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老去的水峪古村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xiaoyao1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座隐藏在北京南部深山中的世外桃源,如果不是今年年初跻身于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评定的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连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也很难说清它的具体方位。
  水峪古村,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南窖乡的深山中,600年前依山而建。历经数百年沿革传承至今的古宅、古碾、古中幡“三绝”,吸引着人们从80公里外的都市喧嚣中走来,寻找这深山中的静谧。
  落寞的古村落
  水峪村分为东村和西村,其中东村因拥有多处古典建筑和历史古迹,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的主体。一条S型的古道贯穿整个东村,村落成圆形,面南朝北,依山而建,形成独具特色的“八卦”式建筑风格。S型的古道由青石板铺就而成,但青石不是平铺于路基,而是立着摆放。石板厚度均匀,错落有致。
  这条古道是自山西、过猫儿山进京的必经之路,如今的石板街仍旧光滑。
  拾级而上,杨家大院便映入眼帘,它是水峪村最典型的古典建筑。该院落是四进四出的格局,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主体建设以北方风格为基准,石砌而成;门楼别致,蟠龙门岭,檐下石雕花卉簇拥,两座清朝风格的石鼓矗立两旁。
  由于地处偏僻,前来旅游的人不多,甚至少有年轻人的身影,水峪村像个垂垂暮年的老人,显得寂静而落寞。十多年前嫁到水峪村的李如拉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刚嫁来时,出村买件衣服都要一整天。”近年来,随着村民们逐渐搬到山下或进城居住,村里的住户越来越少,房屋也年久失修。
  村主任王庆波告诉《民生周刊》记者,水峪村现有户籍村民436户,1031人。但实际居住人口只有200多人,其中多居住在水峪村的西村,东村仅存两个“农家乐”(用于游客居住)和二三十位老人。
  一个由老人和老屋构成的落寞古村,成为水峪村目前的真实写照。据王庆波介绍,水峪村所在的南窖乡,过去以开采煤炭和石灰石为支柱产业。为了保护生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水峪村已转向文化旅游和果业种植,但即便如此,依旧改变不了居住人口的急速下降。
  由于缺少人气,三百年前耗时数年建成的杨家大院只剩下四位年龄加起来超过320岁的老人;无人居住的王家大院更是命运多舛,大门上富有历史价值的彩绘几乎惨遭灭顶之灾;王家大院附近的娘娘庙里,只有那棵银杏树在茁壮成长,阳光穿过新发的枝丫,照射在破损的屋脊上,老人们回忆起当年香火旺盛的场景,不禁唏嘘良久。
  保护的迷茫
  目前,水峪东村尚有600间、100余套明清时代的四合院民居,坐落在该村东面的缓坡之上。去年北京发生了“7·21”特大暴雨灾害,其中房山区受灾最重,水峪村的古村落却安然无恙。然而,暴雨虽然没有摧毁深山中的古村落,寂寞的时光却催老了它的容颜,“水峪东村的明清古建筑多半处于失修状态。”王庆波说。
  针对水峪村的现状,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给出了保护规划。按照具体规划,从2012年至2020年,预测8年后水峪村游客数量最高峰约2000人/天,其中过夜人口约800人/天。
  但王庆波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在实施保护的具体过程中,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措施。 如何处理水峪村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如何协调村民外迁与水峪村发展的关系?这些问题一直缠绕着王庆波,他建议相关部门将规划进一步细化。
  此外,王庆波最关心就是相匹配的资金何时到位,“没有保护资金,最基本的保护工作都难进行。”他说,去年夏天的“7·21”特大暴雨灾害将村里前两年投资修建的新路和河沟冲垮了,直接经济损失达3000万元。
