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光一闪,彪炳千秋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langqi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是技术发达的时代。天上飞的飞机、卫星,地面跑的汽车、高铁,水中游的轮船、潜艇,家里用的彩电、冰箱,掌上玩的手机、电脑,无一不时刻提醒着我们,技术服务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现在是科学昌明的时代。技术是科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瓦特、爱迪生们的技术发明,离不开牛顿、爱因斯坦们的科学发现和理论创造。我们在享受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不免也会偶尔想起,科学研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科学家是怎样取得辉煌成就的?有时候甚至会想,我们自己能不能做些科学研究?
  《一念非凡—科学巨擘是怎样炼成的》就是帮助我们回答这些问题的书。这是一本非常优秀的书,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作者曹则贤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他不仅是奋斗在科研第一线上的研究人员,更是热心于科普的教育工作者。在这本书里,他介绍了哲学、数学和物理学领域里多位科学巨擘的伟大成就,着眼于重现大师们研究过程中灵光乍现的时刻,“执此一念而非凡”,努力让读者们了解他们是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
  劳动人民创造了历史,科学英雄塑造了科学。科学研究是社会实践的一种特殊形式,科学英雄是劳动人民的杰出代表。“一部科学史,就是不多的几位科学巨擘挥洒天才的历史。”本人完全同意作者的这个总结。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发现了浮力的奥秘,牛顿在看到苹果坠落时领悟了天体运行的规律,这些早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了,而哈密顿在散步时突发灵感的事情,更是被铭刻在都柏林布鲁厄姆桥的纪念碑上,“1843年10月16日,哈密顿爵士走过此处时灵光一现,发现了四元数乘法的基本规律”。在这本书里,作者讲述了很多的“非凡一念”产生的背景和(可能的)经过,及其对科学和文明的推动作用。

  以前的科学家大多是孤独的,无论他们的成就有多伟大,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同行才了解,普罗大众是不知道的。爱因斯坦大约是第一位在世时就举世闻名的科学家,他关于太阳会让光线拐弯的预言在1919年被观测所证实,一下子就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从那以后,随著科学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对科学家的兴趣也越来越浓。现在,报纸杂志和新闻报道里经常出现科学新闻和科技人物。然而,普通人仍然觉得科学很神秘,对科学家的了解更是有限。新闻广播里的重大成果,电视镜头前的科学大师,迷惑了多少观众。张三说李四是优秀的科学家,“他的工作做得好极了,发表在顶级学术期刊上,得到过国际性大奖,人人都说了不起”。由于大众传媒中不懂装懂的宣传、人云亦云的附和,普通人会感到迷惑:这么多声名卓著的大师、这么多美轮美奂的成果,他们到底是谁?他们到底做了些什么?有些人甚至开始怀疑,就像著名生化学家查盖夫在几十年前哀叹的那样:侏儒们在科学舞台上尽情地表演,投下的影子仿佛巨人般雄伟,昭示着科学已经日薄西山。
  每个人都有好奇心,每个人都喜欢挑战。青少年更是如此,他们需要及早地得到高水平的教育和启迪。只有见识过真正的伟大成就,才能避免被那些花里胡哨的杂耍所吸引;只有了解了一些真正的科学大师,才不会盲目崇拜那些喧嚣一时的小丑。也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可能将来成为大师、创造伟业。“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一念非凡—科学巨擘是怎样炼成的》用具体的事例来告诉我们,科学巨擘们是如何在“高傲的孤独”中从事科学探索、在黑暗中摸索直到那“非凡一念”到来的时刻。通过参考多方资料、特别是阅读原始文献,结合自己对相关问题的深入理解,作者试图重构科学巨擘们进行科学创造的思路历程。无论是开普勒选取椭圆来拟合行星轨道,还是麦克斯韦引入位移电流来解释电磁现象,无论是伦琴探究来历不明的射线,还是狄拉克别出心裁地进行因式分解,个个都是条理分明、娓娓道来,让读者在了解具体事实、理清基本思路之余,能够对科学创造活动有略窥门径的感觉。

  科学英雄塑造了科学,劳动人民创造了历史。天才在成为天才之前,也是普通民众里的一员,只不过他们做好了准备而已。“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不但产生天才难,单是有培养天才的泥土也难。”《一念非凡—科学巨擘是怎样炼成的》不仅介绍了20多位天赋异禀、才智过人的科学巨擘,还讲述了几位与我们相似的普通人,他们也有灵光乍现的时刻、也推动了科学的进程。“一时人物风尘外,千古英雄草莽间”,科学研究中也是如此。花甲之年的中学老师巴尔末,发现了原子谱线的奥秘;孤儿、学徒出身的玻璃制造师夫琅和费,标记了太阳光谱的特征;偏远小镇里的农民本特利,拍摄了几千幅雪花照片,开辟了显微摄影领域,激发了人们对雪花形成的兴趣。作者还用自己的经历进一步说明,平凡人也可以参与科学研究,享受科学创造的乐趣。
  《一念非凡—科学巨擘是怎样炼成的》不仅仅是通俗易懂的科普读物,其中也包含了一些深奥的科学知识和道理。中学生读起来不觉得深,大学生读起来不觉得浅,他们都可以从阅读中受益。即使是研究生,乃至没有忘记学习乐趣的科研人员,也可以从中发现乐趣、受到启迪。请相信我的话,因为我也是这样的人,刚刚读完了这本书。
