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管孩子要适度

来源 :幼儿教育·家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yf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孩子,是“放纵”还是“严管”?面对这一问题,许多父母会选择后者。但教育专家表示,父母管孩子要适度,如果过于严管,易致孩子步入歧途。
  生活中,相当多的父母重视孩子的教育,对他们的管教很严,甚至达到限制孩子自由的程度。在天津社科院研究员关颖看来,有的未成年的孩子正是在父母长期的限制、压抑之下,一步一步走向了极端。“严管”与“放纵”产生了同样的后果。关颖说,一些父母的眼睛整天盯着孩子身上的问题,指责孩子的不是,而看不到孩子身上的优点和积极因素,限制了孩子自我发展的空间。
  2010年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主持的“全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有高达42.3%的孩子表示“恨过自己的父母”,当问及原因是什么?按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不理解我、不关心我的心理感受、不让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经常打骂我、强迫我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关颖指出,从孩子恨父母的原因中我们不难看到,处在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很强,有自己的心理感受,他们渴望理解和尊重。而父母习惯凌驾于孩子之上,对他们“不理解”“不关心”“不让做”……折射出父母对孩子的权利和独立人格的漠视。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对孩子的“爱”及其表现在教育行为上的“严管”,难以使孩子产生情感共鸣,难免成为“恨”的根源。这也是亲子冲突的最主要原因。
  摘自《家庭保健报》
其他文献
由于各种原因,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总是闷闷不乐,不会做一个开明的父母,致使自己与下一代格格不入。你为什么不快乐?请老年朋友看看下面的类型,从中是否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  爱当家的老人。时代已经进步了,可一些父母还把过去那种“三娘教子”的定势思维和方法照搬在已经成年儿女的身上。对儿女的事情爱干涉和插手,不相信他们能处理好,常划出一个道道让儿女们走。其结果是儿女不领情,自己也尴尬。  唠叨絮嘴的老人。唠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