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一定要养车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kh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2007年9月22日,是我国第一个全国范围的“无车日”。截至目前,全国共有北京、上海、天津等108个城市响应。
  美国生态学家布朗先生曾说过:“如果有朝一日,中国的每个家庭都拥有一部汽车,或者有一些家庭拥有两部汽车,就像今天的美国那样。那么中国每一天将需要8000万桶石油,而目前世界石油的日产量才为7400万桶。”有了车就要修路,据布朗的测算,假定中国每个家庭都拥有汽车。那么为了提供所需要的道路和停车场,要占用大约1600万公顷的土地,相当于中国稻田面积的一半……
  如果我们按照这一代人的高耗能生活方式,去掏空地下的石油和煤层,去阻截江河建造更多的水电大坝的时候,支撑我们生存的物种和生态链条将极为脆弱。生态系统是一个民族的生命线,如今,这条生命线的尾端就抓在每个人的手中。
  面对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损耗,节能、环保,已经成为当代人必须承担的一种社会责任。
  
  随着中国GDP连续大幅增长,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车在大多数人眼中成了不可替代的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从发迹了的田舍翁到白领精英,谁也挡不住这种心醉神迷的力量。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私家车大行其道,那些独有创意的牌照和汽车俱乐部的活动花招,无一不张扬着人们对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的骄傲。
  我曾在国内的一份报纸上读过一篇文章,说:“中国这些年经济发展迅猛,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一个‘中产阶层’正在形成,‘美国梦’也可以在中国实现了!而‘中产阶层’的标志是什么呢。就是和美国中产阶级一样:拥有一套住房一辆车。”中国的迅猛发展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可“拥有一套住房一辆车”就是美国中产阶级的标准吗?
  据我所知,在美国是否属于中产阶级,首先看你年收入是多少。按2003年的标准,单身年收入在4-6万美元,或家庭年收入在5-7万美元之间属中产阶级;除了收入稳定、拥有一定的财富外,中产阶级群体还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自由的意志以及普遍的社会关怀。中产阶级之所以成为社会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并不单单因为他们口袋里的钱财,还要具有“一定的知识资本与社会关怀”。至于是否拥有房子或车子则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喜好,取决于你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而和你处在的“阶级”无关。
  在北美,80%左右的白人是不养车的,我最早发现的有钱且不养车的是我的老板。一次我和他出差去波士顿,他告诉我要租一辆车。我感到很奇怪,他应该是有车的,便问道:“为什么不开自己的车去?”他说:“我没有车。”我想,他每年至少赚30万美元,为什么不养车呢?他看出了我诧异的眼神。“为什么一定要养车呢?”他反问我。从注意到老板不养车开始,我渐渐地发现“真正”的美国人绝大多数不养车。以世界上最富裕的地区曼哈顿为例。这里95%以上的居民没有汽车,都乘坐公交车。如果周末去海滩等地度假,他们会选择租车。
  亿万富翁纽约市长布隆伯格也是每天坐四五号地铁上班,人称“地铁市长”,起先我想那不过是拉选票的“噱头”吧。后来有两年,因为我也每天坐四五号上班,隔三差五碰到他,才相信不是做秀。再后来,我住进了曼哈顿的罗斯福岛,这儿是各国驻联合国各级官员的居所,前秘书长安南就曾在岛上住了好些年。他们也算是入乡随俗吧,每天都是搭乘岛上的红色大巴出出进进。这红色大巴和美国接送小孩儿上学的校车很像。一大车衣冠楚楚的大使参赞们乘坐其中也算是纽约的一大景观吧。
  再来看看欧洲最富有的城市慕尼黑,每天有60%的公民乘坐公共汽车,20%的人骑自行车出行。
