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蓝眼睛的硬汉故事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ll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的中篇作品。海明威是美国“迷惘的一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作品中对于个体、社会和世界表达出迷茫和彷徨,具有独特的创作风格,其“冰山理论”和极简文风在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海明威凭借《老人与海》相继获得1953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大兴安岭的春雪,比冬天的雪要姿容灿烂。雪花仿佛沾染了春意,朵大,疏朗。它们洋洋洒洒地飞舞在天地间,犹如畅饮了琼浆,轻盈,娇媚。
  我是喜欢看春雪的,这种雪下得时间不会长,也就两、三个小时。站在窗前,等于是看老天上演的一部宽银幕的黑白电影。山、树、房屋和行走的人,在雪花中闪闪烁烁,气象苍茫而温暖,令人回味。
  去年,我在故乡写作长篇《额尔古纳河右岸》。四月中旬的一个下午,正写得如醉如痴,电话响了。是妈妈打来的。她说,我就在你楼下,下雪了,我來给你送伞,今天早点回家吃饭吧。
  没有比写到亢奋处遭受打扰更让人不快的了。我懊恼地对妈妈说,雪有什么可怕的,我用不着伞,你回去吧,我再写一会儿。妈妈说,我看雪中还夹着雨,怕把你浇湿,你就下来吧!我终于忍耐不住了,冲妈妈无理地说,你也是,来之前怎么不打个电话,问问我需不需要伞?我不要伞,你回去吧!
  我挂断了电话。听筒里的声音消逝的一瞬,我马上意识到自己犯了最不可饶恕的错误!我跑到阳台,看见飞雪中的母亲撑着一把天蓝色的伞,微弓着背,缓缓地朝回走。她的腋下夹着一把绿伞,那是为我准备的啊。我想喊住她,但羞愧使我张不开口,只是默默地看着她渐行渐远。
  也许是太沉浸在小说中了,我竟然对春雪的降临毫无知觉。从地上的积雪看得出来,它来了有一两个小时了。确如妈妈所言,雪中夹杂着丝丝细雨,好像残冬流下的几行清泪。做母亲的,怕的就是这样的泪痕会淋湿她的女儿啊!而我却粗暴地践踏了这份慈爱!
  从阳台回到书房后,我将电脑关闭,站在南窗前。窗外是连绵的山峦,雪花使远山隐遁了踪迹,近处的山也都模模糊糊,如海市蜃楼。山下没有行人,更看不到鸟儿的踪影。这个现实的世界因为一场春雪的造访,而有了虚构的意味。看来老天也在挥洒笔墨,书写世态人情。我想它今天捕捉到的最辛酸的一笔,就是母亲夹着伞离去的情景。
  雪停了。黄昏了。我锁上门,下楼,回妈妈那里。做了错事的孩子最怕回家,我也一样。朝妈妈家走去的时候,我觉得心慌气短。妈妈分明哭过,她的眼睛红肿着。我向她道歉,说我错了,请她不要伤心了,她背过身去,又抹眼泪了。
  我知道自己深深伤害了她。我结婚时,最高兴的就是她了,她知道自己把女儿交给了一个最放心的人。我爱人去世后,她大病一场,一年中衰老了许多。她大约知道无人疼怜我了,向我张开了衰老的臂膀,把她那受了命运伤害的孩子又揽回怀中,小心呵护着。可我虽然四十多岁了,在她面前,却依然是个任性的孩子。
  《额尔古纳河右岸》初稿完成后,我来到了青岛,做长篇的修改。那正是春光融融的五月天。有一天午后,青岛海洋大学文学院的刘世文老师来看我,我们坐在一起聊天。她对我说,她这一生,最大的伤痛就是儿子的离世。刘老师的爱人从事科考工作,常年在南极,而刘老师工作在青岛。他们工作忙,所以孩子自幼就跟着爷爷奶奶,在沈阳生活。十几年前,她的孩子从沈阳一个游乐园的高空意外坠下身亡。
  事故发生后,沈阳的亲属给刘老师打电话,说她的孩子生病了,想妈妈,让她回去一趟。刘老师说,她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觉得儿子可能已经不在了,否则,家人不会这么急着让她回去。刘老师说她坐上开往沈阳的火车后,脑子里全都是儿子的影子,他的笑脸,他说话的声音,他喊“妈妈”时的样子。她黯然神伤的样子引起了别人的同情,有个南方籍旅客抓了几颗龙眼给她。刘老师说,那个年代,龙眼在北方是稀罕的水果,她没吃过,她想儿子一定也没吃过。她没舍得吃一颗龙眼,而是一路把它们攥在掌心,想着带给儿子……
  那个时刻,我的眼前蓦然闪现出春雪中妈妈为我送伞的情景。母爱就像伞,把阴晦留给自己,而把晴朗留给儿女。母爱也像那一颗颗龙眼,不管表皮多么干涩,内里总是深藏着甘甜的汁液。
其他文献