  目前,村干部正在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关系,引进外资。“我们尽可能地引进一些企业的投资,给予投资者最大限度的优惠政策。”王庆波说。
  王庆波已经隐约感到了水峪村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他认为,除了古院落需要保护外,现存的文化活体更应该保护。经过数百年的历史积淀,村里形成了以中幡、大鼓、秧歌等为主的庙会文化。特别是中幡更具特色文化魅力,村里组建了北京唯一的女子中幡队,如今已经组成了一支二三十人的队伍,不但被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等各类大型演出。
  尽管如此,《民生周刊》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对水峪古村的整体科学保护,村里似乎仍显迷茫。
  不可复制的活体
  水峪村的保护与发展困境,仅仅揭开了我国古村落保护的冰山一角。长期致力于古村落研究与保护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曾说过,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可是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它、阅读它,就在城市化和城镇化的大潮中很快消失不见了。
  近日,在给《民生周刊》记者的电子邮件中,冯骥才依然表示,“中国村落中的经典是传统村落,其中的古村落是最值得保护的。从2000年到2010年,中国一共消失了90万个村落,保守说法是一天消失80到100个,这其中有古村落,也有很新的村落,比如解放后甚至改革开放后才建的。”冯骥才认为,“我们要保护的,是古村落中那些有悠久历史和文化遗产的传统村落。古村落中的历史文化载体和里面村民的发展是一组绕不开的话题。”
  那么,水峪村的保护能否避免与推土机赛跑的命运,在开发的同时保护其历史文化内涵呢?有着多年古村落规划与保护经验的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综合业务处处长王建明拿出收藏的水峪村照片,不无担心地说:“该村落的原始性及其附属的文化性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类似的古村一旦遭到破坏,或将直接影响国人精神根源。幸运的是,他们古村里仍有居民生活。”
  中国历史学会副会长付清远在谈及水峪村保护现状时认为,“提倡传统村落内原住民的居住,是最佳的保护路子。切忌把‘小桥流水人家’变成了‘小桥流水商家’,变成千篇一律的旅游景区,每个名村,都有自身的特点。要保护好自身的地方建筑特色和环境风貌、地方的传统工艺等。”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陈志华教授也指出:“没有村民生活的古村落,那是博物馆,是荒凉的博物馆。失去了活体的古村落,也迷失了保护的本意——让古村落的人文环境成为现代人的精神家园。”
  如何让村民回迁,从而重新构建水峪村的人文环境呢?王庆波一直在思索中。他说,“如今,虽然水峪村成了首批国家级传统村落,我们也不打算把老人请离原居住地。有这些老人的居住,更增添了水峪村的历史文化价值。说得不好听一点,他们是活的文物。应该尽量保持原有的生活状态。”
  “等我以后老了,但愿不那么冷清地住在村里。”李如拉看着坐在杨家大院门墩上的老人们,这样说。
其他文献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日期临近。历经50余年的论证、规划和设计,10余年的工程建设,这条向北流的“人工河”承载了众多希望,也承受了大量质疑。  7月下旬以来,《民生周刊》记者沿着中线工程线路,从湖北十堰、河南南阳到河北、北京、天津,探访丹江口水库、干渠及受水地状况。  我们看到了这项世纪工程的成就,也获知了其中的隐忧。我们了解到各地为保一泓清水北上所作的贡献,也感受到移民的辛酸及保护水质的不易。  
从引滦入津到京冀拒马河之争,再到京津“双城暗战”,近些年,京津冀间的复杂关系颇具看点。实际上,三地“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原本是一家。  民国时期,北平是河北省省会;新中国成立后,北京成为首都,河北省会搬至天津。河北工业大学至今还在天津,天津铁厂依然盘踞在河北邯郸。  然而,本为一家的京津冀,长久以来却因行政辖区的束缚及地方利益的苑囿,成为彼此“最熟悉的陌生人”。京、津的辐射带动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住建部等十部门规定,11月1日起,严禁在历史建筑、公园等公共资源中以自建、租赁、承包、转让等形式设立私人会所。涉及私人会所,是指改变历史建筑、公园等公共资源属性设立的高档餐饮、休闲、住宿、接待等场所,包括实行会员制的场所、只对少数人开放的场所、违规出租经营的场所。  对于一些地方以关停方式“一刀切”处理,规定列出四种不同的处置方式:无手续的予以关停;有违法行为的予以
