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务实的人才观叫好

来源 :四川党的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di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处理人才的文凭和水平的关系时,注重水平,兼顾文凭,“不论文凭,水平,最终要解决问题才行。”
  
  9月9日,东星航空公司到重庆招录50名空姐,只提了两个条件,一要脸蛋漂亮,二不要女研究生。相关负责人表示,“高中文凭就可以胜任国内航线的空姐工作,研究生应该有其他岗位更适合她们。”读了这则新闻,不禁为东航这种务实的人才观叫好。
  很长一个时期以来,我们一些单位在招人用人上,不是从岗位、工种和实际需要出发,而是片面地追求学历档次,凭空拔高人才要求,造成了人才的极大浪费。比如,有一家超市招聘一名叉车工,条件是“汽车制造本科毕业生”;一家生产纸用品的厂家,要求一名学统计的研究生来登记每天的出厂货物数量。同样,一些地方,为了装点门面,还大幅度地在各县市区选配博士科技副县(市)长、研究生科技副乡(镇)长,这些专业技术人才对行政管理一窍不通,不知道推向这样的岗位,除了增加行政成本,浪费人才资源,给领导装点惜才爱才的门面,还有什么作用。
  用人上的高消费,实际上是对人才极不负责的表现,其负面作用不可低估。一是大批学有所长的高学历人才被安排在低层次的岗位上,导致了宝贵的人才资源和国家教育经费的不必要浪费;二是诱发了在校大学生急功近利的就学心理,为就业而捞文凭,为捞文凭而读死书;三是不利于用人单位的发展。如果用人单位一味地追求高学历型人才,而自身的管理和装备又达不到一定的要求,虽有高素质的人才,却无施展才干的用武之地,其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将受到影响,必然导致“跳槽”,有悖于人才引进的初衷。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呢?全国劳动模范、江苏省原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他认为“小才大用,基本有用;大才小用,基本无用。”他的解释是,小才大用是激励机制,信任和重用可以激发人的工作热情,催人奋进,作出成绩;而大才小用,如果不是出于完全自愿的情况下,人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压抑,“出工不出力”,直接影响工作。
  东航公司和华西村这种实事求是的用人观,很值得用人单位借鉴。
其他文献
《孙子·谋攻篇》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2009年江苏高考作文阅卷组长何永康教授曾说:“从今年开始,取消切入分,杜绝保险分,五个档次,散点拉开,严格评分……明年肯定要延续。”09年的评卷,摒弃了以前的“切入分”法,坚持从“立意、内容、语言、文体”四个方面散点打分,全面衡量,不打保险分,要求实事求是地反映出考生的真实水平。因此考场作文应在“立意、内容、语言、文体”四个方面做足文章。  一.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