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晓明:不要宏大叙事,要娓娓道来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段晓明 生于1975年,湖南省博物馆馆长。深耕文博事业近20年,曾牵头完成全省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并参与多家不同类型、级别的博物馆建设工作,对博物馆的运营、服务和建设有深入研究。

  多年前,湖南省博物馆就是业内数一数二的大馆。它的“家底”丰厚:花样百出的青铜器;色彩丰富的长沙窑瓷器;震撼世人的马王堆汉墓……2017年11月,湖南省博物馆重新开放,像是打开了历史的另一扇大门。动画的马王堆帛画、《五星占》中的星空虚拟演示,等等,每件文物似乎都在以全新的方式讲述故事。2018年12月26日,《环球人物》记者采访了湖南省博物馆馆长段晓明,听他讲述湘博自己的故事。
  《环球人物》:2017年11月湖南省博物馆新馆正式开放,这一年多来有什么样的成绩?
  段晓明:第一,我们完成了飞跃。从新馆开馆到现在,我们接待的观众数量达到了380万人次,是接待观众人数最多的一年。原来老馆最多159万人次,可以说翻了一番。
  第二,我们实现了初心。湖南省博物馆一直想做反映湖南地域文明的展览,在新馆里终于做了出来。
  第三,我们扩大了影响。我们与中央电视台合作,做了《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爆款节目。
  《环球人物》:新馆最初设计的接待规模是每年250万到300万人次。按照现在实际380万人次的规模,是否感到压力很大?
  段晓明:是啊,开馆第一年国庆就超过了设计的最高接待人次。我记得单日最高接待纪录是2018年黃金周期间——10月5号。当天接待了3.5万人次。这么多人,如何实现好的观展体验,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另外对我们的开放安全,特别是展厅里文物的安全,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所以我们也很矛盾,一方面想通过限制每天的观众人数来保证良好的参观环境。另一方面,又不忍心把大家尤其是远道而来的参观者拒之门外。现在也在采取一些措施缓解压力,比如适时推出分时段性的预约制,让观众尽可能的错峰参观。
  《环球人物》:新馆开馆后,最先与观众见面的是“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和“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这两个陈列为何如此重要?
  段晓明:“三湘历史文化陈列”是从上世纪50年代建馆大家就想做的,但因为空间、场地等问题一直没有做出来。而“马王堆”可以说是湖南的一张文化名片了。这次设计新馆之初,我们就把这两个基本陈列纳入规划。
  两个陈列展览大大小小运用了6000多件(套)文物,调用了全省各博物馆和考古研究单位的资源。特别是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对湖南人早期文明这部分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帮助。
  展览花了我们很多心思。一般反映区域文明的展览都是通史展,我们一直想创造一种新形式。最后在呈现形式上,以小见大,通过故事从文化学的角度来做展览,不是宏大叙事,而是娓娓道来,诉说湖南这一块热土上发生的事情。第二个想法就是我们坚持不用场景,全部用文物说话。哪怕是明清时期的建筑,也不惜从淹没区完整搬迁过来,花了很大的代价。
  《环球人物》:“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除了文物本身,还融汇了高科技,让人耳目一新。能不能讲一下这个展览的设计理念?
  段晓明:其实马王堆汉墓陈列对湖南省博物馆来说,也是个挑战。因为它从70年代末期与观众见面以来,到现在差不多40年了,已经深入人心、蜚声中外。我记得80年代,很多外国人只要来到长沙,肯定来看马王堆,好多国家领导人也都参观过。
  我们第一个想法是把马王堆的出土器物,在保护的基础上尽可能完整地展示出来。第二,采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我们复原了1:1的墓坑,用到了3D-Mapping(三维立体映射)、球幕电影等新技术,运用马王堆棺椁的纹饰等元素,增强了观众视觉震撼力。第三,我们为马王堆做了一个完整的灯光设计。用艺术的方式修饰文物的美丽,让文物真正活起来。
  《环球人物》:从十多年前,您就开始牵头全省博物馆的免费工作,免费给博物馆界带来了什么?
  段晓明:我觉得免费开放了,大家都是政策的受益者。对我们自身来说,从159万人次到现在的380万人次,展览惠及更多的人民群众。从全省的情况看,2008年开始倡议免费开放,10年过去了,现在每个市、州都建成了一个综合性公立博物馆。这个政策对博物馆界来说无疑是一种提升。
  《环球人物》:近些年来,您一直在系统地学习国外博物馆的经验,对您来说,触动最大的是什么?
