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学生习作中的“网络语言”?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gener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问:近来发现,有一些同学的习作频频出现"网络语言"。对此,教师中有不同的看法。有的教师认为,这无妨,因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学段"学段目标与内容""习作"中有这样的表述:"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网络语言"是有"新鲜感"的。也有教师认为必须坚持语言文字的规范性,严肃对待学生习作中的"网络语言"。你认为哪一种看法正确?答:我赞同第二种观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所讲的"新鲜感的词
其他文献
本文引用中美清洁能源综合示范项目中一栋办公楼的设计案例,通过对外墙、屋面、地面以及众多典型围护部位构造的热工优化和气密保障,来实现建筑在近零能耗和装配式两项属性的
子痫的处理流程包括对临床特点的认知、先兆症状的识别、预防抽搐发作及对血压等的监控。通过对17例产后子痫患者的护理,认为产后子痫在临床上存在一定的发病率。因其发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