  四个月前,我从华尔街回到多伦多,进入了加拿大第二大银行所属的证券公司任电子交易系统的技术主管。我的办公室在位于多伦多的Bay街和King大道的路口的丰业银行大厦的34层,这儿是加拿大金融中心,加拿大四大银行的总部大楼各占一个街口。这里,几乎每家银行总部大楼门口都停了上百辆自行车,很多家住附近的白领都是骑单车上班的,其中,也包括我们公司的CTO(首席技术官)。
  在西方发达国家,那种将骑自行车或乘坐公车看成是降低自己身份的观念早已过时。在某种意义上,良好的自行车或公车基础设施是民主政治的反映:它表明一个骑自行车或坐公车上班的公民与另一个坐在豪华轿车里的公民同等重要。甚至有更多的人将骑自行车,当作一种时尚和光荣。
  《世界地理杂志》中有一段文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撞击着我的心——“气温再升1度,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变沙漠,阿尔卑斯山冰雪全部融化,澳大利亚大堡礁全部死亡;气温升2度,全球海洋的水平面上升7米,安第斯山系的冰架全部消失,三分之一动植物种群灭绝;气温升3度,全球变暖趋势将彻底失控,亚马孙热带雨林变成荒漠,许多农民将被逼背井离乡,低海拔地区被海水淹没,气温升4度,北冰洋所有冰盖消失,欧洲开始形成新的沙漠;气温升5度,地球……”环境污染是致使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而汽车排放的尾气又对环境有着破坏性的影响。
  今年的7月15日,法国巴黎率先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自行车革命”——从政府层面启动了“Velib”(自行车自助出租服务)。它并非号召每个人买一辆自行车。而是市政府将两万辆特制的优质自行车安放在全市300多个自行车站,同时有一套电子智能系统来管理人们对于自行车的租借、使用和存放。如同公共汽车站那样,这个自行车出租系统每隔300米就有一个自行车站。站的位置是经过精心测定和设计的,同原有的公交系统——地铁、公交和出租车站形成良好的衔接和配合,方便人们随时随地换乘。每个自行车站都有几十辆自行车,每辆自行车通过一个电子锁固定在停车位上,同时有一个智能的管理柱供大家通过刷卡来借车和存车。巴黎人把这场野心勃勃的环保交通革命命名为:“自行自由!”
  此外,有些人可能觉得一个地方的汽车越多,那个地方的生产效率就越高。真是这样吗?最近哈佛有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郊区,在中小城市,情况的确如上所述。但在大城市就绝非如此。在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汽车的数量从无到有的初期阶段,生产效率的确成正比提高。但到达一定数目后,交通成本将会越来越高,渐渐地将会抵消生产力的提高。而随着汽车的进一步增加,就会和效率成反比,那时,整个城市就渐渐成了一个巨大的停车场,大家都将动弹不得……
  记得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中国不适合发展私人汽车。当你在高速公路上。看到几乎每辆能坐五个人以上的车,只坐一个人时,你就可以感觉到那种浪费的程度了!统计资料显示,美国人口只占全球3%,却消耗了几乎全球一半的资源!我时常在想,等什么时候中国私家车的比例和美国一样时,这个地球的寿命大概就快到了。
  9月22日,国内首推“无车日”活动,这非常好。其实。“无车日”只是一种具有象征意味的理念,其根本目的不是无车,而是如何做到环保,如何解决拥堵,如何节省资源。希望此举能真正地唤起市民的节能、环保意识。但转念间,我又生出一些担心,以汽车家庭化来衡量国民生活品质,这与“无车日”是不是相互矛盾呢?
  
  链接:
  
  1、“无车日”活动滥觞于法国巴黎,1998年9月22日,法国35个城市的民众庄严承诺“今天我在城里不开车”。法国35个城市的市民自愿在这一天弃用私家车。一年后的同一天,法国66个城市和意大利92个城市参加了“无车日”活动。2000年,无车日倡议被纳入欧盟的环保政策框架内。9月22日成为“欧洲无车日”、“国际无车日”。全球前后有1488座城市加入了这一活动。
  
  2、当今。发达国家已经越来越重视环保节能。据悉,最近德国出现了梅赛德斯——奔驰牌高级爬山自行车。采用气减震、变速、前后轮盘式刹车,可折叠。此外。德国、法国、荷兰、瑞士等国家还计划建造自行车高速公路。环保的重要性在发达国家已经不言而喻。
其他文献
岳父的恋女情结让我很不适应     那年夏天,在一个朋友的生日聚餐上,我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宁馨,她给我的印象是恬静、温柔,话语不多。现在的女孩大都个性张扬,说起话来张牙舞爪,宁馨这样的女孩算得上凤毛麟角。   我从朋友那里了解到,宁馨仍待嫁闺中。于是,我要了她的联系方式,过后频频约她。宁馨起先很矜持,借口在家里陪老爸,不愿意出来。我跑到她家附近,请她吃“碰碰凉”消暑,她才出来了。  
