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的核变比调整指数更重要

来源 :证券市场红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ris_1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证指数十年不涨,不仅与美国道琼斯指数、纳斯达克指数不断迭创新高形成鲜明反差,即使与A股创业板等指数的上涨趋势相比也显得黯然失色很多。指数失真很大程度上与其编制方法存在缺陷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但相比调整指数更重要的其实是市场制度的核变,逐步推开注册制改革是从优化资源配置入手,从根本上让股市功能发生真正变化的必经之路。

A股市场基础性制度需要及时补加快改


   相对于目前的总市值加权编制方式,上证指数如果能像一些国际成熟股市以及中证指数一样,采用市值加权和自由流通市值加权分级靠档的指数编制方式,或有可能将更大程度地符合和满足目前市场对于激活交易活跃度的要求。
   随着ST股被排除在指数之外,上证指数的整体盈利水平尽管或有望得以改善,但这些风险警示股在上证指数成分股数量的占比不过5.77%,总市值占比更是仅为0.56%,剔除风险警示股对于整体指数的影响其实是相对有限的。即使绩差公司被全部剔除,并将创业板和红筹股等能拉动指数的有力因素全部纳入,也难免会再发生老问题没解决新矛盾又出现的情况。简单地将解决指数失真问题的希望寄托在一次性的指数编制方式的技术性调整上,显然并不客观。只有在制度上补齐退市和投资者保护两大短板,才能让指数保持优胜劣汰的坚实基础。
   上证指数之所以在注册制改革尚未推开前急于先行一步调整,无非是看到了创业板指数连续出现了快速上涨的态势。但创业板市场生态的变化,并不说明创业板在指数设置上比上证指数有多大优越性,更多的还是注册制改革给市场所带来的机会。上证主板如果不是在市场基础性制度设置上去寻找自己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而只是祈求在市场交易机制方面同已经启动注册制改革的创业板一争高下,则难免会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仅自身的不足未能弥补,在基础制度建设方面也有可能被落下更远。
   目前,包括创业板在内的市场基础性制度按照注册制的要求不仅需要及时补,更需要加快改。但现在看来,如何补却并不像想象中的容易,这一方面,ETF的一哄而起不可谓不是一个值得深思的教训。
   随着科创板的开通,扎堆申报的ETF无不吸金有余,规模激增。可一些ETF不仅存在产品同质化的情形,且往往穿新鞋走老路,最终无非沦落为了机构打新科创板的快捷通道而已。这不仅不利于在稳定的基础上活跃市场交易,反而加剧了市场的波动。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有关当局一度暂缓了科技类ETF的审批。在创业板指创下本轮行情以来的新高,且运行了一年多的科创板开始迎来第一波解禁高潮的背景下,科技类ETF审批的松动能否从市场交易的角度对于倡导价值投资理念,提升市场活跃度,体现出更加良好的促进作用,显然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注册制需要的是真正的改革


