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u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应设趣引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重视引导,教给学生探究方法;交流合作,丰富学生探究体验;合理评估,确保学生探究质量。
  关键词: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 探究欲望 探究方法 探究体验 探究质量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课程的执行者向课程的构建者转变,教师不再扮演“专家”的角色,而是通过帮助学生获得、解释、组织和转换大量的信息,促进学生学习及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我结合自己多年的物理教学实践阐述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做法。
  一、设趣引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潘菽先生在他编著的《教育心理学》中论述了学生认识自然现象的兴趣发展水平。文章中提到,一般学生都乐于感知客观事物,对感知客观事物感到满足;有的学生则有操作的兴趣,他们不满足于观察某种自然现象,而要通过自己的活动对事物施加影响。学生有了解如何引起或改变自然现象的要求,以及进行种种实践探究活动的尝试,开始注意实验现象与条件的变化。不少有经验的教师都说,有些学生认为初中物理难学,主要原因之一是物理知识太抽象。如果在教学中加强实验教学,就会把枯燥的物理概念、规律变成为生动有趣的内容,使学生感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然就会对所学的内容倾注大量时间和精力,就会主动地投入到对感兴趣的问题的研究中。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尽可能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为求知而乐,为探究而兴奋。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所说:“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看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换句话说,也就是有没有事业心,这不能有丝毫的强迫……比如搞物理试验,因为我有兴趣,我可以两天两夜,甚至三天三夜待在实验室里,守在仪器旁。我急切地希望发现我所要探究的东西。”可以看出兴趣是引起和保持注意的重要因素,对感兴趣的事物,学生总是能愉快地、主动地探究它。
  例如在学习《平面镜》这一节时,利用视频展示,杯中有一支蜡烛,蜡烛的火焰在飘动,往杯中倒水,当水面超过烛焰时,蜡烛竟然还在燃烧。这时,学生异常惊讶:蜡烛真能在水中燃烧吗?新奇、有趣的演示实验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立刻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再播放下去,学生会发现有一块玻璃板,在玻璃板的前面还有一支燃烧着的蜡烛。此时他们恍然大悟:原来,水中的蜡烛只是一个像。请问蜡烛放在哪里才能使像成在杯中?引导学生回忆照镜子的情景,猜想平面镜成像时物与像的关系,像在镜前还是镜后?像和物与平面镜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像与物的大小始终相等吗?怎样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怎样确定像的位置?创设恰当的物理情境有利于教学,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识的生活意义和社会意义。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有目的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二、重视引导,教给学生探究方法
  在物理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生一切探索的行为来源于自身的愿望,而探索的愿望源自认知冲突。因此尽可能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的机会,适当引导点拨,体验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再感受某一物理问题是怎样产生的,物理概念是怎样建立的,物理学中的某一结论或规律是怎样获得的,这些物理结论或规律分别有哪些作用和应用,等等。这样当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实践时,就会体验到探究的方法。
  例如,实验一:观察身边的透镜。(1)观察你身边各种各样的透镜,如放大镜、近视眼镜、老花镜及实验室里的凸透镜和凹透镜等。(2)记录你看到的现象。(3)就你看到的现象,你能提出什么问题?(4)你能对这些透镜进行分类吗?在学生明确探究问题后,让学生对生活和实验室中的各种透镜进行观察,进行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自己提出一种分类标准并进行分类,同时,让学生透过透镜观察周围的物体(如书上的字画)并提出问题,为后续探究课题的提出做准备。
  三、交流合作,丰富学生探究体验
  在探究式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语言表达机会,要培养学生用已有知识和较准确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探究成果。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不同,对知识的认识角度和深度也不一样。因此,组织学生有目的地交流讨论是非常必要的。在学生探究后,要让学生发表他们探究的结果,对一些有争论的问题,可以讲出各自不同的意见,对有疑问的地方可以提出,通过讨论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集中起来,使大家对所要认识的事物了解得更全面。让学生参与交流合作,能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也可以促进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例如:学习《变阻器》这一节内容中的滑动变阻器时,先让学生讨论:“如何改变电路中电灯的亮度?”学生会提出各种方法,如改变电池的节数、串联一只电阻等。接着提问:同学们提出的各种方法有什么优缺点?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如果用增加电池节数的方法则可能烧坏灯丝;在减少节数时,电灯亮度过暗;电灯的亮度不能连续可调等。为了丰富学生的探究体验,在物理探究教学中,应该多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看一看”、“试一试”、“猜一猜”,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个性得到张扬,因探究成功而获得快乐的体验。
  四、合理评估,确保学生探究质量
  评估是探究过程的重要环节,过去的物理教学虽然也组织一些探究活动,但是,往往在得出结论后就万事大吉。学生通过探究究竟得到了哪些启示?为什么探究的结果与事先的预测不一样?探究的设计和计划的进行过程是否有缺陷?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只有通过这样的反思和评估,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才能逐步提高,探究成果才能得到巩固。
  参考文献:
  [1]刘学鸣.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生活化实践”探索[J].教育学刊,2001(2).
