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硅油填充治疗下方视网膜脱离的效果及护理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sq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重硅油作为眼内填充物治疗下方视网膜脱离的护理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4年9月行玻璃体切除联合重硅油填充治疗46例(46眼)下方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手术前后视力进行比较,并总结围术期护理措施。

结果

随访1~6个月,手术后2周患者视网膜复位率为100.00%,6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视网膜复位率为86.96%(40/46);术后39例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555,P<0.01)。全部患者均并发白内障,16眼术后出现高眼压,7眼出现重硅油乳化。

结论

重硅油作为眼内填充物治疗下方视网膜脱离疗效良好。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和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体位护理、眼部护理、密切观察术眼情况、做好出院指导等,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使患者获得最佳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在机械通气中利用直角旋转接头半开放式吸痰对患者生命体征和呼吸机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41例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由1名护士按需吸痰,另1名护士记录吸痰前后监护仪和呼吸机参数变化。根据吸痰时长(T)将数据分为A(T≤15 s,n=59)、B(15 s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实习组长的有效管理方法。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对2013年7月340名实习生采取竞聘法评选出32名实习组长设为观察组,对2012年7月333名实习生采取指定法任命27名实习组长设为对照组。比较老师对两组实习组长、学生对实习组长的满意度和临床实习质量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老师对实习组长的榜样作用、履职情况、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凝聚力和总体满意度分别为92.7%,93.8%,86.5%,90
期刊
目的探讨微移植治疗低中危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2013年4月—2014年1月对25例低中危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采用传统化疗联合输注HLA不相合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进行微移植治疗,治疗期间做好心理干预,严格落实层流洁净病房的工作制度、及健全的操作流程,定期检查消毒隔离及细菌学监测,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及严密观察造血干细胞的回输急性期间并发症。结果25例患者顺利完成微移植治疗,中性粒细胞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10月愿意接受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且伴有抑郁的OSAHS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CPAP治疗,研究组在CPAP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6个月后多导睡眠图(PSG)各项参数、Zung自评抑郁量表(SDS)评分和
目的探讨专病护士的培养、认证、使用和考核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通过查阅文献、组织座谈会,利用头脑风暴法和德尔菲法,确定专病护士培养和管理方案,选择介入、急诊、ICU等病种较多的科室护士40名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其他非试点科室40名同等资历的普通护士为对照组。比较实施前后两组护士的核心能力和职业价值观得分。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护士核心能力和职业价值观得分分别为(186.03±15.85)和(85.18±12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ICU患者胃内容物反流的发生情况,分析发生胃内容物反流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及时给予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ICU病房47例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病情观察,收集年龄、性别、体位、意识状态、胃潴留量、鼻饲管口径、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等数据,采集咽喉部分泌物进行胃蛋白酶检测及pH测定。结果47例机械通气患者共观察235例次,胃内容物反流的发生率为48.1%。单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网格化专病护士培养模式在肝胆外科专病护士培养中的作用。方法构建网格化专病护士培养模式,对15名专病护士素质、技能及临床知识进行培养,比较专病护士培养前后核心能力的变化。结果通过运行该专病护士培养模式4年,对专病护士培养前后的核心能力进行比较,2010年专病护士核心能力评分为(173.13±8.67)分,2014年专病护士核心能力评分为(194.13±7.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