   不通过稳步改革,而是通过靠行政干预按下快捷键,无论是对改善基础性制度建设还是提高交易机制活跃度来说,都是治标不治本。尽管360、富士工业、中芯国际的闪电过会似乎让人看到了一点中概红筹股回归的示范性趋势,可为何阿里、京东、小米等更多的中概红筹股还是宁愿选择到香港二次上市,甚至在向A股递上了回归申请的情况下最终又变了卦?不难看出,对于资本市场来说,闪电过会的诱惑力还是十分有限的。注册制改革需要的是真改革,而不是挂羊头卖狗肉,说的是注册制,做的其实还是老一套的行政审核制。真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优化方面的功能性作用其实依然还是离题万里。
   中國股市的当务之急,与其说是通过尽快改变指数失真之类市场交易性行为的表面症状以更好地提升市场的活跃度,还不如说要更好地提升目前投资者越来越难以获得本应该与经济的增长相匹配的财富效应。这也正是“建制度,少干预,零容忍”九字方针中的应有之义。在市场制度性定位上一以贯之重融资轻回报的倾向性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包括ETF在内的基金,尤其是公募基金看政策市的眼色进行投机性操作,而不是坚定不移地奉行价值投资原则的投资习惯如果得不到很好的改变或转变,不要说十年不涨的上证指数依然将无法让投资者看到更多赚钱的希望,就是指数在通过指数编制方式改变之后上涨了,投资者也仍然有可能赚了指数不赚钱。
   某种意义上,迎合市场对于隐藏在指数上涨背后的利益需求而不惜明目张胆地“手动调指数”,充其量不过是徒劳无益的“调换温度计”,扎扎实实地让股市更好地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才是让更多投资者增加财富效应获得感的根本大计。
其他文献
权益爆款时代,公募为提升规模绞尽脑汁,例如为产品增加C类份额:近一年共有134只权益产品增加了C份額。近两月随着明星基金赚钱效应持续发酵,广发、融通等基金公司多次对旗下产品增设C类份额,其中就包括2019年的冠军基金广发双擎升级。C份额到底有何不同,基民选择时又有哪些要注意的呢?C类份额变相鼓励基民短期投基  一般来说,基金公司在发行基金时,可以对同一只基金设置不同的份额类别,不同份额的代码不同,
期刊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今年的交易时光已经过半,投资者在股市辛勤耕耘,其中的酸甜苦辣这半年的感受可能更为明显。有人买对了股,赚钱不亚于一个牛市;有人踏错了节奏,所受的损失与熊市无异,这也正是股市的魅力所在。无论你是盈是亏,及时总结分析上半年行情对下半年的投资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笔者看来,上半年行情特点呈现以下六宗“最”。  一、疫情是影响市场的最重要因素。上半年对市场冲击最大、影响最久的因素是新冠肺炎疫
期刊
本周,上证指数开始试探位于2980点附近的压力位。这是一个很强的历史压力位,所以很有可能指数会围绕着这个压力位摆动。小幅的突破,上升至这个位置以上,或者有一些回落,下降至这个位置以下。  在观察这个趋势的时候,有三个关键的特征,需要注意。  第一个和第二个特征是上升趋势线A和B,第三个特征是由顾比复合移动平均线指标(GMMA)的长期组移动平均线所显示出来的对趋势的强烈支撑。  趋势线A原来被用作支
期刊
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神州细胞(688520)已于6月22日登陆科创板。   神州细胞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致力于研发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生物药的创新型生物制药研发企业,专注于单克隆抗体、重组蛋白和疫苗等生物药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公司一直致力于通过生命科学和工程技术创新,建立具有领先技术水平和成本优势的生物药研发和生产技术平台,同时专注于通过研发在临床上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同类最佳(Best-in-
期刊
今年以来疫苗板块表现强势,大多数个股都出现翻倍的上涨行情。的确,若无年初疫情的催化,投资者很难想象疫苗板块能达到目前的高度;若剔除疫情的因素不谈,疫苗本身也是成长性极好的行业,疫情的到来只是一定程度上助推了行业的发展。进一步从投资角度而言,以长春高新、智飞生物、康泰生物、沃森生物等为代表的龙头疫苗企业值得长期关注。疫苗行业“国产替代”龙头公司进入发展黄金期  短期而言,疫苗板块的上涨已经超出了合理
期刊
短期券商决定沪指高度   主持人:对于指数你强调的核心就是量能,沪指本周量能有所放大,算积极信号吗?   袁月:从结果上看,最近几天沪指确实量能放大了,但要是拆解一下细节,大家可能会看得更明白。之所以能够放量,主要是证券板块的带动,该板块最大的成交额超过700亿,较之前正常量能放大400亿左右,由于归属沪指的券商占据6成之多,按照这个比例换算下来,证券板块的放量是导致沪指放量的关键。在本周二证券板
期刊
“尽管股市变化莫测,但只要秉持‘积胜’理念,坚持做有保护的成长股投资,就可以创造持续稳健的超额收益,为持有人带来长期的绝对收益。”银华基金明星基金经理李晓星表示,他将在行业景气度上行的成长股投资中注重组合的性价比,更加侧重在投资中保持安全边际。   坚持“积胜”理念   银河数据显示,李晓星管理的多只基金长期业绩优秀。以银华中小盘精选为例,截至6月19日,自2015年7月7日李晓星任职以来总回
期刊
近30年来,A股“大牛市”(全面牛市)是绩差绩优普涨牛市的化名,总难摆脱“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牛短熊长格局。7月22日起沪综指编制方案开始修订,预示着“核心资产牛市”(局部牛市)进入常规运行期,平庸和绩差股将被边缘化。股指持续走牛对海外资金才更有吸引力  通常来说,股指是经济晴雨表,像是国力宣言书和热钱招募表。二季度,美国成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重灾区,纳指却单季暴涨三成,本周再创新高,年内涨幅逾1
期刊
九强生物拟斥资18亿元收购迈新生物,然而标的公司估值似乎不合理性,此外,其业绩补偿方式的设置也疑点重重,一旦标的公司业绩不及预期,上市公司恐深受影响。更关键的是,标的公司营收及库存商品数据的真实性也令人生疑。  6月13日,九强生物更新了收购草案,其拟与中国医药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药投资”)形成联合投资者,共同采用现金支付的方式,购买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迈新生物”)95.
期刊
中报验证窗口期  近期市场呈现了指数和市场广度及赚钱效应不匹配的特征,结构性分化主要是存量博弈格局导致的。大盘在周线的13周序列后大概率在未来3周维持修正,因为这也将中报验证窗口期,所以在这个期间,不必在指数上涨时追涨。后续通过回撤缩量情况来观察空头力道。时间空间以及赚钱效应要相互匹配。后续海外疫情以及美股修复周期结束这两个重要变量不可忽视,技术上,上证下方的3个实体缺口是后续回撤的向下吸引子,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