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绘本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来源 :教育界·D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a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因此,英语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习得语言知识、形成语言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进一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英语素养的养成。在绘本阅读课上,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创新性、批判性和逻辑性。
  【关键词】思维品质;深刻性;创新性;批判性;逻辑性
  一、赏析背景
  近两年,绘本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界盛行起来,关于英语绘本的教学研究引起了业界广泛的关注。如何才能把绘本故事课上得生动有趣、如何借助绘本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等,都是小学英语教师需要探索研究的话题。在江北新区组织区级优质课竞赛活动中,笔者上的是一节绘本课。
  在这节课中,笔者所执教的是小学英语分级绘本三年级第二季Cat and Mouse,引导学生注重利用绘本,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课堂再现
  1. Pre-reading阶段
  T: 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a story of Chinese zodiac signs. Do you know what Chinese signs are?
  2.While-reading阶段
  在展示绘本封面之后,笔者先问学生:“What can you see on the cover?” 然后启发思考,笔者再次提问学生:“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e story?”
  学生共提出了以下8个问题。
  Q1: Where are they?
  Q2: What are they doing?
  Q3: Will the cat eat the mouse?
  Q4: What animals are there in the story?
  Q5: Are the cat and the mouse good friends?
  Q6: Will they go to the party?
  Q7: Will the mouse wake the cat up?
  Q8: When will they go to the party?
  在進入故事学习前,笔者引导学生以提问的方式预测故事内容,发挥想象,思考故事的发生和发展。在整个预测过程中,学生开始享受故事、享受阅读,并带着问题进入故事。
  当故事进展到老鼠独自去聚会时,笔者让学生预测:“What happens on the way?”
  学生共提出了以下7种猜想。
  S1: The mouse goes back and wakes the cat up.
  S2: Mouse sees Mr. Ox.
  S3: Mouse jumps onto Mr. Ox’s back.
  S4: Mouse sees many animals.
  S5: Mouse runs fast.
  S6: Cat wakes up and catches up with Mouse.
  S7: Mouse gives up and goes back to sleep.
  当故事进展到十二生肖到了聚会时,猫醒了,发现老鼠没有把它喊醒,很生气。笔者提出问题:“If you’re the cat, what will you say to the mouse? ”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共呈现了以下3组对话:
  第一组:Cat: I’m so angry, why didn’t you wake me up? Mouse: I’m so sorry. Cat: That’s Ok.
  第二组:Cat: You are so bad. You are not my friend now. Mouse: I’m sorry. I want to be your friend. Cat: No.
  第三组:Cat: You are a bad mouse, you cheat me.Mouse 做鬼脸
  3. Post-reading阶段
  在Post-reading阶段,笔者提出问题:“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cat, the mouse and the ox?”之后,笔者让学生四人一小组展开讨论。
  三、案例赏析
  新授前的引导绘本阅读阶段,能够以话题铺垫激活背景,从而发挥语言和思维的交互作用,进而为绘本的阅读奠定基础。本节课的话题是十二生肖中“猫和老鼠”的故事。在进入绘本学习前,笔者先问学生十二种生肖分别是哪些动物。由于在二年级语文课外推荐读物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十二生肖,因此,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有效地回顾关于十二生肖的知识。接下来,笔者播放十二生肖的视频,检验学生的答案。然后,笔者提问:“猫是不是十二生肖的动物之一?”进而适时引出课题Cat and Mouse。
  1.大胆预测,促进阅读期盼,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创新性
  (1)积极引导,引发预测和猜想故事
  在进入故事学习前,笔者提问学生:“关于这个故事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预测和猜想故事的内容。这样可以有效地发散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如《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说:“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通过猜想和预测,学生阅读故事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他们迫切地想进入故事,找到问题的答案或验证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   (2)内化文本,安排想象故事情节
  随后,笔者让学生预测老鼠在去参加派对的路上遇到了什么,从而引导学生预测、想象故事的情节发展。笔者要求学生先不看故事,然后阅读故事,验证他们的排序是否正确。这样,学生阅读故事的兴趣依然被保持。在探索研究故事的情节发展中,学生急于知道课文中是否如自己所料的一样。这样,学生才能去内化文本,建构自己的认知体系,形成高质量的语言输出。
  (3)追踪轨迹,理解故事人物角色
  当故事推进到十二生肖到了聚会时,猫醒了,它发现老鼠没有把它喊醒,很生气。笔者提出问题:“If you’re the cat, what will you say to the mouse?”在这里,笔者运用了戏剧表演教学中的一个“想法追踪或思想轨迹策略”(Thought tracking),即将角色的真实想法通过角色对话,经由某位扮演角色的学生表达出來。笔者问学生:“如果你是猫,你会对老鼠说什么?”学生把自己想象成猫,想出了很多话对“老鼠”说,“老鼠”也即兴回答了“猫”的话。在思想追踪的过程中,笔者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故事中猫和老鼠这两个角色,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输出更多的语言。
  (4)模拟表演,挖掘学生表达潜能
  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曾说:“为了激发学生思维,必须给学生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想讲话’的情境中。”想法追踪策略将教学内容和课堂实际进行有机结合,能够有效模拟日常真实生活的情境,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并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学生的个人潜能和优势,帮助并鼓励学生理解英语,使学生主动运用英语思维去思考问题、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
