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采集器用于子宫内膜癌及其癌前病变保守治疗随访时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方法2012年5月至2013年3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已确诊并行保守治疗的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19例,应用子宫内膜采集器采集子宫内膜标本43次,随后应用宫腔镜评价采集器标本采集的范围并宫腔镜下活检内膜组织。术前行阴道超声检查。分别组织学制片后,对比采集器取材和宫腔镜取材的病理检查结果。
结果19例患者取材前子宫内膜的平均厚度为 (0.81±0.65) cm。子宫内膜采集器的满意标本率为95% (41/43) 。采集器随访子宫内膜癌及不典型增生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5%、27.3%和1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与宫腔镜下内膜活检病理检查结果相比:符合者32例次,不符合者9例次;病理检查结果符合与不符合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 (0.93±0.70) 和 (0.40±0.14) c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31) 。
结论子宫内膜采集器可以采集到微量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用于子宫内膜癌或不典型增生保守治疗的随访时,应当结合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较薄者应慎用采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