  [2]马如心.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理论问题研究[J].教育学报,2007(3).
  [3]卫祥.物理教学与物理思维能力培养方法探析[J].物理教育学报,2012(1).
其他文献
禽白血病(avian leucosis, AL)是指由反转录病毒科甲型反转录病毒属禽白血病病毒引起的以禽类造血组织中某些细胞成分过度增生为主的一类可传染的肿瘤性疾病,其病毒可划分为A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 RV)引发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几乎感染所有的温血动物和人,能引起急性致死性脑脊髓炎,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100%,是迄今为止,病死率最高
摘 要: 当今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教学的重点之一,受到了广大老师的重视。本文主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加强实验教学等方面阐述如何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方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国的竞争逐渐表现为创新科技的竞争,而创新科技的发展需要依靠创新人才,因此,各国的教育都十分
摘 要: 在物理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制实验器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运用自制教具,提高学生的研究素养;灵活使用自制教具,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此外,还要注意自制教具与教材的紧密结合,自制教具与正规教具的使用相结合,真正发挥自制器具的作用。  关键词: 物理教学 自制实验器具 实验兴趣 创新意识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验证为主的基础学科,抽象的物理定理往往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轻松地解释和充分地验证。在初中物理教
因为资金链断裂,御景绿洲673户业主时隔一年仍未能够收楼。按照合同上万分之五标准赔偿,国泰天彤房地产公司需要支付673户业主过亿元的赔偿金。可对本就心烦的业主而言,这笔赔偿金额或将大打折扣。  一年过去了,吴力仍没拿到御景绿洲的房屋钥匙。而按照合同规定,这个位于广东从化的项目应该早在2012年底就交付使用。可让600多户业主们烦心的是:到现在还不确定什么时候可以收楼。  事件的另一方,从化国泰天彤
在锅炉及管道的生产、安装过程中,45°管板焊接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打底层焊道容易出现未熔合以及焊瘤,填充层和盖面层容易出现熔合不良、咬边、焊波粗糙等。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 hepatitis,DVH)是一种对雏鸭高度致死,且传播迅速、以肝炎为主要病变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病原为小RNA病毒科、禽肝病毒属的鸭甲肝病毒(Duck Hep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的推广,能使棉花产量提高1~2成,但苗床“三高”(水、肥、温)的环境条件,常常出现菌病暴发蔓延、杂草丛生、棉苗徒长、成钵率低、苗病苗弱,移栽后缓苗期长,早苗
摘 要: 高中物理教师要精心研究初高中的教材,通过实验加强直观教学,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练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  关键词: 初高中物理 衔接教学 教材 基础训练  物理难学是初高中学生的共同感觉,新升入高中的学生尤其觉得难,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有教材的原因,有教法学法的原因,也有学生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的原因,虽然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有
高中物理教学的关键在于贴近学生生活开展教学,让物理走进生活、融入生活。生活是物理知识的来源。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用物理知识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自觉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处理简单的生活问题。让物理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将生活渗透于物理教学中,走物理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物理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物理教学的返璞归真。  一、生活化物理问题的课堂导入  在物理课堂的导入环节引用生活中的问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