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美国的“旋转门”关系网呈现出广覆盖、高流动和收入差距大等特点。美国大公司积极利用“旋转门”机制影响政府决策。美国“旋转门”关系网既可以滋生腐败,也为人才交换创造了灵活的条件。这种利弊兼具的状态使“旋转门”逐渐演变成美国政商关系中的一种默认协调机制。
“旋转门”是指美国公职人员在政府机构与私营组织之间来回任职的现象[1]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旋转门”已演变成为一种基于美国权力关系网的政商利益交易机制。通过对美国响应政治研究中心[2] “旋转门”数据库(简称CRP数据库)[3] 中1997年至今的16358名美国“旋转门”相关公职人员(32716条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美国公职人员“旋转门”背后存在巨大的利益驱动。“旋转门”与美国政府决策过程关系密切。
美国“旋转门”关系网的
基本特点
一、“旋转门”覆盖范围广
美国国会、政府部门与各私营部门间的人员流动现象比较普遍。以美国第111—113届国会离任成员任职去向为例,根据CRP数据统计,离任的国会议员中有超过30%的人会选择加入游说公司,超过15%的人会充当私营部门在华盛顿的游说代理人,约20%的人会去私营部门担任顾问。同时,在游说公司或者私营部门工作的人员,也会通过各种渠道到国会工作。这种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之间的人员交替广泛渗透到了各个行业。
福莱塔(Freitag)[4] 研究发现,从1897年到1973年美国政府中与公司有联系的公职人员占比高达76%。在政府部门高层领导中存在大量曾在公司和银行担任过高管的官员。根据CRP数据库资料,截至2014年,美国“旋转门”人物基本上覆盖了美国的主要行业(见图1)。
二、公职人员通过“旋转门”的流动性在公私部门间穿针引线
通过对CRP数据库中32716条美国“旋转门”人物相关资料进行网络分析可以发现,“旋转门”人物在游说公司、国会、政府与总统之间发挥了穿针引线的作用,人员流动性较高。如图2所示,游说公司与联邦政府各业务部门关系最为密切,总统与国会为“旋转门”人物活动空间的两端,除少部分人能同时连接总统与国会外,大部分人员在游说公司和政府部门间流动。
从CRP数据库10652条与总统直接关联的旋转门人物资料看(见图3),“旋转门”人物在奥巴马政府与克林顿政府之间存在较大的关联性。两者在“旋转门”人物联系网络上有大量的重合区域,即有大量的“旋转门”人物同时与奥巴马政府和克林顿政府存在关系。此外,“旋转门”人物关系在小布什政府与老布什政府之间也存在传承。里根政府时期相关“旋转门”人物与布什和克林顿政府之间也存在联系。图2和图3表明,“旋转门”为美国各类公职人员提供了多样化流动和利益交换的渠道。
三、国会职员通过“旋转门”跳槽游说公司后,如果他们的国会原上司离开国会,其平均年收入将减少24%
伦敦经济学院经济绩效研究中心布莱尼·韦德教授团队通过对1998至2008年3960家美国游说机构中与“旋转门”有关的雇员进行研究发现,每一名参议员离任后,与其相关的说客(原部下)平均年收入将减少24%[8] 。研究还表明,国会前职员在与他们有联系的参议员离任后更不再倾向于去游说公司工作。
四、國会职员通过“旋转门”进入游说公司,年收入增长3至7倍
表1为2001年至2011年“旋转门”对美国国会职员收入的影响。不同级别的国会职员进入游说公司后收入增长3至7倍。其中,在国会担任官职越高、任期越长或者工作技术含量越高,其离任后参与“旋转门”的占比也就越高,得到的报酬也更多。另据《华盛顿邮报》报道,1998年至2012年这14年间,美国有政府或国会等工作经验的说客收入增长了442%,而无政府工作经验的说客工资无增长。[9] 根据美国响应政治研究中心的数据,1998—2015年间,美国游说行业共计花费467.9亿美元、年均25.9亿美元,涉及游说人员共计230.3万人次,说客每年人均花费20.3万美元。“旋转门”背后隐藏着强大的利益驱动。