为救一时之急,热心护士长为他垫付医药费;为及早还上钱,他卖掉花生,赶在年前带着现金奔波抵郑。这是发生在河南郑州一位护士长和开封一位农民家庭之间的动人故事。  2017年12月,姚现力的孩子因病住院,本来过了元旦就可以结账的,但因孩子又感冒发烧,重新办了住院。有一天,护士长张金枝发现姚现力不在病房。一问才知道是回老家借钱去了。张金枝赶紧说,自己可以先借給他们1000元。出院临走前,姚现力说,等新农合
我的心充满迷茫,带着我的迷茫,我寻找着自己的路。  ——题记  我看见陶渊明从终南山的千年大雾中走来,肩扛锄犁,手提竹篮。我看见他在炊烟里煮着自己寡淡的饭食,篱下的菊开得正艳。他轻抚娇嫩的花瓣,风吹乱了他的发丝,他的吟唱远远传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我收获了一条淡泊名利的路。  我看见夜色浓重时,兵戈铁马、血腥味儿包裹萦绕着岳飞。昏暗的灯光下,年老体衰的岳母双手颤抖,轻抚儿子背上“精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走红的林妙可今年参加北京艺考,然而2月16日其在北京电影学院初试中、2月20日又在中央音乐学院艺考初试中相继落榜。遭受如此打击,本应获得鼓励和安慰,林妙可却受到了狂轰滥炸般的讽刺与奚落。  一些网友对自己的行为还挺理直气壮。在他们看来,自开幕式假唱被揭发后,林妙可便成了一个“罪人”。人们乐于看到这个“假唱”的孩子倒霉,因为满足了善恶终有报的预期:网上一检索,可以发现在成长
一粒种子,从泥土中醒来。它伸伸懒腰,霎时长成一片绿油油的麦子。一条蚯蚓,在泥土里穿行。它的身后,是层层翻腾的泥浪。一群蚂蚁,把温暖的巢穴安在泥土深处。泥土分享着蚂蚁家族庸常的幸福。一棵果树,用粗壮的根须,接过泥土的馈赠。秋天,它用满树的灯光,为泥土照亮回家的路。  泥土是无中生有的奇迹。它用万物生长的浩瀚史册,托举世界,稳住人类前行的脚步。  百年之后,我们都将归于泥土,变成泥土的一部分。我们一世
欣 赏  书案上,零零落落的两三花器,昔日朱门今夕遍生青苔般的静寂,像一截嶙峋的人间,每在沉卷之时,举目可见。于是,打算用一种极简的思路,要让它们旧瓦沐新雪。  择一枝筋骨的六月雪,伴两粒矢车菊,配一眼青瓷,叶是紫藤。在案头,就是一节短小明目的诗;花期将过,紫鸢尾不得不黔驴技穷,可终究往事太过盛大,即便只剩空旷,也有苍苍莽莽之气。于是,给它一穗雀麦来颔首,盛在粗泥之中。  捡来几枝秋日落木,置于书
凄凉也是一种美——悲至则凄,凄至则美!  凄凉在于爱情的失意,美丽在于缠绵的思念。苦恋林微因的金岳霖在弥留之际,望着她的照片泛起泪花;一位女士在泰坦尼克号出事时,被丈夫用性命推上救生艇,幸存后终生未嫁……这是凄凉的爱情,当事人除了思念一无所有,但正是这份刻骨的思念铸就了美丽!  美丽是哀怨凄婉的诗赋,是深入骨髓的留恋,是终生守节的傲骨。凄凉也是一种美:柔肠寸断而海枯石烂!  凄凉在于家国的沦陷,美
记忆的小巷,总有一些耐人寻味的味道,它们背后的一个个故事牵动着我的心……  关于我的酸  “我们来念下成绩。”语文教师念分了。我的手不由自主紧紧握在一起,盼望可以出现一点奇迹,可是——“你怎么考的,怎么才75分?”一抬头,便是语文老师的责骂。默默取回卷子,试卷上大大的75分刺痛了我的眼,心情万分失落。因为向朋友炫耀的机会没有了,向老师证明自己的机会没有了,向父母撒娇的机会没有了……  考试失败的感
这个人在这逼仄的居室里已经呆得够久了。  因为一场飞来横祸,他的双腿受了很严重的伤,不得不被禁锢在这方寸之地,每日面对的只有例行公事般询问他现状的医生,以及定时定量的枯燥乏味的复健。  伤筋动骨尚需一百天,何况他的情况可不止 “伤筋动骨”这么简单,他甚至不能凭着自己的意愿任意移动一丝一毫。  在这个人觉得自己快要被逼疯的时候,他的“救世主”来了。  那仍是极其平常的一天,他睁开眼便是白得刺眼的墙壁
现如今,中年以下的夫妻几乎都是一个孩子,关爱之心,已经达到了中国有史以来的最高值。  家的感情就像一个苹果,姐妹兄弟多了,就会分成好几瓣。若是千亩一苗,孩子在父母的乾坤里,便独步天下了。  在前所未有的爱意中浸泡的孩子,是否物有所值,感到莫大的幸福?我好奇地问过。孩子们撇嘴说,不,没觉着谁爱我们。  我大惊,循循善诱道:“你看,妈妈工作那么忙,还要给你洗衣做饭,爸爸在外面挣钱养家,多不容易!他们多
余波这几天因为参加了一档综艺节目,又火了一把。  余波是一名北京的哥,开出租车已经23年,他每天奔波在北京城的大街小巷,逢人就能侃起“老北京内九外七皇城四,九门八点一口钟。”四九城里的每一根毛细血管、故事传说、美食美景,都收藏在他的方向盘里。  聊到興起,他会唱上一段:“天还没亮披着第一道的晨光/用六十迈的速度走在那柏油路上/漆黑的夜载着星星载着月亮/让那城市中的霓虹变得更加明亮……”  这是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