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来源 :商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n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贯穿于项目施工的整个过程,是项目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基本途径,是提高项目竞争能力、应变能力和开拓能力的关键。
  一、成本节制原则
  成本节制的方向是工程项目,其主要对象则是对职员的管理行为,适当利用财力、人力、物力,缩减本钱,扩大效益。笔者针对成本节制,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则。
  (一)节减原则
  成本节制的基本原则是节减,主动缔造条件才是节减,而不是消极的节制,着手于成本事前监督与流程管制,通过施行过程中时常查验是否出现差错,以改良施工方法,从提升项目的科学管理水准下手来完成节减。
  (二)全盘掌控原则
  即全员掌控和全过程掌控,项目成本掌控触及到项目全部人员和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
  (三)目标控制原则
  在实施目标管理的过程中,方向的设置应切合实际且可实施,越详细越好,要实行到部门、项目部乃至个人,做到成本控制的责、权、利相结合,并及时对成本控制效果进行检查和考评。
  (四)动态控制原则
  动态控制就是搜集成本产生的实际值,将其和目标值相对比,检查是否有偏差,倘若有偏差,则需采用相应举措。实行成本节制的过程中应遵照“例外”管制方案,所谓“例外”,必须给予高度关注,因为它在工程项目开发过程中不常显现的问题,却会严重影响成本目标的成功完毕。在项目实行过程中属“例外”情况的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重要性:会出现“例外”这种情况,通常都是在金额上有重大意义偏差时,实质成本开销少于规范成本太多也不一定是一件好现象,它或许会造成以下两种状况:会带给后续局部分项工程或者作业不良影响是一种;酿成质量低,除或许带来返工和增多保修用度外,质量成本管制还影响企业声誉也是一种。
  2、一贯性:纵然一些成本差异虽未超出划定的百分率或者最低金额,但一贯在控制线的上下限左近停留,那意指着原本的成本预测或许不切确,要实时根据依据情况进行调动。
  3、特别性:纵使偏差没有达到一定严重性,但凡是对项目施工全过程都会影响到成本项目的,也必须要着重关注。如会导致停工修理的维修不足,只是单方面强调节制机械维修费,虽然短期内可以节省成本,却严重影响着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
  二、成本控制的依据及实施
  (一)成本控制的依据
  施工成本控制的依据包括:①承包合同;②目标成本;③施工进度报告;④工程变更;⑤施工组织设计;⑥分包合同文本等。
  (二)成本控制的步骤
  成本控制的步骤包括比较、分析、预测、纠偏和检查。
  1、比较:逐项比较施工目标成本和实际值,及时发现施工成本是否出现超支现象。
  2、分析:在比较的基础上对偏差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分析,确定引起偏差的原因及偏差的严重性,以便有针对性的采取纠偏措施。分析环节是整个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的核心部分,它的分析结果是后续步骤的基础。
  3、预测: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合理预测整个项目竣工时的总成本,其目的是为决策提供支持。
  4、纠偏:当明确了偏差后,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偏差分析和预测的结果,采取适当的措施,以减小偏差。这一步是整个过程的实施阶段,是最具实质性的一步。
  5、检查:采取纠偏措施后,应对工程的进展进行跟踪检查、实施监控,以及时掌握工程进展状况和纠偏措施的执行状况及效果。
  三、成本管控方案
  节省项目成本的方案有很多种,其中包括合同管理、经济、技术、质量、组织等几个方向。
  (一)选用组织方法
  起初要清楚项目经理部的部门设立与人员装备,了解项目部与公司之间权力相关的划分。
  (二)选用技术方法
  为节省工程成本,探寻比较实用适用的方法,须在工程施工进程中充分发扬技术人员的自我能动性,针对标书中关键的技术方案必要时需做出技术经济论证。
  (三)选用经济方法
  1、人工费管控
  要从用工数量控制,对于人员进行动态管理,根据工序开展情况调配人员,减少窝工现象的发生,并及时清退多余人员。
  2、材料费的管控
  直接影响到工程成本及经济效益的材料费,通常占用全部工程费用的比例是65%~75%,通常以量、价分离为原则,首要做好两方面工作。
  1)是对材料用量的管控:第一是保持按定额确定材料消耗量,施行限额领料规定,再就是加强周转料管理,延长周转次数,最后是对于工程用料应统一调配,能代用的不再购置等。
  2)是对材料价格管控:首先对市场情势实行调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条件下,精挑细选,择优购料;再者应采用最实用的运输方法,就近购料,以节省运输成本;最后就是要斟酌资金的时间价值,尽量节减资金占用,合理确定进货批量与批次,以尽量节省材料储备。
  3、机械费的管控
  经过合理施工组织,以提升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
  (四)增强质量管理,管控返工率
  施工过程中,严把质量关,将质量管理工作切实落实到整个施工过程中,扼杀质量弊端,做到各工序一次通过,根绝返工情况的产生。
  (五)增强合同管理,管控工程成本
  项目施工合同管理的时间范畴应从合同谈判开始,至保修期结束止,尤其增强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管理,严抓合同管理的攻与守,密切注意我方履行合同的进展效果,以防止被对方索赔,同时做好索赔工作,为结算打下基础。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