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采集器在子宫内膜癌及不典型增生患者保守治疗随访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妇产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457245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采集器用于子宫内膜癌及其癌前病变保守治疗随访时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方法

2012年5月至2013年3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已确诊并行保守治疗的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19例,应用子宫内膜采集器采集子宫内膜标本43次,随后应用宫腔镜评价采集器标本采集的范围并宫腔镜下活检内膜组织。术前行阴道超声检查。分别组织学制片后,对比采集器取材和宫腔镜取材的病理检查结果。

结果

19例患者取材前子宫内膜的平均厚度为 (0.81±0.65) cm。子宫内膜采集器的满意标本率为95% (41/43) 。采集器随访子宫内膜癌及不典型增生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5%、27.3%和1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与宫腔镜下内膜活检病理检查结果相比:符合者32例次,不符合者9例次;病理检查结果符合与不符合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 (0.93±0.70) 和 (0.40±0.14) c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31) 。

结论

子宫内膜采集器可以采集到微量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用于子宫内膜癌或不典型增生保守治疗的随访时,应当结合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较薄者应慎用采集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腹腔血与静脉血hCG比值 (RPhCG/VhCG) 在诊断异位妊娠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以及上海市江湾医院就诊的可疑异位妊娠患者321例,其中明确异位妊娠共268例 (异位妊娠组),宫内妊娠合并腹腔积血 (h IUP) 53例 (hIUP组) 。所有患者均同时取腹腔积血 (后穹隆穿刺或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通过去势建立绝经大鼠模型,将雷洛昔芬 (RLX) 与不同剂量的结合雌激素 (CEE) 配伍,观察两药联合应用对绝经大鼠血栓前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4只9~ 10月龄的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手术去势后1周进行药物干预,给药10周后处死。对照组:给予安慰剂 (0.9%氯化钠溶液灌胃) ;RLX组:给予RLX 6 mg/ (kg·d) ; CEE组:给予CEE 0.07 mg/ (k
期刊
目的探讨基因芯片单核苷酸多态性阵列 (SNP-array) 技术在复发性流产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10月在浙江省湖州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曾有自然流产≥2次、本次妊娠又发生自然流产的患者26例 (RSA组),对流产物分别应用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和SNP-array技术进行分析;同时选取20例早孕期人工流产妇女作为对照组。结果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获得结果19例,检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