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职变动术语类举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co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往往是选自史书的人物传记,而且多为官吏的传记,常涉及其人宦海生涯中的升迁、调转、罢免等事,了解一些常见的表示古代官职变动的用语,对于准确把握人物生平、宦海沉浮,进而提升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翻译能力大有裨益。常见的表官职变更的“专业术语”有以下几类:
  
  一、表授官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宋史·辛弃疾传》)。
  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除:任命,授职。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李密《陈情表》)。
  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即位,拜谏议大夫,封巨鹿县男”(《新唐书·魏征传》)。
  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宋史·侯可传》)。
  授:授职。如“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宋史·辛弃疾传》)。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如“李陵既壮,选为建章监,监诸骑”(《史记·李将军列传》)。
  起:任官。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院都事”(《元史·贾鲁传》)。
  征:由朝廷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被征”(梁启超《谭嗣同传》)。
  
  二、表升官
  
  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赐:赏赐给大臣爵位、官职。如“明帝即位,赐爵关内侯”(《三国志·司马芝传》)。
  策:帝王封臣下。如“先主于是即帝位,策亮为丞相”(《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出:特指出仕、出任,即由家居而出任官。如“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周易·系辞上》)。
  擢:在原官职上提拔官职。如“,武帝闻其能,擢为宣城太守”(《南史·何远传》)。
  陟:提升官职。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升:升迁官职。如“名因文著,位以才升”(白居易《祭卢虞文》)。
  晋: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晋爵”。
  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诏进逖为镇西将军”(《晋书·祖逖传》)。
  加:加封,即在原来官衔上增加某种荣衔,一般可以享受一些特权。如“评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宋史·辛弃疾传》)。
  迁:调动官职。一般是升官。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史记·贾谊传》)。
  赏:一般由皇帝专门特旨颁布,赏赐给大臣爵位、官职。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传》)。
  
  三、表贬官
  
  贬:①降低官职,降级。如“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三国志·诸葛亮传》)。②降职并外放。如“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新唐书·柳宗元传》)。
  出:还作“(官吏)外放、外调”讲,即由京官改任地方官(与“入”相对,古人—般以入京任官为荣)。如“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张衡传》)。
  窜:放逐、贬官。如“暂为御使,遂窜南夷”(韩愈《进学解》)。
  放:—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放宁夏道”(《谭嗣同传》)。
  谪:降职,封建时代把高级官吏降职并调到边远地方做官。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范仲淹《岳阳楼记》)。
  迁:还作“流放、放逐”讲。如“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列传》)。
  迁客:被贬在外的官吏。如“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范仲淹《岳阳楼记》)。
  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如“过洞庭,上湘江,非有罪左迁者罕至”(柳宗元《送李渭赴京师序》)。
  左除:降职。如“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等官”(《新唐书·裴延龄传》)。
  左降:降职。如“收洛阳令下狱抵罪,司隶校尉、河南尹皆左降”(《后汉书·和帝纪》)。
  左转:降职。如“(任延)以病稽留,左转睢阳令”(《后汉书·循吏传》)。
  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如“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后汉书·明帝纪》)。
  
  四、表免官
  
  罢:免去官职,罢免。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
  黜:废掉官职。如“(晋献)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国语·晋一》)。
  绌:通“黜”,罢免官职或降职。如“屈原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史记·屈原列传》)。
  夺: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高启《书博鸡者事》)。
  免:罷免官职。如“王陵遂病免归”(《史记·吕后本纪》)。
  
  五、表调动
  
  调:调动官职。如“调为陇西都尉”(《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补:补任空缺官职。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王尊传》)。
  徙:调动官职。如“徙齐王信为楚王”(《史记·淮阴侯列传》)。
  转:官职调动。如“再转复为太史令”(《张衡传》)。
  改:改任官职。如“(范仲淹)改集庆军节度推官,始还姓,更其名”(《宋史·范仲淹传》)。
  下车:泛指官吏初到任。如“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后汉书·刘宠传》)。
  视事:官吏到职工作。如“时东郡未平,纯视事数月,盗贼清宁”(《后汉书·耿纯传》)。
  
