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性的烛照与栖居——评黄曼君先生的《新文学传统与经典阐释》

来源 :中国文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0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黄曼君先生的力作<新文学传统与经典阐释>以文学的现代化或现代性为核心,以新文学传统和新文学经典阐释为线索,是一个现代品格与历史进程相统一,文本的历史化与历史的文本化相统一的丰富复杂的建构.这本书由"现代化与新文学传统"、"新文学成果的经典性特征"、"主流话语的经典品格"、"学科建设的现代性探讨"四个方面构成,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现代性的复合视角.现代化或现代性虽然在思维模式上强调人的主体性和理性精
其他文献
留学欧美的留学生文学和移居东南亚、港澳地区的新移民文学具有风格上的差异。东南亚华人移民文学正在凸现所在国的文化主体性,港澳的新移民文学则加强了与大陆的文化联系。澳
幻想是童话最重要的特征,幻想是童话的灵魂,童话中的幻想总是创造一个美好的、快乐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因此只是孩子们的游戏精神的产物。如果说把幻想看成是童
在对传统的文学审美性进行批判与逆反的当前文学状态中,有两种极端观点:极力删除政治和道德的话语地位与代之而起的对生活反映的自在性、原生性和不容干预性。历史和现实的实践
20世纪末期,"失语症"曾一度成为中国文论界热议的话题.一段时间,学界就如何重建中国文论话语尤其是中西方"话语转换"等问题则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大家观点各异,相持不下,以致97
期刊
二十世纪是批评的世纪,各种文学理论和批评思潮纷纷亮出反叛的旗帜,挑战传统,以各自独有的理论洞见刷新着理解文学的方式,为文学理论界提供了丰富的话语资源和多维的理论视域。李
本文通过对一些历史资料,特别是对屈宋作品及汉代拟骚之作的全面深入的对比,分析,指出《九辩》既不是宋玉闵师或悼屈之作
吸宏首的游记是他散文散文创作的数理化部分,反映了他的文艺观点和审美理想,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和美学意义。为了使理论和创作实践结合更紧一些,便 于就感性材料进行具体分析,本
人们对《三国演义》多从伦理道德方面加以审视。本文试图以十四世纪世界文化为背景 ,从礼赞智慧、歌颂自然和主张统一等观点切入 ,对小说萌动的人文意识加以观照。
期刊
分析文学作品的地方色彩自然由来已久,探讨某种区域文化对该地域文学的影响与规约,近年来也此起彼伏,时常可见.但是.高屋建瓴、一语中的地指陈出二者的关系,却似乎仍然不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