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多孔钛合金与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对羊颈椎融合效果的对比研究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leizu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3D打印多孔钛合金融合器对动物颈椎的融合效果,并与聚醚醚酮(PEEK)椎间融合器进行对比观察。

方法

取18只普通级雌性小尾寒羊,均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术后,按其C3-4与C4-5椎间隙置入的椎间融合器不同分为2组(n = 9): 3D打印多孔钛合金椎间融合器;PEEK椎间融合器加自体植骨(对照组)。术后3、6个月,两组分别处死3只实验动物行X线、Micro-CT检查及组织学检测,计算材料中骨长人体积占材料孔隙体积的百分比(BVF)、置入物内的矿化骨百分比(MBF)和材料-骨结合百分比(BA);术后6个月,两组分别处死剩余3只实验动物用于生物力学检测,测量最大力矩时下位椎体相对于上位椎体的角度位移范围(ROM)。

结果

X线及Micro-CT结果显示两组融合器在术后6个月均达到完全融合。3D打印多孔钛合金孔隙中骨长入体积随时间增长:术后3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BVF分别为27.1%±3.7%、37.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术后6个月分别为39.7%±3.4%、40.0%±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组织学观察可见新生骨逐渐长人3D多孔钛合金的孔隙之中,形成紧密的骨-材料结合界面:术后3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MBF分别为22.2%±3.2%、34.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术后6个月分别为38.4%±1.7%、36.3%±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6个月实验组BA分别为10.6%±2.1%,59.5%±8.6%,与对照组的4.6%±2.0%、5.8%±3.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个月,生物力学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组的颈椎融合节段的ROM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3D打印技术制备的多孔钛合金椎间融合器在羊颈椎融合模型中可达到良好的融合效果,与PEEK融合器相比具有更好的骨-材料结合界面,可使融合节段更加稳定,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不同亚型对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修复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方法 健康APOE转基因鼠(ε3、ε4)、APOE敲除鼠及APOE野生鼠各80只,每种基因型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各自分为TBI组(50只)、假手术组(15只)和正常对照组(
目的 通过有限元分析的方法评价3D打印钛合金骨盆假体的生物力学性能. 方法 选取1例男性右侧髂骨巨大软骨肉瘤患者,拟行半骨盆切除人工半骨盆置换术.术前行CT和MRI检查,利用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浮膝损伤的意义.方法 根据不同骨折部位采用不同内固定器械及外固定治疗浮膝损伤52例,其中34例胫骨、38例股骨切开复位内固定,18例胫骨、14例股骨用外固定
Background Hypoxia-inducible factor (HIF)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tumorigenesis as well as tumor progression.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1997年5月至2006年5月,我科采用经尿道内窥镜手术切除输尿管膨出1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20~58岁,平均38岁。囊肿位于
目的探讨术前3D打印技术模拟复杂骨盆骨折手术提高疗效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3年12月共收治的200例复杂骨盆骨折的患者资料,男147例,女53例;年龄19 ~ 62岁,平均35岁。骨折按Tile分型:B型78例,C型122例。其中73例患者术前采取CT三维重建、血管造影、3D打印快速成型、计算机模拟与个体化标本模拟手术,术中按术前计划手术(3D技术组);127例患者常规术前
目的探讨经阴道膀胱颈吊带术治疗女性重度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在膀胱尿道镜观察下,用人造血管作为吊带,Smith针经耻骨上至阴道前壁穿刺悬吊固定,使类圆形尿道内口下
城市景观家具是我们当代城市文化和经济的“窗口”,也是城市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城市景观家具现状的分析,引出对当下城市景观家具再设计的需要.在满足人机工程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