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文波:紧捂一份石油情

来源 :中国工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honline2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录制大国工匠节目的那天深夜,在位于北京职工之家酒店的《中国工人》杂志社办公室,记者终于找到了采访谭文波的机会。虽然忙碌了一天,但是,当和他面对面谈起石油勘探、谈起创新工作室、谈起新疆时,谭文波一扫疲惫,眼中流露着雀跃之情。
  “在新疆的26年,您是怎么过来的?”当记者向他抛出这一问题时,岁月恍如电影画面一般在谭文波的眼前放映。
  26年前,技校毕业的他面临就业选择,参加过抗美援朝的父亲对他说:“我的前半生献给了祖国,后半生献给了石油,作为年轻人,你要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父亲的影响下,谭文波从四川老家来到遥远的新疆,当起了石油工人。
  与其它石油人不同的是,谭文波工作的地方四面是茫茫的戈壁,要在最荒无人烟的地方找石油。
  举目无亲,身处异地,被孤独感包围着的谭文波就靠玩命干活解压,“把自己累趴下,就没时间想家了”。
  此次,在大国工匠的领奖台上,谭文波带来了复刻版木雕《奔跑》,它的原型是他初到新疆时自己雕刻的—1.5米高的木头上,雕刻了一位瘸腿的奔跑者。谭文波说:“自己不是科班出身,就像这木雕一样,缺了一条腿。但即便如此,我不服输,要奔跑,要把人生的短板补起来。”
  正因如此,谭文波的小改革总能在最短时间,发挥最大成效,解决生产一线难题,他也因此被工友称为“土专家”。
  2008年,他利用废旧材料排除了一台进口液压泵故障,为公司挽回经济损失100余万元;2010年,他利用闲置材料对传统井下工具进行加工改造,使原本需要两次往复提下工序缩短为一次;2011年,他發明了连续油管液压助排器,将工作效率提高30倍……
  2013年,以谭文波名字命名的工作室成立,让他的小改革有了更大舞台。其中,他发明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液压桥塞坐封工具为世界首创。
  勤学善思是谭文波攻坚克难的法宝,助力他在技术攻关的路上勇攀高峰、一路向前。谈及成功背后的坚持与坚守,谭文波的答案只有两个字—情怀。
  在谭文波的工作室里,存放了很多与石油相关的物件。有老一辈石油人穿过的48道杠棉衣,有公司成立之初地质资料室打字员用过的铅字打字机……一件件都是他费尽心思从各处淘来的。
  “一个人有了情怀,才能更好地去做事儿。”在谭文波心中,每个时代都有属于那个时代的石油故事,他最想做的事儿,就是把这些老物件的主人—老一辈石油人们,邀请到自己的工作室,坐一坐,聊一聊那些年和石油有关的事儿。
  一份石油情,让谭文波无怨无悔扎根新疆。也因为这份情,让他面对戈壁荒漠的孤独时,依然乐观、开朗。
  在一次电视采访中,谭文波的儿子这样评价他:“我爸爸,工作的时候可以忘记一切,玩儿的时候又让人眼前一亮。”
  2018年春节,谭文波组织了一场家庭趣味运动会,设置了雪地滚轮胎、抹鼻子敲锣等趣味项目,让家人年味倍增。此次的北京之行,他还专门去潘家园旧货市场淘了一台老式放映机,准备回去放映《建国大业》……
  谭文波像“老顽童”一样,不仅好玩儿还有一颗知足常乐的平常心。
  2018年年底,儿子考研前,谭文波鼓励他说:“成功没有那么拥挤,只要你不放弃。”也许,这也是他对自己工匠之路的总结。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息肉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04年10月-2005年10月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TCRP)和子宫全切术后30例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为
他为人低调、不善言谈;他是个热心而又勇敢的人,路遇落水者从未退却,总是奋勇救人。自幼在湘江边长大的他,凭借着一身良好的游泳技能,从1975年至今的40余载里,先后12次下水,救起了13条鲜活的生命。而每次救人后,他总是不留姓名不留联系方式默默离开……  “下水救人,于我而言其实就是一项本能。”在多少次的惊心动魄后,常人眼中的勇敢对周海明来说已经变成常态。  1963年,周海明出生在湘江边一个捕鱼世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员流动愈加频繁,客车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出行工具之一,乘客对客车舒适性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针对车辆采暖系统中的原理、暖风的热源形式、暖风的布置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我国各族人民反对日本法西斯奴役,争取民族解放的正义战争,同时又是积极配合世界各国人民反对国际法西斯侵略的正义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重要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