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舍防雷工程技术探讨

来源 :科技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st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中小学校舍防雷工程上应注意的技术问题和后续防雷管理工作的开展问题,提出了一些处理意见,为学校雷电防护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校 雷电防护 防雷管理
  中图分类号:TU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3(c)-0035-01
  
  学校是教书育人,学生聚集的地方,防雷设施尤其重要。近几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学校高层建筑物不断增多,电化教育、远程教育等信息技术应用日益普及,雷电隐患也随之增加,但由于部分学校,特别是农村偏远山区的学校防雷意识淡薄,许多学校校舍未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国家现行有关防雷规范安装防雷装置。为贯彻落实全国校安工程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和浙江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发挥气象部分防雷安全管理职能作用,扎实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防雷工作。本文谈谈学校防雷工程上应注意的技术问题和后续防雷管理工作的开展问题。
  
  1 基本概况
  1.1 中小学校防雷装置概况
  根据浙江省气象局下发《中小学校舍防雷安全排查工作细则》的通知,就2009年5月初,我局派出5名工作人员,对文成县教育局下属75所中小学327栋校舍防雷装置安全性能情况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检查。在抽查中,就新建的文成中学防雷装置完全合格外,其他学校都有部分或全部校舍不同程度存在防雷安全隐患。8所民办学校均无任何防雷装置,不合格率就占所普查学校的98.7%。
  1.2 文成县雷电活动概括
  我县地处亚热带,气候比较复杂,雷电活动和雷击灾害频繁,历年平均雷暴日数达70天,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年雷暴日数达40天,属强雷暴区。本县的雷灾涉及了电力、通信、电视广播、计算机网络等设施,造成每年直接经济损失数上百万元。
  根据中国气象局国家雷电监测预警网的闪电资料,利用ADTD雷电定位图形显示系统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文成县的总闪电次数为5075次,其中正闪电295次、负闪电4780次;正闪电平均强度28.2688kA、负闪电平均强度-34.3475kA、总闪电平均强度为33.99kA、最大正闪强度和最大负闪强度分别是326.512kA、-977.627kA。正闪电次数占与总闪电次数的比例为5.81%。2010年文成县的闪电天数为79天。
  
  2 中小学校舍防雷整改设计施工应注意技术问题
  2.1 校舍直击雷防护
  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2000版)要求,建筑物外部防雷设施是由:避雷针、避雷带、引下线、接地装置等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将雷电流泄放大地,以起到抑制强雷电作用。根据规范,学校建筑基本采取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雷电防护措施。
  接闪器的作用是拦截雷闪,引导雷电流经规定的引下线向大地泄放而不危害被保护的设备。一般情况,只要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2000版)要求,在校舍屋面女儿墙、屋檐、屋脊上设置避雷带或避雷网。对于安装有特殊要求的老房子瓦片屋顶的坡屋面,由于屋檐等处无法安装避雷带,对于这钟不规则屋顶的建筑物,可设置避雷带和避雷针相结合做接闪器。
  引下线是将接闪器拦截到的雷闪电流引向接地装置使雷电能量释放到大地。近年来新建的校舍,基本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当柱内主筋材料规格符合规范要求时,可利用柱内主筋做引下线。然而,有很多校舍在建设中没有考虑防雷装置,建筑结构也属于砖混结构的。对于这类情况,认为这样的校舍正立面可不明敷引下线,在校舍背面敷设引下线,间距设置应按照二类防雷建筑物考虑,并保证防雷的安全距离同时在明敷引下线距离地面1.7m以下采用套PVC管进行防护。
  接地装置是将雷电流释放到大地。学校校舍的防雷接地和电气接地为共用接地时,其接地电阻值不宜大于4Ω。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物,可利用其基础内钢筋作为接地体。接地装置可根据实际地形做相应敷设,一般校舍布置在整个学校操场四周,则人工接地装置可敷设各校舍的背面,较近的接地体可相互连接。对于土壤电阻率比较高的地区,可利用换土或使用降阻剂等方法来降地接地电阻值。
  接闪器、雷电流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是外部防雷三个必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内部防雷的前提和基础防线。
  2.2 校舍雷击电磁脉冲防护
  雷击事例表明雷电波入侵引起的雷击事故的占大部分,可直接损害计算机、电子设备等系统。可按照《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要求采取雷击电磁脉冲防护措施,电源线路电涌保护器安装可考虑在学校的配电房总配电柜内,每栋校舍的总配电箱内,及网络机房总电源处设置相适配的电源电涌保护器。信号线路的信号电涌保護器的配置应按信号的的频率、电压、工作电流、插入损耗和接口型号选择。
  2.3 等电位连接
  为了消除雷电引起的电位差,就需要实行等电位连接。电源线、信号线、金属管道等都要通过过电压保护器进行等电位连接,各个内层保护区的界面处同样要依次进行局部等电位连接。在学校的网络机房、监控机房内设置接地汇流排,把机房内所有金属机柜、静电地板支架等设备做等电位连接。
  2.4 部分不宜安装直击雷装置的校舍
  对于一些农村学校,校舍老旧,无法安装防雷装置,此时,应尽可能的争取资金先解决校舍的建设问题,使防雷装置与校舍建设做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但应在学校进行防雷科普宣传。对于校内的高大树木,宜安装避雷针做直击雷防护,否则可要求树木矮于校舍高度1m以上,或宜有5m以上的安全距离,同时在大树显著位置悬挂防雷警示牌,提醒学生、教师雷雨天气不要在大树下逗留。
  
  3 后续防雷管理工作开展
  后续防雷管理工作开展必须要强化管理,落实防雷安全责任。各地气象部分要严格将所有中小学校纳入防雷重点单位管理,着力推进中小学校全面提高防雷综合管理水平和防雷减灾能力。一是要督促中小学校建立健全各项防雷安全制度,建立完善雷电灾害应急预案,建立防雷安全责任制和防雷安全岗位责任制,落实其防雷安全管理的责任部分和防雷安全管理员,建立防雷安全档案。二是深入防雷安全科普宣传工作,推动教育部分将防雷知识纳入中小学校长、教师安全教育体系和课堂教育,不断提高师生依法防雷、科学防雷、主动防雷的意识和避险、自救、互救能力。
  
  4 结语
  学校防雷安全工作是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着教育事业长远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谐。为保障学校校舍和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加强学校防雷安全工程建设,消除学校安全隐患。各地气象部分要高度重视、统一部署,全面落实防雷安全责任,强化防雷安全的日常管理监督,积极实施我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通过多项措施,保障国家财产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S].2000.
  [2] 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S].
  [3] 梅卫群.建筑防雷工程与设计[M].气象出版社,2008.
其他文献
本文在构建广义财政可持续性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发生欧债危机国家的典型事实进行系统总结,并利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宏观经济指标预测数据,使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化工企业的不断壮大,化工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不断改进自身的生产,保障员工和企业的生产安全。本文通过对化工企业电气系统设计与线路安装要点
中职计算机专业"项目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可以有效的改善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学校教学与企业工作岗位的衔接,本文从学生的操作习惯、学习动机、学习主动性等三个方面,阐述了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是高职院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扩大和软、硬件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人员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如何培养出
科研课题的中标数可作为衡量一个单位学术地位、学术水平的尺子。我国科研基金数量有限,每年申报人数众多,因此,竞争十分激烈。如何提高命中率,一般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