恒的主题,然而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价,人们往往习惯性地用分数的高低来评判其质量的优劣,这显然是片面的,应改用效度(η)这个指标去衡量。这可用公式η=p/q表示,其中q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所消耗的教学投入,p为所获得的教学效益。显然,低消耗、高效益才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策略所在。  低消耗通常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主要依据,中课堂教学不超过30分钟,课堂练习不少于l5分钟这一常规就是低
摘 要: 课堂是教与学的主阵地,无论进行何种类型的教育,无论教育发展到何种程度,教师要实现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始终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生物高效课堂必须建立在有效的课堂教学基础上。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 专题复习 高级教学策略  新时期的高效课堂应包含以下四点内容:引导、合作、有效、高效。这四点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课堂高效必须建立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之上。  一、高效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