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东亚现代化进程中,韩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引起了世界各国的瞩目。其经济成就被称为“汉江奇迹”,而与台湾、香港、新加坡等一起,被誉为“亚洲四小龙”,成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楷模。1961年,韩国的GNP只有21亿美元,人均为82美元。经过35年的快速发展,到1996年其GNP已达4870亿美元,人均达10763美元。同期出口额由4100万美元激增到720亿美元,增加了1700倍。1996年10月,这个只有4500多万人口的国家,已跻身为全球第11大经济实体,成为世界“发达国家俱乐部”——经合组织的第25个成员国。
在经受了一场金融危机之后,从1998年底开始,韩国经济迅速恢复。1999年,其GDP增长率达到10.7%;吸引外资155.4亿美元,增长75.6%;进出口总额2640亿美元,其中出口1442亿美元,进口1197亿美元,顺差245亿美元。总之,从60年代以来,韩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形成了典型的“韩国模式”,有力的推进了韩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走上现代化的道路。韩国现代化进程的独特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政府主导型的经济运行机制走向以市场为主导。
1961年朴正熙上台以后,敏锐地看到韩国工业刚刚起步,商品经济很不发达,市场机制不健全,不完善,民间资本欠缺,缺乏有市场开拓力的财阀。因此,韩国政府制定了由政府指导的“不平衡战略”,人为地安排经济发展的优先顺序,即“先工业现代化,后农业现代化”,“先轻工业,后重工业”,“先大企业后小企业”的战略,积极扶持大财阀,以便参与国际竞争。政府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积极干预经济活动。(1)制定并实行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2)通过公营企业直接参与经济活动。(3)建设道路、港口以及多功能水库等基础设施。(4)发展保健、教育、环境保护等有关公用事业。(5)成立与国家经济和先进科技有关的研究机构或贸易促进机构来支援民间经济活动。(6)对民间部门进行行政指导等。韩国政府正是依靠这些政策,迅速地集中了资源,培育了一些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经济实体,从而推动了其经济起飞和工业化,创造了“汉江奇迹”。因此,韩国积极的政府干预政策,在韩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曾经起过重要作用。
然而,政府干预、主导经济却具有“双刃剑”的作用,即在创造辉煌的经济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矛盾和问题。如政府、企业、银行三者联系过于紧密,影响了金融体系的发展;靠保护、扶植起来的企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不足等。这种违背经济规律的政府干预终于使韩国政府和人民尝到了苦果。1997年底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使韩国的经济发展受到很大冲击,造成了1998年的经济增长率为-5.8%的情形。此后,金大中政府决心改革现存经济体制和企业体制,变“政府主导型”的经济运行机制为“市场主导型”的经济运行机制,努力向“真正的先进国家”迈进。

第二、以儒教文化为基础形成独特的韩国文化。
韩国是一个典型的儒家资本主义国家,儒家传统文化背景形成的价值观曾在一定程度上对韩国的现代化进程起了积极作用。儒家文化强调仁义礼智信,主张仁和,这些有利于企业组织内部的团结和凝聚力的形成。因此,与西方国家相比,韩国企业中的劳资关系更为谐调,职工更忠实于企业,更忠于职守,也更勤奋和卖力,因而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时,儒教文化强调纲纪和秩序,使得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密切,为韩国政府实行“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特别是对家庭与社会的责任感、成就感和积极进取的意识构造,以及地区之间、产业之间和社会阶层之间的彼此交流等,亦成为促进企业活动与经济增长的因素。可以说,儒家传统文化有能够促进韩国经济发展的一面,但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和竞争的加剧,儒家价值观已经变得有些不合适宜。特别是随着西方文化的大量流入和经济发展也给社会带来了副作用,如传统文化的变质、传统社会的变化、人际关系的恶化、金钱万能的风气、投机心理膨胀以及资源分配不均等。韩国现代化进程的积极推进最终必须依靠法治和遵循经济规律。
第三、把教育热作为韩国现代化进程的原动力。

韩国十分重视教育,这是韩国现代化进程的一大特点。韩国的教育热不仅造就了一批优秀的劳动阶层,而且成为促进各部门经济活动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初等教育的普及,满足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假发业、纤维业、胶合板业、电子业、服装业等熟练女工的需求,这在经济开发初期,为劳动密集型轻纺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特别是有效地培养和利用了高级人才。在发达国家受过教育或曾在外国公司工作过的各部门的高级人才回国后在政府机关或民间企业、研究机构起了主导作用,从而成为引进先进技术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四、利用发达国家经济景气的有利时机发展自己。
近30多年来,发达国家能够维持繁荣的国际经济因素,首先是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廉价的轻工业产品之故,其次是世界的初级产品价格长期稳定。而这种国际经济条件为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国注入了活力。从世界经济角度来看,韩国工业国的经济成长,可以说是发达国家的经济繁荣向外扩散的结果。因为,新兴工业国的经济发展虽然有其内在的发展因素,但主要是因为实行了引进发达国家资本,发展面向发达国家国内场的出口主导型经济发展政策。韩国经济借助于出口战略,在总量成长方面是取得了巨大成功。

第五、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加快韩国现代化进程的新途径。
目前,韩国早已迅速克服金融危机的影响而进入快速增长。在新经济时代到来的时候,韩国开始致力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韩国总统金大中于2000年初表示,韩国对科研的投资要提高到占财政预算总额的4.1%,在2003年将增加到5%。在韩国面向21世纪的一个关于促进科技发展的方案中提出,从1998年至2003年要投资14万亿韩元,集中发展计算机、半导体、生物、化工、航空、航天等28个知识基础的产业,并指定国家重点研究机构,从事生命科学、信息、原子能、新材料、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基础应用技术开发。同时,韩国政府对此还采取了相应的科研体制创新和其他有力的政策支持。可以说,韩国的这一举措将为其在新世纪的腾飞注入新的长久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