因无法投产,原告方步丹、岐鼎两家公司除了仍需继续支付土地租金外,还要被新区管委会扣除相应的建设保证金。而被告方浩泰钢结构亦因原告方申请诉讼保全,大量资金被冻结。  “我们最担心的是,一旦设备、人员进驻厂房,若厂房存在安全隐患,闹不好是要出人命的。”2014年8月1日,浙江步丹工贸有限公司(简称步丹)总经理朱雄广一脸无奈地说。  朱雄广担心会出问题的厂房位于浙江省金华市金义都市新区,由浙江浩泰钢结构
“大兴安岭林区开发建设50年来,走过了一条因林而立、因林而兴、因林而衰、因林而转的发展历程。”今年9月,一场针对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对策研究的高层论坛在哈尔滨举行。会上,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副局长孙明学对大兴安岭林区的历史作了如上总结。  4月1日,随着国家林业局“禁采令”的下达,一直以伐木为主的大兴安岭地区10余万林业职工放下了手中的斧头,结束了50年的商业性采伐历史,实行封山育林。随
政府主导还是市场化运营?对于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操刀者来说,这是一个绕不过去的思考题,更是不能回避的实践课题。  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在“建设靠国家,吃饭靠自己”的大背景下,中国医改向市场化方向进军,县级公立医院也逐渐淹没在这一次浪潮中,公益性几近丧失。  2003年“非典”爆发,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再次凸显,“政府主导派”也由此占了上风。然而长期累积下来的趋利机制、随新农合突然释放的就医需
年份虚假、酒精勾兑、塑化剂超标……近年来,年份酒乱象屡遭诟病,究其原因,标准缺失恐难辞其咎。  在白酒业界,相关标准并不少,但唯独没有统一的年份酒标准。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国酒业协会筹划推出“中国白酒3C计划”,年份酒标准再次引起各方期待。然而,时至今日,统一的年份酒标准依然未出台。  有业内人士调侃,年份酒标准制定过程堪称马拉松。“依然在制定,出台时间还不好说。”在接受《民生周刊》记者采访时,中国
“儒学应该在民间生长,应该扎根在民间的沃土之中,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学习传统文化,我们家庭是官场村受益最大的。”74岁的张堂笑着说,他身旁的老伴儿吴茂香眼眶却是红的。他们的儿子张和,在参加了山东莱芜市弘德传统文化推广中心举办的“道德大讲堂”(原幸福人生讲座)后,从过去“逢年过节不上门”,到现在“主动给母亲洗脚”,彻底改变了对待父母的态度,“这是学习传统文化的结果。”  9月
近日,国家卫计委通知,5月1日起医疗机构应在患者入院24小时内,由经治医师向患者或患方代表提供《醫患双方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全国二级以上医院(含开设住院床位的妇幼保健院、专科疾病防治院等)必须开展,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执行。  按通知要求,协议书的签署主体是患者和其主管(主治)医生。对于二级以上医院所有入院患者,由主管医师或病区主治医师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并代表医方在协议书上签字。为体现
中国长寿之乡钟祥市被列为全国首批“医改”试点后,钟祥市人民医院实现先看病后交钱,整体交由湖北省人民医院托管,药房实行招标托管。经受如此“大考”的钟祥医院,目前情况如何?市民是否从“医改”中得到了实惠?  先看病后付费  3月16日,64岁的焦德尚老人因脑梗塞,被家人送往钟祥医院。他参加了新农合,来之前准备了检查、治疗费用,但住院后一分钱都没交,仅签署了一份费用结算协议书。  焦德尚的老伴王婆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