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的小学音乐课充满生活气息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13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最清楚的一点就是,音乐可以积聚孩子们的灵感,可以激活孩子们的想象,可以引领孩子们步入艺术之美的殿堂,去陶冶孩子们的情操,使孩子们充分感受到音乐所给予的那份享受与快乐。在多年的小学音乐课教学中,以激发小学生的音乐灵性为出发点,探究小学音乐课的教育教学模式,努力让小学音乐课充满生活气息,使小学音乐课充满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动态;生机与活力;生活气息
  以往的小学音乐课,极为普遍的一种教学模式便是以小学音乐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围绕在音乐教师的周围,领唱一首歌曲就大事完毕,完全将学生束缚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面,让学生处于一种极其被动的境地。学生全部是无条件地服从音乐教师的领导,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根本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和发展,极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对音乐热爱的那份情感。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为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音乐课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陶冶情操、提升素养、激发情感之上,让小学音乐课教学充满生活的气息。
  一、展开动态教学模式,为音乐课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
  动态的音乐课教学模式所指的是音乐教学的多元化,它所给予学生的是一种完全不拘于既定模式的教学方式,将呈现的重点放在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及热爱上,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热情。在所教的小学生中,尤其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参与积极性高等,往往表现为对音乐课的喜爱与接受。抓住学生的这些特性,在音乐课教学中,为学生创造一个动态的,展示孩子聪明智慧的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学生自我、自由活动的空间,给孩子们插上一双自由飞翔、丰富想象的翅膀,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教学时,我们捕捉学生天生好动、乐于游戏的天性,将学生的音乐学习与游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抽象的音乐知识变化成为生动有趣的课堂游戏环节,呈现一种动态的音乐课堂教学氛围。在活动之中,把学生的口、鼻、耳、眼各种感官和他们的说唱、表演、舞蹈结合起来,将学生从固定的座位之上解放出来,使学生的口、鼻、耳、眼及手脚充分动起来,在活动中走进音乐世界,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取到音乐知识,让学生的音乐技能、音乐情操、音乐思维都得到有效培养。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猜一猜我是谁”时,我就依据小学生年龄的特点,创编出各种优美的小动物舞蹈动作,加之表演,并发出各种小动物的相应叫声,让学生在边表演边欣赏的同时,进行“猜一猜我是谁”的活动环节。学生的注意力、参与性特别高,猜对的同学进行即兴的表演奖励,学一种小动物的走路方式,并发出这种小动物的叫声,对表现好的孩子接受给予表彰奖励。在学生进入情境之后,我及时对他们进行了相关的生活常识教育,让他们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了解动物与人类之间密切的关系,教育学生爱护小动物,使学生懂得爱护动物的同时就是在爱护我们人类自己。
  在这种辅之游戏般的动态课堂中,音乐不再是学生所拒绝的事物,并不是那种抽象而虚幻的知识了。而给学生呈现的是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灵性的画面。所有的一切均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密不可分。通过音乐课的动态模式呈现,既激发了学生音乐课学习的欲望,又使学生树立了自信。可以说,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健康发展,学生的个性得到了解放。
  二、丰富学生音乐情感,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小学音乐教学还要注重学生音乐情感的培养,让学生的音乐情感丰富起来,就可以培养学生那种积極乐观、勇于向上的生活态度。学生音乐情感所指的就是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感情体验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自身对音乐情感内涵进行感受的过程,还可以理解为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自身情感与音乐之中所呈现的情感彼此交融、相互碰撞的过程。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深知在音乐教学中,学生的音乐学习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他们的心理要素。音乐是孩子情感展现的有效途径,是学生情感艺术的再现,它具有诱人的魅力,可以为孩子创造任意驰骋、发挥想象的空间。通过音乐课的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使他们受到美的熏陶,情感的体验。
  在音乐课的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充分捕捉音乐教材中的情感素材,带领学生由简到繁、由表及里、由浅至深,亲身去感悟音乐之中的那份情感,使学生自身的情感与音乐课本中所呈现的情感素材有机结合,使学生审美能力、发挥创造能力得到逐步发展与锻炼。教学中,音乐教师应该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带着一份真情去体验音乐所给予他们的魅力,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那份快乐。
  参考文献:
  张春锋.如何让小学音乐课充满活力[J].长江丛刊,2016(15).
  编辑 冯志强
其他文献
摘 要:“综合与实践”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了“综合与实践”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合理利用“综合与实践”的教学,让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直接或间接经历了活动过程而获得的经验
数学是高中学习的主要学科之一,在高考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因此,学校和老师在不断寻求新的教育教学方式。新课程改革正被快速地应用于现代教学中,涉及面也极其广泛。比如现代
3 对钢筋混凝土桥梁结构采用赛柏斯(XYPEX)材料进行长效防水防腐的建议方案过去,钢筋混凝土桥梁由于受各种因素(设计理念、施工质量、材料性能、养护管理等)的缺陷以及环境恶化的
该文介绍了一项钢筋混凝土方渠从已建临街商铺下穿越工程,工程中利用钢筋混凝土墙与水平支撑梁共同组成基坑支撑体系,解决了不能采用机械设备完成基坑支护结构的问题,成功完成了
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基础,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小学语文教学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都获得了提高。针对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面的问题,教师将"学习任务"落实到语文阅读教
该文按《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要求,详细介绍了在进行城市桥梁检测评估中,用电子表格(Excel2003)计算桥梁状况指数BCI的表格编制、计算步骤和方法。
随着新课程目标的提出和推进,高中语文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改进课堂效率,使学生真正"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让学生真正参与进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
该文结合204国道盐城南段(东台段)改扩建工程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的工程实践,从原材料选择、施工配合比设计、试铺、拌和、摊铺、碾压等工序上详细介绍了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