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6月18日父亲节,歌手李琛在微信朋友圈第一次晒出一张自己和父亲的合影照,还写了一段话,说出了他的身世,令人唏嘘。
李琛,当年凭借一首《窗外》走红,除一直在歌坛拼搏之外,近年还主演了《一样的人》、《风云九州》等影视剧。鲜为人知的是,李琛8岁时,父母离异,他和姐姐被母亲带出四川雅安的大山,他更加自卑和孤独。怀着对音乐的梦想,他登上歌坛。
在最艰苦的岁月里,父爱的缺席,曾让李琛怨恨,带给他深深的伤痛。当他荣归故里,并且也做了父亲后,他懂得了隐没在大山里的深深父爱……
父母离异父子相离:那是残疾少年最深的痛
1988年,在和父亲分别5年之后,13岁的李琛第一次有了见父亲的机会。一天,姐姐接到父亲来信,说父亲去上海,回来时火车路过西安,有几分钟停留时间,父亲想见他们。李琛激动不已……
李琛父亲是上海人,后到上海庆安公司西安分公司工作,经人介绍,认识了李琛的母亲,两人结婚。李琛母亲是大家闺秀,毕业于西北大学。父母养育了三个孩子:李琛和姐姐、弟弟。后来,父亲到雅安市大山里的174兵工厂工作,母亲到兵工厂子弟学校当老师,一家5口人,挤在不到20平米的简易职工家属楼里,生活特别艰难。
李琛幼时因患小儿麻痹症致残,得拄着双拐,但孩子不知愁滋味,大山里的兵工厂、小学、商店、卫生所,都留下了他童年的印迹,父亲带他到小河里抓蝌蚪,他腿脚不便,还是开心不已。
母亲带李琛和姐姐住在外间的双人床上,父亲带着弟弟住在里间一张单人床上。李琛唯一一次和父亲睡一张床,是在他7岁那年冬天。一天晚上,弟弟嚷着要跟母亲睡,李琛就和父亲睡一张床,父亲给他讲故事,教他在灯影里用双手做各种影像投射到墙上,看着自己的小手和父亲的大手做出的小动物影子,李琛兴奋得不行。
可是第二年,父母却因性格不合离婚,李琛和姐姐跟母亲回西安生活,弟弟跟父亲留在大山里。搬家那天,厂里派了一辆大卡车,父亲把李琛搂在怀里,叮嘱:“你好好上学,长大了,学一门手艺,如修锁、修自行车,修鞋,都能养活自己。”
李琛哭得一塌糊涂,弟弟上来抱着他哭,姐姐又过来抱着弟弟哭。父亲擦擦眼泪,把拄着双拐的李琛抱到了车上。李琛几乎一路哭到西安。
母亲回西安后,到西安市第35中学当老师,李琛和姐姐就在家附近的小学上学。母亲不甘心让他一辈子拄着双拐,带他四处求医问药。
李琛13岁那年,母亲得知西安一家医院能治疗他的腿,医生承诺至少能帮他扔掉一根拐。母亲于是把他带到医院,医生说他的左脚踝要镶进一颗螺钉,一是起到固定作用;二是激发神经活力,促进身体发育,连续做5次手术,就可以扔掉一根拐。
在这家医院里,李琛忍受着撕心裂肺的疼痛,做了螺钉镶嵌手术。然而,事后一位知情人告诉母子俩,这种手术必须等到18岁身体发育成熟后才能做,否则会把脚关节锁死,结果适得其反。
果然,李琛被镶进螺钉的左脚踝渐渐长死,无法转动,连上厕所都要母亲和姐姐扶着,他只能仍旧拄着双拐,每迈一步,都觉得心被撕痛。
李琛第一次对父亲产生了怨恨,可又常常被对父亲的思念所占据……
父亲坐的火车路过西安那天,李琛和姐姐早早就买了站台票,进了车站,等着父亲坐的那列火车开过来。火车终于进站,姐姐带李琛找到了父亲乘坐的车厢,隔着车窗玻璃,李琛看见了父亲、继母以及继母带过来的和他弟弟年龄差不多的小女孩。
父親走下车厢,奔向李琛姐弟俩,把李琛搂在怀里,李琛的眼泪“哗”地滚下来。父亲只跟他俩说了几分钟的话,然后又上了火车,火车就开走了。
李琛拄着双拐,站在月台上,火车在他的视线里越开越远,姐弟俩的脸上挂满泪珠。那短短的几分钟见面,李琛都记不得父亲说了些什么,也说不清对父亲是爱还是恨,父亲把爱给了人家的孩子,忧伤的感觉在他心里萦绕了好久……
身边没有父亲,李琛是家里唯一的男人,他想早一天自立。他唯一的爱好就是唱歌,音乐可以帮他解除寂寞,同时也能让他不那么自卑。