大公司利用“旋转门”
直接影响政府决策
以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简称AT
“旋转门”是指美国公职人员在政府机构与私营组织之间来回任职的现象[1]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旋转门”已演变成为一种基于美国权力关系网的政商利益交易机制。通过对美国响应政治研究中心[2] “旋转门”数据库(简称CRP数据库)[3] 中1997年至今的16358名美国“旋转门”相关公职人员(32716条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美国公职人员“旋转门”背后存在巨大的利益驱动。“旋转门”与美国政府决策过程关系密切。
美国“旋转门”关系网的
基本特点
一、“旋转门”覆盖范围广
美国国会、政府部门与各私营部门间的人员流动现象比较普遍。以美国第111—113届国会离任成员任职去向为例,根据CRP数据统计,离任的国会议员中有超过30%的人会选择加入游说公司,超过15%的人会充当私营部门在华盛顿的游说代理人,约20%的人会去私营部门担任顾问。同时,在游说公司或者私营部门工作的人员,也会通过各种渠道到国会工作。这种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之间的人员交替广泛渗透到了各个行业。
福莱塔(Freitag)[4] 研究发现,从1897年到1973年美国政府中与公司有联系的公职人员占比高达76%。在政府部门高层领导中存在大量曾在公司和银行担任过高管的官员。根据CRP数据库资料,截至2014年,美国“旋转门”人物基本上覆盖了美国的主要行业(见图1)。
二、公职人员通过“旋转门”的流动性在公私部门间穿针引线
通过对CRP数据库中32716条美国“旋转门”人物相关资料进行网络分析可以发现,“旋转门”人物在游说公司、国会、政府与总统之间发挥了穿针引线的作用,人员流动性较高。如图2所示,游说公司与联邦政府各业务部门关系最为密切,总统与国会为“旋转门”人物活动空间的两端,除少部分人能同时连接总统与国会外,大部分人员在游说公司和政府部门间流动。
从CRP数据库10652条与总统直接关联的旋转门人物资料看(见图3),“旋转门”人物在奥巴马政府与克林顿政府之间存在较大的关联性。两者在“旋转门”人物联系网络上有大量的重合区域,即有大量的“旋转门”人物同时与奥巴马政府和克林顿政府存在关系。此外,“旋转门”人物关系在小布什政府与老布什政府之间也存在传承。里根政府时期相关“旋转门”人物与布什和克林顿政府之间也存在联系。图2和图3表明,“旋转门”为美国各类公职人员提供了多样化流动和利益交换的渠道。
三、国会职员通过“旋转门”跳槽游说公司后,如果他们的国会原上司离开国会,其平均年收入将减少24%
伦敦经济学院经济绩效研究中心布莱尼·韦德教授团队通过对1998至2008年3960家美国游说机构中与“旋转门”有关的雇员进行研究发现,每一名参议员离任后,与其相关的说客(原部下)平均年收入将减少24%[8] 。研究还表明,国会前职员在与他们有联系的参议员离任后更不再倾向于去游说公司工作。
四、國会职员通过“旋转门”进入游说公司,年收入增长3至7倍
表1为2001年至2011年“旋转门”对美国国会职员收入的影响。不同级别的国会职员进入游说公司后收入增长3至7倍。其中,在国会担任官职越高、任期越长或者工作技术含量越高,其离任后参与“旋转门”的占比也就越高,得到的报酬也更多。另据《华盛顿邮报》报道,1998年至2012年这14年间,美国有政府或国会等工作经验的说客收入增长了442%,而无政府工作经验的说客工资无增长。[9] 根据美国响应政治研究中心的数据,1998—2015年间,美国游说行业共计花费467.9亿美元、年均25.9亿美元,涉及游说人员共计230.3万人次,说客每年人均花费20.3万美元。“旋转门”背后隐藏着强大的利益驱动。
大公司利用“旋转门”
直接影响政府决策
以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简称AT