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控制碳排放量是减小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对天津市2008—2012年土地利用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天津市及其各区县的碳排放变化特征与空间
【机 构】
:
天津城建大学地质与测绘学院,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基金项目】
:
天津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编号:TCX2014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10153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控制碳排放量是减小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对天津市2008—2012年土地利用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天津市及其各区县的碳排放变化特征与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天津市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耕地和林地呈现减小特征;建设用地为天津市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林地为碳吸收量的主要来源;耕地的碳排放量呈正空间自相关效应,高值高聚集区域集中在宝坻区;林地的碳排放量呈负空间自相关效应,低值低聚集区集中在东丽区和塘沽区。该研究以期为未来天津市进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提供数据支持
其他文献
利用1961—2010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逐日气象格点数据(0.25°×0.25°),运用R软件摘出研究区范围内的每个格点数据,利用STARDEX中的FORTRAN子程序计算出57个极端气候指数,
农作物秸秆发电是规模化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的一种方式。近年来秸秆发电项目建设快速增加,在能源产出结构中占有一定份额。吉林省是粮食大省,随着近年来粮食生产种植面积增加
根据2004—2013年的相关数据,基于LMDI模型将山西省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为人口、人均GDP、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碳强度五个因素。结果表明:人口和人均GDP因素总体上表现为增
数理统计学方法对于水产资源学的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数理统计方法在中国水产资源学的应用,起步于50年代,发展于60到80年代,90年代以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通过2000年春季对辽宁三座大中型山谷型水库的浮游生物和鲢鳙渔获物的4、5月二次调查发现:(1). 4月,各水库浮游植物生物量与其鲢鳙年平均渔获量正相关(p<0.10),同时发现浮游植
2006年5月至8月渤海湾赤潮重点监控区共发生3次赤潮,引发赤潮的赤潮生物分别为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ak ashiwo)、赤潮异弯藻-海洋卡盾藻(Heterosigma akashiwo Chattonelta mar
根据2005年5月、8月和10月对胶州湾近岸海域的水质调查结果,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富营养化指数进行了该海域的水质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PO4^3- -P在局部海域有超标现象,DIN则超标
分别用锥形笼吊养法和塑料笼吊养法进行企鹅珍珠贝植核母贝的术前处理、在核位的左袋和右袋进行植核培育游离珍珠。经过13~15d的术前处理,锥形笼吊养法和塑料笼吊养法养殖的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