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企业的安全科学管理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j1986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就是要消除生产安全隐患,将安全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中。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在于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企业应建立一个有效的安全管理预防体制与安全管理激励机制,需要应用科学的现代企业安全管理方式,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真正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好。
  一、推行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传统安全管理工作的着眼点主要放在系统运行阶段,一般是事故发生了,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根据调查结果修正系统,这种模式称为“事后处理”模式。由于存在许多弊端,致使事故不断发生。而科学化安全管理工作的着眼点是预先对危险进行识别、分析和控制,变“事后处理”为“事先控制”,预防为主,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安全管理虽然是极其艰巨的一项工作,但是,只要坚持用唯物辩证法指导,不断研究探讨和把握安全管理的规律,就能掌握工作的主动权。科学乃安全之母,愚昧无知往往是安全之祸,事故之源。许多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们缺乏必要的教育培训和科学知识造成的。面对先进的技术装备,如果没有相应的科学知识,别说很好地驾驭它、使用它,完好的装备也可能遭到破坏。每一名职工如果掌握了科学文化知识,就会减少盲目性,再复杂的装置也能掌握。有的同志在多年的工作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安全状态,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运用了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因此,科学管理对做好安全工作来讲是极其必要的。
  二、安全科学管理的基本内容
  1.全面贯彻落实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背后有许多血的教训,它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它是尊重科学的。遵守它,会得到安全的回报;违背它,会遭到事故的惩罚。全面贯彻落实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是企业铁的纪律,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最重要的保证。
  2.实现“本质安全”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最高目标 通俗地讲,“本质安全”就是指设备或装置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到其运行时可能发生的事故和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在设计阶段通过设计手段消除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在使用过程中即使操作者发生操作或使用错误,由于设备或装置本身存在的安全性能不会导致事故的发生。由此可见,“本质安全”是科学的体现,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有力保证,是安全管理工作追求的最高目标。
  3.注重实际,注重实效,强化教育培训 安全管理工作搞不好,往往在于认识不到位。现代安全管理要求的基础就是正确认识安全管理。首先要提高对安全教育的认识,真正把安全教育摆到重点位置。既要通过安全培训、常规性安全教育,又要充分发挥安全会议、安全讨论、安全活动、厂报、黑板报的作用,全面强化安全工作,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4.安全管理要以人為本 在现代管理哲学中,人是管理之本。管理的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管理的动力和最终目标还是人。在安全生产系统中,人的素质(心理与生理、安全能力、文化素质)是占主导地位的,人的行为贯穿作业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因此,在安全管理过程中,企业必须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以人为本。
  5.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安全管理模式 现代安全管理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强调系统的安全管理。这就要从某一组织的整体出发,把管理重点放在整体效应上,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管理,使企业达到最佳安全状态。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常抓不懈、警钟长鸣,不可断断续续、时紧时松。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这一思想体现了安全工作必须是全天候的。
  三、安全管理系统的建立
  1、建立安全管理系统总目标 随着安全管理工作的不断进步,安全管理由定性逐渐走向定量,先进管理经验和方法得以迅速推广。目标管理应用于安全管理方面,称之为安全目标管理。它是生产企业确定在一定时期内应该达到的安全总目标,分解展开、落实措施、严格考核,通过组织内部自我控制达到安全目的的一种安全管理方法。它以总的安全管理目标为基础,逐级向下分解,使各级安全目标明确、具体,各方面关系协调、一致,把全体成员都科学地组织在目标体系之内,使每个人都明确自己在目标体系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每个人的积极努力来实现特定组织的安全目标。制定安全管理目标要有广大员工参与,领导与群众共同商定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安全目标要具体,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设置若干个,例如事故发生率指标,伤害严重指标,事故损失指标或安全技术措施项目完成率等。但是,目标不宜太多,以免力量过于分散。应将重点工作首先列入目标,并将各项目标按其重要性分成等级或序列。各项目标应能数量化,以便考核和衡量。安全目标管理可以发挥每个人的力量,提高整个组织的安全工作管理绩效;可以增强管理组织的应变能力;可以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领导能力;可以促进组织内成员素质的提高;可以促进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
  2.建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对信息的收集、录入,信息的存贮,信息的传输,信息的加工和信息的输出5个方面。它把现代化信息工具——电子计算机、数据通信设备及技术引进管理部门,通过通信网络把不同地域的信息处理中心联结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加速信息的周转,为管理者的决策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在实际生产中,每天获取的信息量非常大,这些信息都是需要及时处理和综合分析、判断,靠人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些工作的,这就需要应用计算机建立管理系统。因此,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工作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应用前景广阔。简单地说,该系统就是通过建立以安全部门为信息处理中心,各危险岗位和各专业部门为终端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网络,从而由安全信息反馈来推进对隐患的不断检查、整改和监控,形成闭环管理。此系统解决了目前企业安全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关键问题——安全信息缺乏,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通,反馈不及时,危险信息不能及时得到处理等。因此,对企业向本质安全管理方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结束语
  企业安全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运用科学管理的管理手段、管理方法,提高职工的安全执行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安全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韩圣江.如何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J].科技向导,2012年02期
  [2]吕林峰.浅谈安全生产管理[J].商情,2014年05期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信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中国的经济形式走向一个新常态。在信息化社会的大背景之下,各种经济结构、发展方式、制度体系不断发生着改变,给中国的企业发展带来无限商机,获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财务行业的成长对市场经济的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和讨论了我国财务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财务工作;安全意识;措施  一、我国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2月17~18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03年理事(扩大)会议在京召开.会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吴溪淳同志作了工作报告,国家经贸委副主任欧新黔同志到会做了重要讲话,中国钢铁工业协
本文以和谐管理为基础,互利共赢为目的,首先分析了古今中外管理学理论中的换位思考,然后站在管理者的立场以管理者所能接触到的主要人际关系为纽带分析了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
近几年来,乐清市公安机关以“中心指向、法治导向、常态转向”为总的要求,把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作为警务工作的指向,以法治作为主要思维和工作方式,推进各项工作进一步向
期刊
卡尔·蔡司(Carl Zeiss),一个在光学业界响亮的名字,其影响力和对光学业界的贡献无人能出其右.它从1846年创建开始至今已有160年的历史,其间它所开发的光学技术,一次次地更新
近年来,湖南省东安县国土资源局在做好涉土、涉矿信访工作中,着力在“接、解、结”三个方面下功夫,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连续3年被县委、县政
目的:对综合医院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分析、探讨。方法自2010年3月至2013年12月,收集综合医院传染病流行管理的文献资料、统计数据共216份,并对6家
期刊
统计工作是利用科学的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和提供关于社会经济现象数量资料的工作,是国家科学决策和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统计的信息、咨询和决策
2006年7月5日,现年64岁的安然公司创始人肯尼斯·莱因心脏病发作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去世.如同当年安然公司财务欺诈案被曝光而震惊全美乃至世界一样,这次肯尼斯·莱的突然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