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切实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管理
青年教师是教育战线的生力军,是教育事业的希望。他们的精神风貌、政治业务素质、能力结构状况等,将直接关系到今后学校的发展,关系到整个教育大计。我们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切实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管理,以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1.循循诱导,帮助青年教师尽快进入“教师角色”。学校应根据“教师角色”的要求,引导青年教师调整思想、行为,甚至包括生活方式。作为学校,尤其是校长,应该帮助他们适应,使他们更快地进入“教师角色”。为此,学校必须明确地向他们提出要求和任务,让他们了解教师工作的性质、特点、要求和努力方向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教师的基本素质、行为规范等。对青年教师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只是看不惯而指责,而应该加以循循善诱,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之逐渐走上正轨。
2.各方配合,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素质。青年教师的培养和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它需要各部门、全方位的协同“作战”。党、团小组要定期组织他们学习和交流思想认识,同时开展各种形式的谈心活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育人目标,激发他们对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感,真正做到了解他们、关心他们、引导他们、鼓励他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教导处、教研组要侧重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通过以老带新、组织集体备课等,鼓励青年教师钻研教育理论,探讨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以提高青年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
3.积极鼓励,激发青年教师的上进心。对青年教师的管理,要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做好他们的工作,把他们蕴藏的潜力激发出来。勇于追求、积极进取,这是青年人的一个显著特点。而良好的环境与氛围,必然引发自我完善的强烈欲望。因此,我们必須在“诱发”、“强化”和促进进取方面多做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多看到他们的长处,多给他们鼓励,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激发他们上进、拼搏的欲望,使之成为推进学校工作生机勃勃的力量。
二、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愉快的的组织氛围
建立和制定规章制度,使学校管理有序、科学,是学校管理应该追求的境界之一。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师对民主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因此,要为学校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环境,使大家心情舒畅,和睦共处,自我约束而又自我完善,从而少一点“不准”,多一点自由。这种人本化的管理是以共识和情感为基础的,对于主体意识突出的教师们将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1.尊重。人们常说:“校长的生命在教师之中。”校长要主动与教师交往,做教师的知心朋友;同时也让教师了解领导的内心世界,彼此沟通理解,成为知音。所以,在管理中应首先尊重教师,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工作,尊重教师的合理需要。在学校管理上,坚持校务公开制度,引导教师确立“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的意识,帮助教师在群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学会与人和睦相处和包容他人,为自己赢得良好的人际环境。
2.信任。作为知识分子这个特殊的群体,教师往往把得到他人的信任视为尊重。因此,学校领导应给予教师充分的信任,不要事必躬亲,该放手的时候要放手。我们应以“相信每一位教师都是强者,依靠每一位教师办好学校”为信条,放手让教师大胆地干,只在教师需要领导出面帮助时才“过问”。
3.自由。教师的工作具有特殊性,八小时工作日之外也继续工作,诸如备课、进修及课题研究都是教学工作的延伸,往往要占用大量的休息时间。如果像工厂管理那样刻板,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在保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应多给教师一些自由支配的时间和足够活动的空间。对教师的工作量,不要下死任务和硬指标,应要求教师每年明确自己的目标,找到合适的位置,显示最大的才能。
青年教师是教育战线的生力军,是教育事业的希望。他们的精神风貌、政治业务素质、能力结构状况等,将直接关系到今后学校的发展,关系到整个教育大计。我们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切实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管理,以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1.循循诱导,帮助青年教师尽快进入“教师角色”。学校应根据“教师角色”的要求,引导青年教师调整思想、行为,甚至包括生活方式。作为学校,尤其是校长,应该帮助他们适应,使他们更快地进入“教师角色”。为此,学校必须明确地向他们提出要求和任务,让他们了解教师工作的性质、特点、要求和努力方向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教师的基本素质、行为规范等。对青年教师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只是看不惯而指责,而应该加以循循善诱,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之逐渐走上正轨。
2.各方配合,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素质。青年教师的培养和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它需要各部门、全方位的协同“作战”。党、团小组要定期组织他们学习和交流思想认识,同时开展各种形式的谈心活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育人目标,激发他们对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感,真正做到了解他们、关心他们、引导他们、鼓励他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教导处、教研组要侧重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通过以老带新、组织集体备课等,鼓励青年教师钻研教育理论,探讨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以提高青年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
3.积极鼓励,激发青年教师的上进心。对青年教师的管理,要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做好他们的工作,把他们蕴藏的潜力激发出来。勇于追求、积极进取,这是青年人的一个显著特点。而良好的环境与氛围,必然引发自我完善的强烈欲望。因此,我们必須在“诱发”、“强化”和促进进取方面多做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多看到他们的长处,多给他们鼓励,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激发他们上进、拼搏的欲望,使之成为推进学校工作生机勃勃的力量。
二、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愉快的的组织氛围
建立和制定规章制度,使学校管理有序、科学,是学校管理应该追求的境界之一。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师对民主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因此,要为学校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环境,使大家心情舒畅,和睦共处,自我约束而又自我完善,从而少一点“不准”,多一点自由。这种人本化的管理是以共识和情感为基础的,对于主体意识突出的教师们将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1.尊重。人们常说:“校长的生命在教师之中。”校长要主动与教师交往,做教师的知心朋友;同时也让教师了解领导的内心世界,彼此沟通理解,成为知音。所以,在管理中应首先尊重教师,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工作,尊重教师的合理需要。在学校管理上,坚持校务公开制度,引导教师确立“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的意识,帮助教师在群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学会与人和睦相处和包容他人,为自己赢得良好的人际环境。
2.信任。作为知识分子这个特殊的群体,教师往往把得到他人的信任视为尊重。因此,学校领导应给予教师充分的信任,不要事必躬亲,该放手的时候要放手。我们应以“相信每一位教师都是强者,依靠每一位教师办好学校”为信条,放手让教师大胆地干,只在教师需要领导出面帮助时才“过问”。
3.自由。教师的工作具有特殊性,八小时工作日之外也继续工作,诸如备课、进修及课题研究都是教学工作的延伸,往往要占用大量的休息时间。如果像工厂管理那样刻板,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在保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应多给教师一些自由支配的时间和足够活动的空间。对教师的工作量,不要下死任务和硬指标,应要求教师每年明确自己的目标,找到合适的位置,显示最大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