其他文献
《百科知识》上的文章,许多并不因时间的流逝而失去阅读价值,现在看来,仍有新意和值得回味;《百科知识》上的文章,许多还被选作省、市、区、县各种类型考试的阅读材料,看得多了,阅读理解和作文水平自会有提高。这便是“阅读”栏目设立的初衷,希望能对读者朋友有所帮助。  进化生物学家至今也不十分清楚人类(以及绝大多数四足动物)为何每只手长有5根手指。如果我们拥有6根手指,那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或者说,额外
德州满城是华北地区仅有的六座满城(其他五座是京师满城、密云满城、开封满城、青州满城和太原满城)之一,其设置肇始于清初动荡的时局。17世纪中期的山东地区,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新组建的绿营军(清代汉兵,以绿旗为标志)无力弹压。顺治二年(1645),清廷派八旗军队在山东部分军事要地进行临时驻防,德州便是其中之一。形势逐渐稳定后,迫于南下作战的需要,这些军队很快撤出驻防地。在此后八九年的时间里,八旗再未驻防
我国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从而成为巡游在地球上空700千米的第三个全球二氧化碳“体检师”。碳卫星将在宇宙中不断变换观测模式,完成对二氧化碳的监测,数据经过解析和处理后,最终形成不同季节、不同地区碳排放情况的“体检报告”。碳卫星由模块化卫星平台、高精度二氧化碳探测仪与云和气溶胶探测仪载荷组成。由于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非常低,故探测仪精度优于4 ppm(百万分比浓度)。碳卫星对二
“开普勒”正式退休了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日前宣布,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由于燃料耗尽将正式“退休”,此后它将在一个远离地球的安全轨道上漂移。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是世界首个用于探测太阳系外类地行星的飞行器,在太空工作的9年多时间里,它观测到50万颗恒星,并在这些恒星周围发现数千颗系外行星,其中30颗与地球相似。对开普勒数据的一项最新分析显示,20%~50%的可见恒星可能拥有与地球大小相近的岩石行
殷墟发现无字甲骨坑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考古队介绍,河南殷墟大司空東地考古取得重要收获,发掘商代晚期1个无字甲骨坑、多条道路、1座带一条墓道的大墓、3座车马坑等重要遗迹。新发现的无字甲骨坑出土甲骨165片,这是殷墟在小屯宫殿区之外发现无字甲骨最多的一次。新发现的甲骨坑是袋状坑,口径1.8米,底径2.4米,深1.6米。出土甲骨基本无字,主要是牛的肩胛骨,还有少量龟甲。甲骨学家认为,这次发
鯉鱼为什么喜欢跳水  “鲤鱼跳龙门”,常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进入了更高的社会阶层或地方。当有敌人突然袭击,或者前面路途中遇到障碍时,鲤鱼就会跳跃起来。有时候,鲤鱼为了迅速捕捉到食物或者受到突然的惊吓,也会跳出水面。有一种叫作“跳白”的捕鱼方法,就是在小船底部涂上白色,在船上点一盏灯,灯光照在水面上。白色的船底就像镜子一样能反射光线,把灯光反射到水底,水下的鲤鱼就会由于受到惊吓而跳到船上。另外,鲤鱼如
2015年12月12日,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全球气候变化协议,这意味着人类在应对全球平均气温升高的挑战面前达成了共识。人类将在协议绘制的蓝图下努力实现应对全球平均气温升高的长远目标。  人类在气候变化面前达成共识确实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即使是一个年仅10岁的孩子,也经历过了地球上最热的5个年份,即2014年、2010年、2013年、2005年、2009年(按平均气温从高到低排列)。不仅如此,人类
1997年11月8日,长江三峡工地上,车辆穿梭,机器轰鸣。15∶20,4台推土机从龙口两边会合。随着最后一車石料填入江水,奔流不息的长江被拦腰斩断,滔滔江水沿着导流明渠奔腾东去。15∶30,合龙成功。一时间,红旗飞舞,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汽笛长鸣,人们欢呼雀跃。为期5年的三峡水利枢纽一期工程就此顺利完成,三峡工程转入二期建设阶段。  时间转到9年后。2006年5月20日14时整,同样是在三峡大坝工
1979年7月27日,我国第一张采用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输出的报纸样张《汉字信息处理》在未名湖畔诞生,标志着中国印刷上千年“铅与火”的时代的谢幕,“光与电”的崭新时代终于到来。  中国的激光照排技术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为了改变我国印刷行业的落后面貌以及解决汉字的计算机信息处理问题,1974年8月,国家设立了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工程”,简称748工程。  748工程中一个重要的子项
最近有科学报道称,粒子物理学家已经测定出目前为止最准确的顶夸克质量,这一结果对未来基础物理学的发展影响重大。但是,很多人并不熟悉这个令人捉摸不定的“小朋友”——顶夸克,那么我们就从“夸克家族”说起,一起了解一下这个“世界最小家族”的秘密。  夸克的分类与命名  在原子构成的世界里,万物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在学习中学物理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绕核高速运动的电子组成的,而原子核是由带电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