  段晓明:首先是策展人制度。让文物活起来,让展览活起来,好的策展人至关重要。我们国家登记在册的博物馆有5100多种,每年举办展览2万多个,受众人群是9亿人次。而且每年博物馆的数量、参观人数都在增加。有这么庞大的资源,策展人应该是一个固定的岗位。但我们行业内从学历教育到博物馆里的岗位设置,再到职业晋级渠道,都是缺失的。
  适当地增加容错机制。比如我曾问过宾夕法尼亚大学人类学博物馆里的一位保管主管,如果在研究过程中无意造成了一件文物的损坏,你们会怎么办?他说,如果确实是因为研究,并且确实是无意,首先应当报告,采取紧急的补救应急措施,也应给行为者充分的理解。
  再比如公共教育方面,他们可以在裸展的古画旁搞现场教学,让小孩子拿着颜料跟老师作画,这里面有一种充分的信任。
  我们也希望打造一个对人友好的博物馆,参观完之后,你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发自内心的友善,觉得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博物馆里面所有的东西都很美好。这应当是一所博物馆的关怀和责任。
  (感谢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对本栏目的大力支持)
其他文献
加拿大艺术家大卫是一名风景画家,“办公室” 就在野外各地。15年间,无论天气多么恶劣,都没能阻止他每天“上班打卡”。从加拿大到南美马尔维纳斯群岛,再到南極洲,大卫用画笔描绘着自然界和那些小生灵们。在他的笔下,出现最多的就是企鹅。混熟了,它们还把大卫当成御用画像师,站在画板前一动不动,为他当“模特”,一本正经的样子煞是好笑。
《静物》组图。莫兰迪画了一辈子瓶瓶罐罐,配色温柔朦胧。  国人认识意大利画家乔治·莫兰迪,大部分是从风靡时尚圈的“莫兰迪色”开始的。各大品牌纷纷推出烟灰粉、雾霾蓝、灰豆绿系列,家居装饰刮起一阵灰调极简风,两年前的热播清宫剧《延禧攻略》,镜头中的“莫兰迪色”也好几次冲上热搜。那些“高级灰”和“性冷淡色”,孤立起来看平淡无奇,一经巧妙地搭配摆弄,不但不闷不脏,反而变得熠熠生辉、高雅精致。  莫兰迪展现
村上龙  村上春树喜欢猫。1989年,他写了一篇有关猫的散文,提到自己数年间养了十几只猫,其中有一只苏格兰折耳猫,是用第一笔稿费买的;还有一只猫名叫“麒麟”,会发出歌声,是作家朋友村上龙送的。  村上龙比村上春树小3岁,出道却更早。1976年,24岁的村上龙发表处女作《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拿到当年的群像新人奖,第二年又获芥川奖——日本文坛最具权威的纯文学奖,就此以新人身份进入文坛。3年后,村上春
2019年是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诞辰120周年。前不久在上海举行的“英伦大师电影展”,已经率先开始了对他的纪念。  很少有电影大师能像希区柯克这样,既获得艺术上的认可,又得到票房上的成功。用学者戴锦华的话说:“希区柯克是个例外。”  他的正式导演身份开始于一次意外。1925年,希区柯克在参与过几部电影后,接连跟导演闹翻。老板找他谈心,问他为什么当副导演总这么失败,难不成想当正导演?结果,希区柯克真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副主任  “海联冷库与瞰海轩小区疫情没有关联性,是两起独立的发病!”2020年11月24日晚间,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张颖又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发布会。对于这样的发布会,她已经“轻车熟路”。今年2月份,张颖也是像这样在发布会上抽丝剥茧,如刑侦警察般介绍了宝坻百货大楼的新冠肺炎病毒传播链。2月份的那场发布会后来登上了微博热搜,而张颖也成了“网红”,她被网友们称作“病毒福尔
非常荣幸,从来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来听我的演讲。  20年前,我第一次踏上美国,第一站是西雅图。来到美国之前,我从课本、老师、学校和父母那里了解美国,我以为自己已经非常了解美国了。但是,当我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我才发现我完全错了,美国这个社会和我从课本学到的根本不一样。在西雅图,我平生第一次认识了互联网。  回到中国之后,我告诉朋友们,我打算开一家互联网公司。我邀请了24位好友,讨论了两个小时。最后
在中国古代,风筝被称作“纸鸢”。鸢是一种猛禽,嘴短,而翅和尾狭长,这大概是说风筝看起来很像一只在空中翱翔的鸟。后来,我在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第一次看到一片片轻盈婀娜、各种花色的鸢尾花。有人说鸢尾花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它的花瓣就像鸢的尾巴。但我觉得并不太像,并且,我怎么也无法将婉约娇嫩的鸢尾花同个性凶猛、极具攻击力的猛禽联系在一起。倒是鸢尾花的英文名字“艾瑞思”(Iris),即彩虹女神,更符合它的气
说起泡菜,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韩国泡菜,其实,中国人也有自己的泡菜,比如被誉为“中国最佳素菜”的独山盐酸。  95年前的正月,古都北平飄着鹅毛大雪,姚华请鲁迅和泰戈尔到家中做客。姚华是大书画家、诗人、文学家,也是梅兰芳、程砚秋等戏曲大家的老师。当初,他从家乡贵阳赴京时,带了一坛子泡菜。这时,他利索地打开坛盖:“来,尝尝我老家的独山盐酸。”坛子里飘出一股味道,闻起来层次分明:酸辣甜香。鲁迅夹了一小块,
《我的天才女友》是意大利作家埃莱娜·费兰特在2011年出版的小说,却在2018年火了起来。美国HBO电视网巨资打造了同名电视剧,2018年9月首播,反响不俗,被《时代周刊》评为“2018年度十佳剧集”,于是,小说连带着在全球范围也热卖了一把。  作为费兰特“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一部,《我的天才女友》讲述了两个小镇女孩的故事。她们生活在二战后的意大利南方小城,城里挤满只会讲方言的小市民。如果要形象地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百姓的穿着、发型越来越打破单调的款式。图为1987年,浙江绍兴齐贤镇的几个女青年趴在理发店窗外,兴致勃勃地围观烫发的情景。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今天我们就从“头”说起——发型不仅是人们的头发样式,更是时代潮流的晴雨表。从满街小平头到“全民烫头”,从规规矩矩的麻花辫到有样学样的“郭富城头”,再到五颜六色、长短不一的各式烫染,发型成为历史进程的一个标志。发型的“潮变”不仅折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