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与保胆取石术争议综述

来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323656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胆囊切除术和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进行对比分析以探究胆囊结石的最佳治疗方案.从综合结果来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仍是目前临床采用最多的方案,能够有效改善各种术后指标和预后,并发症和结石复发较少;微创保胆取石术对比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具有更少的住院时间,更低频率和较轻程度的并发症以及可接受的结石复发率,有进一步探索的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知母-黄柏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靶点和信号通路,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并收集知母和黄柏的候选活性成分及其对应的靶标.通过CTD、TTD、DrugBank、OMIM、GAD、PharmGKB等数据库搜索糖尿病肾病的相关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通过Cytoscape软件筛选出核心关键靶点.借助Metascape在线工具进行靶点的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15个知母、37个黄柏活性成分,92个知母、133个黄柏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靶点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有效活性成分之一为五味子甲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五味子甲素具有显著且广泛的抗肿瘤活性,关于其分子机制的研究也逐渐深入.五味子甲素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逆转肿瘤细胞化疗耐药性、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与转移、协同抗癌药物增强药效和增强化疗敏感性等.本文就五味子甲素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对五味子甲素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临床上巨大食管裂孔疝最常见的是食管旁疝,如果胃向胸腔疝入体积更多,则称为胸腔胃或倒置胃,目前尚无巨大食管裂孔疝的统一定义.巨大食管裂孔疝是临床复杂疾病,症状多样容易误诊,腹腔镜为巨大食管裂孔疝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但目前手术指征、手术时机、手术具体操作缺乏统一标准.本文将巨大食管裂孔疝的诊断和腹腔镜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以肾小球基底膜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伴基底膜弥漫增厚为特征的一组疾病,病因不明者称为IMN.肾穿刺病理检查是诊断IMN的重要依据,但肾脏穿刺为有创性检查,临床急需寻找对IMN诊断、治疗有指导意义的血清学标志物.Beck等[1]在IMN患者中发现的M型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Tomas等[2]发现的另一种足细胞膜抗原即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thrombospondin type 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