  六、表辞官
  
  解官:辞去官职。如“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宋史·包拯传》)。
  告老:官员年老辞职。如“时年已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陈太丘碑文》)。
  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如“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左传·襄公三年)。
  乞身:古时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如“时天下略定,通思欲避荣宠,以病上书乞身”(《后汉书·李通传》)。
  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如“龚在位五年,以老病乞骸骨”(《后汉书·王龚传》)。
  移病: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如“即日父子俱移病,满三月赐告”(《汉书·疏广传》)。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如“以刑部尚书致仕”(《新唐书·白居易传》)。
其他文献
2016年3月,“网红经济”这个词儿和满城的春花一起盛开了。  从一个网名叫papi酱的女孩儿获得了1200万投资、到2016“第一网红”三个月挣了三个亿、再到网络女主播半年买车买房。相关新闻不断推陈出新,就好像一勺勺冷水泼进了热油锅里,弄得滚油四溅,而且全都溅到了人的心口上。让人们愈发觉得:自己的生活是在苟且,别人那里才是光彩照人的诗和田野。  “网红经济”顾名思义,就是让一个ID成为了网络红人
农村实践教育,是实现“九义”的关键,农村初中担负着培养社会合格的劳动者和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生源的任务,我国人口中80%是农民,近年,农村中学大量学困生涌现,确实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我国在新时期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总的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會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初中基础教育也提到“基础教育的目的是:一是为高一级学校培
尽管从40岁时就嚷嚷过何时退休,但此次也绝非宋卫平的收官时刻。四年时间,他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了自己的“蓝城”项目上,“到这个年龄已经差不多是最后一段的尾声,所以必须要做好,所以就做中国的乡村(小镇)”。  “蓝城”,是他的夙愿。壹  “我想一个标准的小镇,应该有酒馆、茶室,几家风味餐厅,一到两个书店,几间电影放映厅,有广场、有湖、有礼堂……”宋卫平在杭州做的第一个小镇“桃李春风”,光户型图就在朋友
学生在作文中,恰当运用古诗词,不仅言简意赅、形象生动,而且能使语言优美典雅,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文采斐然。犹如给文章披上一件光彩照人的外衣,使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吸引阅卷老师去发现文章的内在美。具体用法,奉上三招。    第一招:海边拾贝。随意点缀。    这是入门功夫,即引用个别诗句,点缀文章(有时作为题目),帮助表达。    例1 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识的正
生命里最深的记忆,是上世纪50年代吃不饱饭的童年。“你问我理想?我的理想就是:不让别人再经历同样的苦难。”王振耀说。  时代巨变的洪流中,坚守初心,犹如傲骨凌霜。唯有守护最初梦想的毅力和勇气,才是推动国家进步的力量。  2003年11月11日,我们从永安路106号出发,记录这个国家一点一滴的变化。12年后,我们选择了30人——他们无论身处喧嚣躁动,亦或遭遇时代逆流,均以不变的信念应对万变的困局。 
地理课堂是学习地理知识的核心环节,本文结合个人教学实践,浅谈如何通过设置问题情境,优化地理课堂,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一、创设宽松氛围,放飞学生思维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在自由、宽松、和谐的环境中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地理课特别是自然地理知识课堂容量大、跨度大,学生普遍感到紧张压抑,有时不能充分展开思考。此时宽松的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平时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首先要融洽师
他的作品给我们带来温情,“虽然不愿意,但是这一天还是到来了。能和宫崎骏这样的大师生活在同一时代,真是感到很幸运。请您好好休息,一定要健康哦。”网友对宫崎骏宣布退休很是不舍。那些年,你看过哪些宫崎骏的作品?  威尼斯当地时间9月1日下午,吉卜力工作室星野康二社长在第70届威尼斯电影节上宣布:“宫崎骏和大家说,再见!”  这意味着在入行第50个年头,创作了近50部作品后,72岁的宫崎骏退休了,此后将不
摘 要:2021年浙江高考地理试题侧重贯彻“综合思维”这一主线。笔者从“综合思维”视角出发,将2021年浙江高考试卷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三大主题,并分别剖析其解题思考路径,最后提出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教学建议,以期更多的地理教师关注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不断深入研究地理教学策略,搭建教学与考试之间的桥梁,实现“以考促教”。  关键词:综合思维;思考路径;试题探析;教学建议  一、基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班主任工作复杂、细致,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很大,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关心、爱护他们,用真情去感化,用榜样去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有了一些心得和体会。    一、树好学生的榜样    青少年学生正值成长期,可塑性很强,教师的人格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个教师的言行和品格直接影响着学生幼小的心灵,因此,教师必
近年来,面对突发事故、灾难,新媒体往往冲在最前方,如火线记者一般实时传递信息与画面,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但在此过程中,恼人的谣言与假消息,也引发了不合时宜的“杂音”,且常常反复上演。  面对突发事件,新媒体究竟该做些什么?  “重大火灾,爆炸声跟打雷一样”。8月12日晚,新浪微博上一个名为“小宝最爱旻旻”的账号发布了一条15秒的视频,被认为是最早发布天津“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消息的网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