李琛渐渐显露出唱歌的天赋。上高中时,他就开始在西安的各个歌厅唱歌,渐渐小有名气,一个月能挣上五六百元。母亲的负担也减轻了。
有了歌有了爱的小家:却难向您诉说情怀
高中毕业前一年冬天,李琛攒了2000多元,想去重庆买一辆残疾人摩托车。父亲听说后想见见他。李琛到达成都时,父亲特地请假从雅安的大山里赶到成都火车站,将李琛领到174兵工厂驻成都办事处,父子俩在一起住了一夜。
父亲仍担心李琛将来的生计,劝李琛要学一门手艺,说唱歌是吃青春饭。李琛知道父亲这些关于谋生的想法已经落伍了,但他没有反驳父亲,而是显出一副顺从的样子,认真听着父亲的话。
那时,父亲的第二次婚姻失败了,又独自一人生活(李琛的弟弟后来到了上海),李琛看到父亲十分孤独,心里仅有的那点怨恨,早已变成了同情和怜悯。那天晚上,父子俩聊了许多家常话。晚上临睡前,父亲打来一盆热水,把李琛的脚放在水盆里,要亲手给李琛洗脚,李琛挣扎着要把脚从水盆里拿出来,父亲按住他的脚说:“儿子,你8岁就离开了爸爸,爸爸什么也没为你做,就让爸爸帮你洗洗脚吧。”李琛便不再挣扎,父亲一边给他洗脚,一边掉泪儿,泪滴到水盆里的声音似乎都能听到。李琛闭上眼睛,眼角全是泪水。
第二天,父亲把李琛送到成都火车站,临上车前,拿出50元钱,硬塞进李琛的手里。李琛握着这50元钱,就像握着父亲一颗滚烫的心。
高中毕业后,李琛考入西安中国画院,除了学习,他还在坚持唱歌,音乐已经占据他的灵魂。
毕业后,李琛留院从事古画复制工作。两年后,李琛加入陕西省残疾人射击队,多次代表陕西省参加全国比赛,获得第三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男子气手枪冠军。他还获得全国首届残疾人《中华曲库》歌曲电视大赛通俗唱法一等奖,进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成了一名职业歌手,实现了音乐的梦想。
李琛,当年凭借一首《窗外》走红,除一直在歌坛拼搏之外,近年还主演了《一样的人》、《风云九州》等影视剧。鲜为人知的是,李琛8岁时,父母离异,他和姐姐被母亲带出四川雅安的大山,他更加自卑和孤独。怀着对音乐的梦想,他登上歌坛。
在最艰苦的岁月里,父爱的缺席,曾让李琛怨恨,带给他深深的伤痛。当他荣归故里,并且也做了父亲后,他懂得了隐没在大山里的深深父爱……
父母离异父子相离:那是残疾少年最深的痛
1988年,在和父亲分别5年之后,13岁的李琛第一次有了见父亲的机会。一天,姐姐接到父亲来信,说父亲去上海,回来时火车路过西安,有几分钟停留时间,父亲想见他们。李琛激动不已……
李琛父亲是上海人,后到上海庆安公司西安分公司工作,经人介绍,认识了李琛的母亲,两人结婚。李琛母亲是大家闺秀,毕业于西北大学。父母养育了三个孩子:李琛和姐姐、弟弟。后来,父亲到雅安市大山里的174兵工厂工作,母亲到兵工厂子弟学校当老师,一家5口人,挤在不到20平米的简易职工家属楼里,生活特别艰难。
李琛幼时因患小儿麻痹症致残,得拄着双拐,但孩子不知愁滋味,大山里的兵工厂、小学、商店、卫生所,都留下了他童年的印迹,父亲带他到小河里抓蝌蚪,他腿脚不便,还是开心不已。
母亲带李琛和姐姐住在外间的双人床上,父亲带着弟弟住在里间一张单人床上。李琛唯一一次和父亲睡一张床,是在他7岁那年冬天。一天晚上,弟弟嚷着要跟母亲睡,李琛就和父亲睡一张床,父亲给他讲故事,教他在灯影里用双手做各种影像投射到墙上,看着自己的小手和父亲的大手做出的小动物影子,李琛兴奋得不行。
可是第二年,父母却因性格不合离婚,李琛和姐姐跟母亲回西安生活,弟弟跟父亲留在大山里。搬家那天,厂里派了一辆大卡车,父亲把李琛搂在怀里,叮嘱:“你好好上学,长大了,学一门手艺,如修锁、修自行车,修鞋,都能养活自己。”
