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移植术式的临床对照研究

来源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m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蒂结膜瓣转位术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游离结膜瓣移植术2种术式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江苏省泰兴地区126例(198眼)连续原发性翼状胬肉病例,随机分为2组:A组65例(102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蒂结膜瓣转位术;B组61例(96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游离结膜瓣移植术。术后随访12个月,统计比较术前2组基线情况及术后视力与复发率情况。结果 术前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视力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组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复发率为2.94%(3/102),B组复
其他文献
对目前高等农业高校生态学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从而对生态学专业的实验条件、实验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考核体系的改革进行了探讨,指出要加强实验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经口误吸外界小物体至气管、支气管而致急性呼吸困难,严重缺氧、危及生命的呼吸道急症,多见于小儿、昏迷病人,应尽早取出确保呼吸道通畅。我科自2005年1月至2
目的 通过研究剖宫产指征,探讨剖宫产率升高原因,寻求控制剖宫产率的方法.方法 对2005-01~2009-12间2 403例剖宫产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头位难产、社会因素、巨大儿的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及其在治疗前后的变化,说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是脑血管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方法: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602例急性脑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早期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住院脑血管病偏瘫患者84例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加肌电反馈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在急性左心衰(ALHF)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地位。方法:将我院2008年前入院的ALHF合并呼吸衰竭患者20例定为对照组,2008年以后入院的20例ALHF并呼吸衰竭
目的:分析引起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方法:采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对30例体检正常者,做常规体检项目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r-谷氨酰转
内镜鼻窦外科的出现使得学者对鼻腔和鼻窦解剖结构的再认识产生了兴趣。然而,解剖学家使用的解剖学术语忽略了许多对外科手术有重要意义的解剖结构,由此而产生了大量与临床解
目的 研究儿童眨眼和心理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以93例眨眼儿童为样本,采集相关信息并进行回访,依据年龄把接受调查儿童分成4组,对有效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眨眼儿童中,正常眼占
鼓膜穿孔延缓愈合可导致声波传递增益减少。文献报道颗粒酶B通过细胞内、外途径介导炎症反应,影响或延缓皮肤等伤口愈合;颗粒酶B基因敲除的小鼠则不发生迟缓愈合。鼓膜结构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