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变换法描述主应力空间中π平面上的应力偏量

来源 :力学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a1803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应力空间中 π 平面上应力偏量的描述是弹塑性力学课程的基本知识点,是学习屈服准则和塑性本构关系的理论基础.本文根据常用的坐标变换方法,建立了主应力空间中任意应力分量与 π 平面上应力偏量的对应关系,推导过程简洁且数学思路清晰,是对现有弹塑性力学教材中该知识点是一个有益的补充.
其他文献
本文旨在探讨提高吸式扫路机气力输送系统的效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与离散单元法对圆柱颗粒在气体中的运动进行数值模拟,分别研究了颗粒密度、颗粒长径比、颗粒初始平面与吸入口的距离、吸入速度、颗粒所处圆周对于颗粒吸入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颗粒密度越大,颗粒的吸入效率越低;颗粒长径比对吸入效率的影响较小;颗粒初始平面与吸入口的距离与颗粒吸入效率为负相关;吸入速度增大有利于提高颗粒吸入效率,但是当吸入速度增大至一定程度时,其对吸入效率影响减小;颗粒所处圆周与吸入口圆周径向距离越小,颗粒的吸入效率越高.
考虑地基为饱和?非饱和土双层半空间,利用连续介质力学和多相孔隙介质理论,构建双层地基的统一动力控制方程并进行耦合求解.利用Dirac-delta函数和Heaviside阶跃函数将矩形移动荷载作用描述为时间和空间坐标的解析函数,将荷载函数代入地基动力控制方程,采用三重Fourier变换以及降阶法进行求解,并对推导结果进行退化验证及对饱和?非饱和土双层地基的动力响应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当荷载移动速度小于瑞利波速时,竖向振动峰值很小,振幅随速度的增大发生小幅增涨,但当荷载速度达到瑞利波速时,竖向振动发生激增;随
“睡个安稳觉咋这么难”rn北京市朝阳区慈云寺桥附近某小区的租户小樊,经常休息不好.“工作了一天很疲惫,睡个安稳觉咋这么难?”小樊感慨道.原来,小樊所在小区的旁边是东四环,车流量大,白天上班不在家还好,一到晚上,车辆行驶的声音吵得人无法入眠.
期刊
本文针对碳纤维双马树脂基圆锥壳在自由边界条件下的热振动特性展开了研究.通过热模态试验获得了圆锥壳在不同温度时的前三阶固有频率,结果表明:圆锥壳的固有频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结合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温度对圆锥壳的热振动特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一方面圆锥壳的弹性模量会降低,使固有频率减小;另一方面,复合材料单层因热膨胀能力的各向异性导致各单层热变形不协调,从而产生热应力,使固有频率增大.
欧拉?达朗贝尔定理表明,定点运动刚体的有限位移可以通过绕一固定轴的一次转动实现.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欧拉角求解刚体从任意一个姿态到另一个姿态作一次转动的转轴位置及回转角度的计算方法,给出了以欧拉角表示的一次回转轴公式.和求解坐标变换矩阵特征向量的方法比较,该算法计算量小,在应用上更为简便.
大多数材料力学教材在分析梁的剪力时,将集中力视为作用于一点的力,没有讨论在集中力作用点处截面剪力的情况.为了简单分析这一问题,本文采用力系等效方法,将集中力等效为关于其作用截面对称的分布载荷,从而得出了与实际情况更为接近的结论:在梁受集中力作用点处截面上的剪力是连续的,并可以确定该截面上的剪力.
岩石拉压弹性常数并不相同.基于拉压不同模量理论,考虑衬砌和围岩模量差异性,推导了压力隧洞的应力、位移新解及围岩弹性抗力表达式,并分析了模量差异对压力隧洞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新解可退化为经典解答;径向应力新解大于经典解,而切向应力则反之,位移经典解小于新解;围岩弹性抗力系数随压拉模量比增大呈抛物线变化.衬砌和围岩模量差异性对压力隧洞应力和位移均会产生影响,若采用经典解答进行设计会引起一定误差.
在材料力学教材中,常采用能量法进行冲击应力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该理论的适用范围不够清晰,忽略或不能够准确理解基本假设在该问题中的重要性.本文以杆件承受轴向撞击为例,利用弹性动力学理论和有限元方法,给出了杆件受到冲击载荷时的实际动力学响应过程,对比了不同质量比撞击情况下材料力学能量法与弹性动力学理论和有限元方法预测结果的差别,并阐明了导致该差别的主要原因,帮助学生了解利用能量法分析冲击应力问题时基本假设的重要性,对学生建立合理简化的力学模型解决工程问题有一定教学意义.
介绍了胡克的生平及其对英国皇家科学院的贡献,总结了其对呼吸生理学、光学、建筑学、地质学、气象学、海洋学学科的贡献.梳理了胡克与牛顿几次争议事件的起因和经过,剖析了他被抹杀的原因,为后世了解这一伟大的科学家提供参考.
比较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各自的优势与劣势,对安全工程专业工程流体力学专业基础课展开教学模式探讨,提出在沟通的基础上多种平台结合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同时通过多种手段融合、多学科交叉进行案例教学设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OBE理念为核心从而实现工程流体力学作为专业基础课桥梁课程的教学目标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