  2.以提问促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逻辑性
  在本节绘本阅读课上,笔者围绕文本的主干信息,使问题形成链状,将绘本内容转换成层次鲜明、具有系统性的一连串的教学问题,推动学生的阅读和思考。
  阅读前,笔者提问学生能从故事封面获取到什么信息。阅读中,笔者提问:“Are the cat and the mouse friends in the end? ”学生只有把文本通读一遍,才能够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教师就能帮助学生先整体理解文本,然后再通过提问让学生关注到文本的细节。通过细读文本,学生找到了问题的答案。阅读后,笔者让学生谈一谈对故事中三个角色的看法。这样,访谈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过程,其实就是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启动思考的过程。每位学生在理解文本时,都有自己独特的体会,这些体会是教师无法直接给予的。当学生对这个主题产生兴趣时,他们就会进行观察和思考,之后通过访谈和回答,学生能够运用英语语言完成解读,产生思想,同时创造和实现自身的语言表达。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其他文献
【摘要】“9的乘法口诀”是表内乘法教学内容中最后一部分内容。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学习乘法口诀的经验和思路。如果教师仍以熟记口诀为教学目的,学生可能学得淡然无味。鉴于此,笔者对学生的前测进行分析思考,寻找学习起点,精准定位学情;横向、纵向分析比较各个版本的教材,精选教学内容,精准制定目标;最后在课堂教学中聚焦学生生长点,精准施教。笔者从宏观着眼,从微观入手,旨在精准施教,让学生学得有宽度、思得有
【摘要】随着我国在经济、文化融合上的加速与放宽,本土传统文化遭受的冲击与偏见越发明显,而文化始终是一个民族存在的精神根本。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对祖国传统文化特色产生认同感、自豪感是极为重要的。在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古民居建筑艺术是一项包含了工艺美术、文化信仰、人文历史等多方面的艺术载体。将古居民建筑艺术相关知识渗透在常规美术课程中,无疑是对学生美术文化知识的一种补充,也能提升其精神修养,有
【摘要】对于现代中学语文公开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开课教师、学生、课堂内容等方面。但是在公开课中,不可忽视的还有第三方的听课教师。本文探讨了转变听课教师的身份,让他们成为课堂教学参与者的方式方法,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动课堂走向深化。  【关键词】中学语文;公开课;变革与创新  中学语文公开课包含了语文示范课、观摩课、研讨课等,是有教师参与听课和评课的一种教学活动,其主要目的是交流语文教学思想、优
【摘要】“数学魔术”是行之有效的新兴教学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寓教于乐,并且注重数学知识的内核。本文研究了“数学魔术”对小学数学课堂的推进意义,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合理使用“数学魔术”的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数学魔术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教师要在基本课程教学理念指导下,设计有趣的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
【摘 要】英语是世界上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它可以被划分为两大类: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它们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特定的历史、文化、民族、地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如果我们仅仅了解其中一种英语的表达习惯,则会误读、曲解一些英语表达的内涵。所以,了解和掌握以上两种不同的英语(语音语调、用词的准确度、思维方式、表达方式等),有助于我们与对方的口头或文字交流更加便捷,流畅,从而减
【摘要】在大力倡导“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如何依据学科核心素养打造充满思辨性思维的写作课堂成为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们努力的目标和方向。思辨性写作旨归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我们一定要关注思维发展,让写作表达思想。写作思维的培养和提升,语文大有可为!  【关键词】核心素养;批判性思维;写作教学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務的意见》中指出: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
【摘要】科学概念是建构科学知识的基本要素,是教学过程中通过判断、推理等来揭示事物本质内涵而形成的概念。《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倡导科学教育要从教材内容出发,围绕有结构、有层次、有联系的概念和模型来进行学习,通过连贯、进阶的系列科学探究活动,掌握概念特征,探究概念内涵,建构概念框架,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大概念”,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概念建构;核心素养;
【摘要】艺术职业学院学生有很强的艺术天赋,对藝术保持着高度的追求,但在文化课堂学习方面却存在很多不足。探索适应新课程理念的艺术类文化课堂有效教学模式十分重要。提高艺术院校文化课堂教学质量,紧跟新课标改革步伐,促进学生合理发展,有效教学是关键,是学生增长智慧、提高能力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艺术职业学院;公共文化课;有效教学模式  一、艺术职业院校文化课的特性  艺术类院校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
【摘要】小学作文起步教学是学生作文写作能力发展的重要开端。在学习写作之初,好的写作体验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空话”“套话”是学生写作中常见的问题,因此,加大学生的词汇储备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笔者将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探讨小学作文起步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作文起步;教学研究;积累  积累是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提升、保障学
【摘 要】民俗体育课程是教育改革的热点。本文采用调查问卷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中小学民俗体育课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民俗体育课程进入教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目前民俗体育课程资源开发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揭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少数民族中小学 民俗体育 课程资源 开发 对策  一、前言  2010年10月《国家中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