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其转化急性髓系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时机与疗效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xinli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及其转化急性髓系白血病(MDS-AM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的时机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20年6月于浙江省人民医院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中高危MDS患者20例及MDS-AML患者12例.预处理采用改良马利兰+环磷酰胺方案23例,氟达拉+环磷酰胺减剂量方案2例,序贯CLAG/FLAG+改良马利兰+环磷酰胺增强方案7例.结果 32例患者中31例获得造血重建.中位随访14(1~59)个月,移植后预期3年总生存率(OS)(45.5±11.4)%;3年无白血病生存率(LFS)(48.5±11.4)%;3年累计复发率(8.9±6.0)%(3/31),非复发死亡率(11.8±6.4)%.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累计发生率为(63.6%±8.6)%,其中Ⅱ~Ⅳ度aGVHD发生率为(38.0±8.7)%.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3年累计发生率为(35.6±11.5)%.多因素分析显示,移植前病程≥6个月是影响OS(P=0.012)及LFS(P=0.011)的独立危险因素.MDS-AML患者中移植前CR组3年OS及LFS显著优于非CR组(P=0.013,P=0.018).结论 对于中高危MDS尽早allo-HSCT可获得更好生存;MDS-AML患者移植前有效降低肿瘤负荷可使生存获益.
其他文献
微流控芯片是指通过微细加工技术将微型功能元件组建成具有微流体控制的集成分析系统,在生命科学领域已开始广泛使用,在口腔医学领域目前应用较少.文章结合微流控芯片技术的优势,综述微流控芯片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脏病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透析时机是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没有充足的证据支持早透析或晚透析可使患者更受益,关于何时开始透析治疗一直存有争议,各国透析时机临床实践指南缺乏统一标准,不建议单独使用基于血肌酐评估的肾小球滤过率来判断开始透析时机的标准,建议以患者为中心,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基础病、并发症、个人意愿、经济状况、家庭照护等因素.急需进一步研发和应用更加客观、准确的评估透析时机的标尺,及时精准地为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制定适宜的透析时机.
目的 探讨环孢菌素(CsA)治疗成人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GLL)相关纯红细胞再生障碍(PRCA)患者的疗效,分析疗效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苏省人民医院2009年9月至2020年8月间接受CsA治疗的44例成人LGLL相关PRCA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征及治疗结果,分析疗效相关因素.结果 44例LGLL相关PRCA患者接受CsA治疗;7例完全缓解、11例部分缓解、26例无效;总有效率为40.9%;完全缓解率为15.9%.疗效影响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示CsA疗效与STAT3基因突变无显著关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