古时候,人的平均寿命很低,但文人却是一个特例,孔子、庄子、孟子、墨子,都活到八九十岁。而在现代,文坛亦不乏长寿文人,他们是如何做到健康长寿的呢?  巴金是中国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百岁作家,其长寿之道在于养精。他每天出门散步,这种习惯,一直持续到老年。即使在1967年9月18日,他被红卫兵揪到上海江湾,在《随想录·五十五·赵丹同志》记有:“准备26日开批斗大会一两天,我晚饭后照例在门前散步。”加上巴金
在学校每年举办的野外接力追踪赛和游泳比赛中,我都不像其他同学一样精神振奋,情绪激昂,而是非常沮丧和失落。因为我总是被遗忘。其实,这对我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早就和家常便饭一样习以为常了。每次都是由四支队伍的四个孩子代表着他们各自的队伍冲向终点那根蓝色的缎带,看最终哪支队伍能赢得比赛。但那里面绝对没有我。因为我年龄太小,不能成为一位领队,而我又太瘦弱,也不能成为一名运动员。这些我早在12岁以前
宋锦家住五楼,她和她的隔壁邻居鲁英华,原来关系很好。鲁英华爱花,受她的影响,宋锦也爱起了花。两家向阳的阳台仅一墙之隔,站在高凳上,可面对面讲话。她们在各家的阳台上养起了月季花。几年下来,两家的月季便长得比人还高,每到春夏秋,月季便像比赛,那茬未败这茬又开,花香袭人令人陶醉。  可好景不长。两位女邻居后来发生了矛盾,宋锦气盛之下,就将自己这边的花拔了,以示决裂。两人矛盾本来主要怨宋锦,她若主动示好,
在济南径十路的某一高档住宅小区里,有这样一位妻子,因为坚信"爱情也会长脚",于是通过GPS卫星定位系统,24小时监控丈夫的小汽车的动向。在她高科技的监控下,丈夫的行踪都在她的掌握之中。然而,她掌握了丈夫的行踪,却无法抓住他的心,最后竟弄丢了爱情……
一    陈佳洛是从小就让人宠坏的男孩子。上幼儿园时,他的长睫毛就让小女孩儿们喜欢得不行,老师亦是喜欢这样漂亮懂事的男孩儿,大个儿的苹果总是让他先挑。  上了中学,他更是成为女生心中的白马王子。他能把齐秦的歌唱得惟妙惟肖,当他弹着吉他在元旦晚会上唱《外面的世界》时,好多女生泪水涟涟。小米说,素然,我喜欢陈佳洛,怎么办?  很多女生告诉我这句话。她们偷偷看他,说他理了什么发型又看了什么书。陈佳洛的成
【内容摘要】数学思想是对数学事实与理论经过概括后产生的本质认识。高中数学涉及很多的数学思想主要有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整体思想等,用于解答数学习题,能够少走弯路,提高解题正确率。授课中应注重为学生逐一讲解这些数学思想,总结这些思想适用的数学题型。与此同时,针对不同的数学思想,与学生一起剖析经典的例题,以达到锻炼学生思维,提升其举一反三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思想解题应用例
【内容摘要】高效课堂已经成为高中化学教师追求的目标,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完成教材规定的教学目标。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如何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情感,如何最大程度发挥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就成为广大高中化学教师所面临的难题。在此背景下,笔者对如何开展高中化学高效教学展开探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化学 高效课堂 研究  由于来自于高考的巨大压力,广大
13年前,妻子孙玲突然离家出走。从此,  丈夫孙明便苦苦地寻找和等待。13年后,当所  有人都以为孙玲已离开人世时,身患重病的她却突然现  身。令人震惊的是,孙玲一直住在邻居宫桐家里!13年  来,她足不出户,一直做宫桐的秘密情人。  尽管孙玲背叛孙明长达13年,但面对身患重病的结  发之妻,孙明却义无反顾地尽着丈夫的责任。谁知,回  家不久孙玲再次背叛了孙明,并向他提出了离婚。当法  院驳回孙玲
你是否觉得自己臀部松松垮垮?也许你还没有意识到,生活中不经意的小习惯,可能就是导致臀部变形的“元凶”。也许你可以从形体教练那里得到整套的形体锻炼计划,但日常的细节却是不可忽视的,也许就是那么一个小动作,日积月累,足以令你拥有肥臀或电臀!   臀部变形坏习惯:   1.不良坐姿   软骨坐姿:当你如软骨般斜斜坐在椅子上时,压力集中在脊椎的尾端,使得血液循环不良,氧气供给也不足。不仅你的背脊受影响,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