李琛哭得一塌糊涂,弟弟上来抱着他哭,姐姐又过来抱着弟弟哭。父亲擦擦眼泪,把拄着双拐的李琛抱到了车上。李琛几乎一路哭到西安。
母亲回西安后,到西安市第35中学当老师,李琛和姐姐就在家附近的小学上学。母亲不甘心让他一辈子拄着双拐,带他四处求医问药。
李琛13岁那年,母亲得知西安一家医院能治疗他的腿,医生承诺至少能帮他扔掉一根拐。母亲于是把他带到医院,医生说他的左脚踝要镶进一颗螺钉,一是起到固定作用;二是激发神经活力,促进身体发育,连续做5次手术,就可以扔掉一根拐。
在这家医院里,李琛忍受着撕心裂肺的疼痛,做了螺钉镶嵌手术。然而,事后一位知情人告诉母子俩,这种手术必须等到18岁身体发育成熟后才能做,否则会把脚关节锁死,结果适得其反。
果然,李琛被镶进螺钉的左脚踝渐渐长死,无法转动,连上厕所都要母亲和姐姐扶着,他只能仍旧拄着双拐,每迈一步,都觉得心被撕痛。
李琛第一次对父亲产生了怨恨,可又常常被对父亲的思念所占据……
父亲坐的火车路过西安那天,李琛和姐姐早早就买了站台票,进了车站,等着父亲坐的那列火车开过来。火车终于进站,姐姐带李琛找到了父亲乘坐的车厢,隔着车窗玻璃,李琛看见了父亲、继母以及继母带过来的和他弟弟年龄差不多的小女孩。
父親走下车厢,奔向李琛姐弟俩,把李琛搂在怀里,李琛的眼泪“哗”地滚下来。父亲只跟他俩说了几分钟的话,然后又上了火车,火车就开走了。
李琛拄着双拐,站在月台上,火车在他的视线里越开越远,姐弟俩的脸上挂满泪珠。那短短的几分钟见面,李琛都记不得父亲说了些什么,也说不清对父亲是爱还是恨,父亲把爱给了人家的孩子,忧伤的感觉在他心里萦绕了好久……
身边没有父亲,李琛是家里唯一的男人,他想早一天自立。他唯一的爱好就是唱歌,音乐可以帮他解除寂寞,同时也能让他不那么自卑。
李琛渐渐显露出唱歌的天赋。上高中时,他就开始在西安的各个歌厅唱歌,渐渐小有名气,一个月能挣上五六百元。母亲的负担也减轻了。
有了歌有了爱的小家:却难向您诉说情怀
高中毕业前一年冬天,李琛攒了2000多元,想去重庆买一辆残疾人摩托车。父亲听说后想见见他。李琛到达成都时,父亲特地请假从雅安的大山里赶到成都火车站,将李琛领到174兵工厂驻成都办事处,父子俩在一起住了一夜。
父亲仍担心李琛将来的生计,劝李琛要学一门手艺,说唱歌是吃青春饭。李琛知道父亲这些关于谋生的想法已经落伍了,但他没有反驳父亲,而是显出一副顺从的样子,认真听着父亲的话。
那时,父亲的第二次婚姻失败了,又独自一人生活(李琛的弟弟后来到了上海),李琛看到父亲十分孤独,心里仅有的那点怨恨,早已变成了同情和怜悯。那天晚上,父子俩聊了许多家常话。晚上临睡前,父亲打来一盆热水,把李琛的脚放在水盆里,要亲手给李琛洗脚,李琛挣扎着要把脚从水盆里拿出来,父亲按住他的脚说:“儿子,你8岁就离开了爸爸,爸爸什么也没为你做,就让爸爸帮你洗洗脚吧。”李琛便不再挣扎,父亲一边给他洗脚,一边掉泪儿,泪滴到水盆里的声音似乎都能听到。李琛闭上眼睛,眼角全是泪水。
第二天,父亲把李琛送到成都火车站,临上车前,拿出50元钱,硬塞进李琛的手里。李琛握着这50元钱,就像握着父亲一颗滚烫的心。
高中毕业后,李琛考入西安中国画院,除了学习,他还在坚持唱歌,音乐已经占据他的灵魂。
毕业后,李琛留院从事古画复制工作。两年后,李琛加入陕西省残疾人射击队,多次代表陕西省参加全国比赛,获得第三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男子气手枪冠军。他还获得全国首届残疾人《中华曲库》歌曲电视大赛通俗唱法一等奖,进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成了一名职业歌手,实现了音乐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