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例结缔组织病相关性肺间质病变的临床特点和HRCT表现的回顾性分析

来源 :中国CT和MRI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z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CTD-ILD)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高分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124例CTD-ILD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肺功能检查和肺部HRCT.结果 124例患者中,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包含类风湿关节炎(RA-ILD)16例(12.91%),系统性硬化症(SSc-ILD)27例(21.77%),系统性红斑狼疮(SLE-ILD)11例(8.87%),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ILD)36例(29.03%),干燥综合征(SS-ILD)29例(23.39%),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AV-ILD)5例(4.03%).患者平均年龄(58.23±9.74)岁,其中SLE-ILD的平均年龄低于其他组(P<0.05).患者临床症状中呼吸系统症状发生率高于全身和皮肤症状,并且velcro啰音发生率高于其他症状(P<0.05).SLE-ILD患者的PLT低于其他各组(P<0.05);AAV-ILD患者的WBC高于其他各组、HB低于其他各组(P<0.05).SSc-ILD、SS-ILD出现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的比例高;PM/DM-ILD出现弥散功能障碍的比例高.肺部HRCT表现中,网格状影47例(37.90%),磨玻璃影83例(66.94%),实变影23例(18.55%),结节影39例(31.45%),囊状低密度影27例(21.77%).RA-ILD网格状影发生率最高,SLE-ILD、AAV-ILD磨玻璃影发生率最高,SS-ILD囊状低密度影发生率最高.SSc-ILD、PM/DM-ILD、AAV-ILD多表现为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RA-ILD多表现为寻常型间质性肺炎(UIP);SLE-ILD多表现为(AIP);SS-ILD多表现为NSIP和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LIP).结论 肺部HRCT是协助临床医师诊断的重要工具,掌握各种类型CTD-ILD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特点,对早期诊断疾病,采取积极有效治疗措施,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联合血清糖类抗原CA125、CA153对肺部良恶性肿块/结节鉴别效能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肺部肿块/结节患者159例,根据病理活检结果分为恶性组(n=106)与良性组(n=53).病理活检前均接受DCE-MRI检查、血清CA125、CA153水平检测,比较两组及恶性组不同病理特征患者DCE-MRI定量参数(Ktrans、Kep)、血清CA125、CA153水平,评估DCE-MRI定量参数、血清CA125、CA153与恶性组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对肺部良恶性肿块/结
目的 探讨MRI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梗死治疗后转归中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9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05例脑梗死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溶栓前以及溶栓后的24h行常规MRI以及DWI与SWI序列扫描,依照其溶栓后3个月的改良Rankin评分(mRS)分将0~2分者纳入预后良好组(n=66例),3~6分者纳入预后不良组(n=39例),通过ROC曲线分析DWI联合SWI对于脑梗死治疗后转归的评估价值.结果 SWI检测术后24h缺血梗死面积高于DWI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对脑白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及其全脑保护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68例脑白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MSCT检查和SPECT检查的诊断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比较两种检查不同解剖部位的阳性率情况,观察脑白质疏松症患者全脑保护治疗前后基底动脉(BA)及双侧椎动脉(VA),双侧大脑前、中、后动脉(ACA、MCA、PCA)的血流平均速度(Vm)改变.结果 SPECT检查发现脑白质疏松症患者灰
目的 综合运用扩散加权成像(DWI)和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PCASL)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AIS)侧支循环情况进行评估.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本院确诊的98例AIS患者,根据影像结果显示的侧支循环情况分为有侧支循环组(n=56)和无侧支循环组(n=42).所有AIS患者均进行磁共振常规序列、DWI和3D-ASL成像检查,测量DWI异常高信号面积(SDWI)和3D-PCASL异常灌注面积(S3D-PCASL),比较两者差异;选取DWI扩散受限及3D-PCASL灌注异常感兴趣区(
目的 探讨头颅CT影像学指标评估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对其进行头颅CT影像学检查.根据CT图像显示比较血肿扩大、无扩大患者不同征象及征象对其诊断价值.结果 200例患者经头颅CT检查显示,85例患者血肿扩大,115例血肿无扩大.血肿扩大患者其CT图像显示血肿不规则、周边散在卫星小血肿及血肿混杂密度病例数多于血肿无扩大患者(P<0.05).血肿不规则征象诊断的准确性、灵敏度及特异性分别为82.50%、82.30%、82.3
目的 对比薄壁囊腔型肺癌、薄壁空洞性肺结核MSCT征象,分析薄壁囊腔型肺癌和薄壁空洞性肺结核影像特征的异同.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4月至2019年9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4例薄壁囊腔型肺癌患者和33例薄壁空洞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肺癌组和结核组患者的MSCT征象,对两组患者病灶进行CT定量分析.结果 肺癌组患者的病灶及含气腔隙大小显著大于结核组患者,含气腔隙壁厚显著低于结核组(P<0.05),肺癌组患者病灶位置多分布在中下肺,形态呈圆形或类圆形,肿瘤边缘多见分叶状,边界光整,多囊、“磨玻璃”征
目的 探究影像科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高分辨率CT特征及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170例尘肺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高分辨率CT检查,评估高分辨率CT在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中的鉴别诊断及其分期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高分辨率CT诊断尘肺合并肺结核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1.18%、87.25%、88.82%,高分辨率CT诊断尘肺合并肺结核的临床分期与病理结果的总体符合率为94.12%(64/68),高分辨率CT诊断尘肺合并肺结核的特征形态多样,多呈结节状、“团
目的 基于18F-FDG PET/CT显像检查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前分期及临床预后的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2019年7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77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且在术前均进行18F-FDG PET/CT检查.对患者所得影像学图像进行分析,以病理检查结果为基准,计算18F-FDG PET/CT检查对NSCLC患者分期准确性,了解不同分期患者SUV值.结果 18F-FDG PET/CT检查对NSCLC患者Ⅰ期、Ⅱ期、Ⅲ期、Ⅳ期诊断准确率分别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重建在早期肺癌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7月收治入院的疑似早期肺癌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行多层螺旋CT重建与胸部X线检查,对两种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本研究中120例疑似早期肺癌患者经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早期肺癌90例,其中周围型肺癌44例,中央型肺癌46例;另外,肺部疾病30例,其中肺结核5例,肺部感染9例,其他16例为恶性肿瘤;多层螺旋CT重建检查的敏感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重建检查的准确率均优于对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学表现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行CT影像学检查,探讨其影像学表现及其在急性颅脑损伤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颅骨损伤的CT影像表现为颅板骨质出现分离、不连续和凹陷现象;脑挫裂伤病灶检查时,CT主要表现为低密度影或高密度与低密度的混杂影像;头皮损伤检查中,CT影像表现为患者的软组织肿胀,呈高或低密度影;脑部硬膜外血肿或硬膜下血肿,CT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