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目的论历史观在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嬗变及其意义

来源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ona_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论是康德历史哲学中的一个核心理念,康德的历史哲学几乎建立在这一理念的设定之上。康德的目的论是一个消极性的理念,因此它无法解决康德历史哲学中的二元论。康德之后的德国古典哲学家如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鉴于康德历史哲学的二元论困境,将康德消极性的目的论转换成积极性的目的论,即将目的论实体化和主体化。费希特的"自我"、谢林的"绝对"以及黑格尔的"绝对精神"都是目的论的实体化的表现,他们从这种实体化的理念当中演绎出各自的历史哲学,从而产生了思辨的历史哲学。基于这样的考虑,可以说,没有目的论,就不可能产生思辨的历史哲学,我们应当重新看待德国古典哲学中目的论的历史意义。
其他文献
大学毕业生求职工作事关学校的稳定和发展,与学校的未来息息相关。并且,求职工作决定着毕业生个人的发展和未来,受到广大学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的关注。同时做好高校毕业生求
公路是与地区之间相互交流促进发展的必备设施,要加快一个地区的发展,首先是要建立完善的交通系统工程。近几年,由于国家大力投资发展经济使得交通设施的建设显示出越来越重
统一俄罗斯党在2007年第五届国家杜马选举中获胜,获得了多于三分之二的议员席位,顺利的成为俄罗斯联邦近二十年历史上的第一个完全的“政权党”,保证着最高政权在国家杜马的
目的探讨竹叶青蛇伤后的临床特征和急诊救治策略,为临床诊治提供较合理依据。方法收集急诊被竹叶青蛇咬伤的患者55例分析临床特征及救治方法。结果对55例竹叶青咬伤按咬伤地
叶片是作物最主要的光合作用器官,其生长、发育和衰老的分子机理研究与作物产量密切相关。但在农业生产上,由于叶片早衰造成许多作物减产,有些水稻品种由于存在叶片和根系早
本文在将银行公司治理目标确定为在效率与稳健性之间取得权衡的基础上研究隐性契约在实现治理目标中的作用。隐性契约为参与人之间基于未来关系价值的非正式协议,隐性契约的
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脏器,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是伴随大量抗体的产生。目前认为环境和人种因素在本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
北宋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史上的重要时期,也是水墨山水发展到鼎盛时期的标志,而米氏山水则是山水画界的一朵奇葩。
创业难,守业难,不断发展壮大更难.然而这些问题却可以在人的智慧、勤俭和高度自省的力量下迎刃而解.这是记者此次天津之行的突出感受.
《利维坦》(Leviathan)作为英国政治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最广为人知的经典著作,为近代西方政治哲学发展奠定了根基。本文对《利维坦》第十六章中提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